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深化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方法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围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主题,创新管理,规范服务,落实措施,服务评价等环节具体开展.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争创示范病房,我科病区陪护率大大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2010年同期提高了7%.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基础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供及时有效、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氛围;结合本科特点,在病区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能力品质、劳动纪律、患者满意度等考核,根据考核结果 进行绩效分配,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责任包干及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心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患者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工作的自觉性,和谐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血液净化中心专业特点,采取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透析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优化护理模式,从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着手,在透析治疗时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促进了护患和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专门为患者制定一套综合的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将不同护理的两组病人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结果也不一样,对照组经过一般护理之后,有效率为84%,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3%。结论 100例患者经过不同分组进行护理后,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对病患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病患的治疗和恢复,对于病患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治疗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在口腔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口腔科特点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改革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我科实现了"护理纠纷零投诉,护患沟通零距离"。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将为我院的护理服务品牌的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8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9.3%。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较高,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住院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结核病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建立入院前-入院时-出院后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入院前,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尽显人性化理念;出院时,帮助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情系患者。结果所有病人在住院期间均享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出院后还得到护士的康复指导。结论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不仅为医院赢得了信誉,也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患者家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76例,使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综合评分为(96.5±1.5)分,对照组为(90.6±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延伸护理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预防及减少疾病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芳  蔺鲁 《山东医药》2007,47(26):137-138
“首席护士”是在感动服务的基础上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和服务升华,是把业务精英、有高度责任心、对护理事业有献身精神的护士推到工作前沿,为护理工作做出典范。我院自2004年8月起逐步实施“首席护士”竞争上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由93%升至9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普通的一般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心理情况、生活质量实施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冠心病患者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调查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人性化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人员改进护理工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并与普通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加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具体实践与效果。方法创造一个优质的护理氛围,改变护理工作的旧模式,采取层次化的护士培训制度,简化对于护理文书的书写,建立健全神经科护士的绩效考核方案。结果神经内科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9%,临床护理质量达标率达98%,许多护士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快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应用的价值和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以2010年8月到2013年12月为本研究的研究时期,其中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为对照阶段,我院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中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常规护理期),2011年9月到2013年12月为研究阶段,我院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中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服务期),对两个阶段科室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优质服务期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8.3%(59/6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期患者满意度(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上,优质服务期患者达到了86.7%(52/6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期患者(5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当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9%,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现在只有51%患者有家属陪护或自聘护工,健康教育指导率及康复指导率100%,患者及家属知晓率经调查已达到95%,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效果,护理服务得到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为普外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对应为5%、7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为(6.16±1.22)d,短于对照组的(6.23±1.26)d,但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陆柳  黄坚芳  李莎莎  何芬 《内科》2012,7(6):665-66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群体尿镉超标患者驱镉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尿镉超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行常规日常护理服务;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问卷及责任护士回顾性调查,观察比较尿镉超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职业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程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综合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90.7%)(P<0.05);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依从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使科室护理工作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4月-2020年5月本院56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比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安全、护士表现、基础护理和输液管理评分方面,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病区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区,采取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分层级使用护理人员,落实责任制护理,注重人文关怀等举措.比较开展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入院宣教、疾病宣教、技术水平、巡视病房、环境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陈依鸽 《内科》2012,7(2):207-208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3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16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后,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明显降低,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