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局麻药浓度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0.5%罗哌卡因45 m l(Ⅰ组)、0.375%罗哌卡因60 m 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60 m l组(Ⅲ组),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Ⅰ组腰丛、坐骨神经分别给药27、18 m l;Ⅱ组和Ⅲ组腰丛、坐骨神经分别给药36、24 m l,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下肢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及阻滞时间。结果三组中,Ⅱ、Ⅲ组感觉阻滞满意程度高于I组,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最快,Ⅱ、Ⅲ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等剂量下提高局麻药的容量更有利于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配伍可缩短起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C型臂引导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根据随机余数法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30),A组在C臂引导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两点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30 ml(腰丛)、20 ml(坐骨神经);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375%罗哌卡因10~15 ml。观察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B组平稳;A组用麻黄碱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P0.01);A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P0.01),但A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1);B组围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镇痛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患者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探索老年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佳局麻药剂量。方法择期上肢手术老年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应用0.25%,0.375%,0.5%和0.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检测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等。结果麻醉后患者血压均低于麻醉前,且心率有增快趋势,但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趋于正常。与0.25%的罗哌卡因比较,0.375%,0.5%和0.75%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持续时间长,患者满意率高,术后疼痛目测类表评分降低(P<0.05),以上指标在0.375%,0.5%和0.75%罗哌卡因组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0.375%以上罗哌卡因对老年人行臂丛神经阻滞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推荐使用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临床老年人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Ⅱ或Ⅲ级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分别以0.4%罗哌卡因溶液50 ml(R组)及含0.5μg/kg右美托咪定的0.4%罗哌卡因混合溶液50 ml(RD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记录2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压(SpO_2)及恶心呕吐、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R组相比,RD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5);RD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基础值及R组比较,RD组注药后15、30、45及90 min时MAP下降(P0.05);RD组注药后15、30、45及90 min时HR减慢(P0.05)。但2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神经损伤及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0.5μg/kg混合罗哌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明显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且不增加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脑双频指数(BIS)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前臂手术的老年病人50例,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阻滞药物为0.375%罗哌卡因29 mL+右美托咪定1 mL(50μg),R组阻滞药物为0.375%罗哌卡因29 mL+生理盐水1 mL。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记录阻滞后即刻(T0)、10 min(T1)、20 min(T2)、30 min(T3)、40 min(T4)、50min(T5)、60 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BIS和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RD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短,维持时间较长(P0.05)。与T0相比,RD组的HR、MAP、BIS在T1~T6时较低(P0.05)。RD组T1~T6时的HR、MAP、BIS较R组低(P0.05)。RD组有3例(12.0%)病人发生心动过缓。2组病人均未出现低血压、缺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50μg复合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缩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维持时间,具有良好的镇静和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但可能会导致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麻醉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并选择罗哌卡因适宜浓度.方法 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0.2%罗哌卡因组(A组)、0.3%罗哌卡因组(B组)、0.4%罗哌卡因组(C组)和0.5%罗哌卡因组(D组).椎管内麻醉摆体位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各组均注入20 mL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于阻滞6、12、24和48 h时,行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记录屈髋角度,记录阻滞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阻滞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6、12、24 h,与A组比较,C、D组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降低(P均<0.05),A、B组比较,P>0.05;C、D组比较,P>0.05.四组阻滞6、12、24、48 h的屈髋角度比较,P>0.05.与A组比较,B、C、D组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均<0.05).四组恶心呕吐和谵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麻醉前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有较好的效果,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曲马多的外围神经阻滞作用.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的前臂或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20例,A组、B组施行臂丛神经麻醉,局部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25 ml 0.9%氯化钠溶液2 ml、0.25%罗哌卡因25 ml 曲马多100 mg;C组静注0.25%罗哌卡因25 ml 0.9%氯化钠溶液2 ml 曲马多100 mg.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于麻醉前,切皮5、60 min及24、48 h采血,ELISA法测定β-内啡肽,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疼痛等级.结果 B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显著长于A、C组(P<0.01),B组β-内啡肽水平在切皮60 min及切皮24、48 h均明显低于A组、B组(P均<0.01).结论曲马多对外周神经有局麻作用,能显著延长0.2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时间,提高阻滞质量,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手术后半期复合静脉应用舒芬太尼的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90例(年龄70~99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单次腰麻组(A组)45例和单纯硬膜外麻组(B组)45例。A组用药为0.75%罗哌卡因0.5~1.1 ml(回抽脑脊液稀释至浓度为0.5%),在腰麻效果消退患者感觉疼痛和(或)其他不适时静脉加用舒芬太尼5 μg。B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阻滞效果、腰麻注药后加用舒芬太尼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并发症以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等。结果 A组所有病例单次腰麻效果满意,加用舒芬太尼后对呼吸循环均无影响。B组麻醉效果不佳及低血压发生率均较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复合静脉用舒芬太尼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几无影响,在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郑良杰  张长椿  张舟 《山东医药》2013,53(29):74-7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PFN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PFNA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术中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5mL、0.5%罗哌卡因1.5 mL复合舒芬太尼2μg、0.5%罗哌卡因1.5 mL复合舒芬太尼5μg进行腰麻.记录各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达时间、手术切口出现疼痛的时间、最高Bromage评分及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观察各组恶心、呕吐、瘙痒、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间比较,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最高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与A组相比,B、C组首次感觉疼痛时间延长(P均<0.05).与A组相比,B、C组2、4、8、12 h VAS评分降低(P均<0.05).麻醉患者不良反应随着舒芬太尼的剂量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能安全应用于高龄患者PFNA术,麻醉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补片术中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最适宜浓度.方法 将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75%、0.5%、0.75%.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止痛效果及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三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评分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昊 《山东医药》2010,50(44):109-1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罗哌卡因20 mg)、A组(1%罗哌卡因20 mg+舒芬太尼5μg)和B组(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记录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总镇痛时间及肌松程度等指标。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达T10平面时间和最高平面时间短于B组与对照组(P均〈0.05),恢复至T10时间和镇痛时间长于B组与对照组(P均〈0.05),3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后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延长,并能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右美托咪定应用浓度。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对照组采用0.5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和镇痛综合满意度。结果术后4 h两组Ramsay评分和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 h和术后48 h观察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镇痛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吴萍 《山东医药》2011,51(20):82-83
目的随机双盲法观察和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选择60例妊娠≥38周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0.12%罗哌卡因组、0.18%罗哌卡因组和0.30%罗哌卡因组。观察各组术中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呼吸循环影响、运动阻滞评定。结果 0.18%罗哌卡因镇痛及肌松效果均满意,循环呼吸影响小,运动阻滞轻。结论 0.18%罗哌卡因腰麻为剖宫产手术的最佳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4.
徐凤和  王世端 《山东医药》2005,45(36):47-48
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20例,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后路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合剂。在阻滞前后及术毕患者生命体征均无明显波动(P〉0.05)。感觉运动阻滞起效迅速,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而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快。该方法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有效,神经定位准确、客观且损伤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以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的半数有效背景量。方法选取宣武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行膝关节僵直手法松解术患者22例,年龄65~79岁,体质量58~9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Ⅲ级,静脉全身麻醉下手法松解后行超声引导下经臀下入路定位,定位成功后置入连续刺激导管,采用Dixon序贯法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开始背景流量为5 ml/h,如术后24、48 h患者阻滞效果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量减少0.5 ml/h;如果阻滞效果不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流量增加0.5 ml/h。结果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 ml/h,95%可信区间为4.0~4.6 ml/h。结论0.2%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法松解术后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 ml/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A、B、C 3组,A组35例给予轻比重0.2%罗哌卡因,B组35例给予轻比重0.3%罗哌卡因,C组36例给予轻比重0.5%罗哌卡因;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入室时(T0)、穿刺前(T1)、切开皮肤时间(T2)、T2后15 min(T3)、T2后30 min(T4)、缝合完成时(T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脉压差(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同时观察术中不良反应、感觉及运动阻滞见效、恢复时间、阻滞12、24、48、72 h 4个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 A组T1~T5各时间点MAP、HR、RR均显著低于同组T0(P<0.05),B组T1~T5时间点MAP、HR、RR低于同组T1及A组同指标同时间点(P<0.05),C组T1~T5时间点MAP、HR、RR显著低于同组T1及A、B组同指标同时间点(P<0.05),3组不同时间点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同指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66%)明显高于B组(17.14%)、A组(8.57%)(P<0.05),A组与B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0.3%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可满足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要求,镇痛效果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SNB)在老年患者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行开颅手术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罗哌卡因SNB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组(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根据手术切口部位,A组采用0.5%罗哌卡因选择性阻滞眶上、滑车上、耳颞、颧颞、枕大及枕小神经;B组采用0.5%罗哌卡因混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选择性阻滞上述神经。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T1)、锯颅骨(T2)、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次数;记录两组拔管后2、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0、T1、T2、T3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在拔管后2、12、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可以减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全麻药用量,延长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补救镇痛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肛肠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推注2ml 0.375%丁哌卡因溶液,观察组推注2ml罗哌卡因溶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最大感觉阻滞平面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总满意率100.0%高于对照组96.0%,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患者围术期的痛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孔爱君  王建平  郭磊 《山东医药》2009,49(38):99-100
目的探讨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行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350例,随机分为7组,各50例。所用镇痛剂A组为0.07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D组0.2%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E组0.2%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F组为0.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G组为0.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配成100 ml药液。每组均加用恩丹西酮8 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0μg/ml液6 ml,持续剂量为2 ml/h,PCA按压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比值(D1/D2)〉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镇静状态评分各组相比P均〈0.05。A、B、C三组运动阻滞评分相比P均〈0.05。D、E、F、G组运动阻滞评分与A、B、C组相比P均〈0.05。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组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下肢麻木者较多。结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恩丹西酮8mg是腹部手术后PCEA的最佳浓度组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作用效果及对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0.5%罗哌卡因30 ml)、右美托咪定组(D组: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μg/ml)及地塞米松组(E组: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术后4、8、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术后12、24、48 h P组VAS评分显著高于D、E组(P<0.05)。P组阻滞持续时间显著少于D、E组;术后镇痛药用量显著多于D、E组(P<0.05)。D、E组术后VAS评分、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均具有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增强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作用,且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