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23例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黑热病的认识。 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诊断为黑热病的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对于发热、咳嗽、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结果①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3岁,占56.5%(13/23);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和黑水县,占39.1%(9/23);发病时间散在分布于全年。②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发热(100.0%,23/23),咳嗽(73.9%,17/23),乏力(65.2%,15/23);主要体征依次为:贫血貌(69.6%,16/23),脾大(60.9%,14/23),淋巴结肿大(52.2%,12/23)。③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全血细胞减少为85.7%(18/23),肝功能异常为30.4%(7/23),凝血功能异常为8.7%(2/23),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可见利杜小体为90.9%(20/22),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结果呈阳性为80.0%(16/20)。④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主要采用锑剂治疗,在本院治疗的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并且无复发。 结论对于有发热、贫血、肝脾大的患儿,早期完善骨髓穿刺涂片检查、血清抗体检查等,是减少儿童黑热病漏诊及误诊的关键。临床对该病的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该病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感染相关性20例(62.5%),非感染相关性7例(21.875%)其中家族性噬血5例(15.625),原因不明5例(15.625%)。全组病例均有持续高热(100%)、肝肿大(84.37%)、脾肿大(93.7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87.5%)、血小板减少(93.75%)、血红蛋白减少(90.625%);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100%)。NK细胞减少(90.625%)。结论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以持续高热、肝肿脾大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外周血i系或者两系减低,尤其以血小板减低为主。生化结果有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升高,心肌损伤相关相关心肌酶谱升高。甘油i酯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升高。NK细胞下降等。  相似文献   

3.
杨金英 《职业与健康》2014,(15):2144-2145
目的了解聊城市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9/10万、6.63/10万、37.90/10万;全年都有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4—10岁儿童为主,占70.61%(1915/2712);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分别占3年总病例数的50.70%、22.38%和12.72%;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1:1;注射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为29.09%(647/2224);无免疫史的占33.09%(736/2224);免疫史不详者的占37.81%(841/2224)。结论近3年来,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大防控力度,广泛宣传和开展重点人群含流腮成分疫苗的免疫工作,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武书娴 《药物与人》2014,(6):162-162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痛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馆陶县人民医院2011年11其-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结果: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2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婴幼儿组(≤3岁)(71.5%),其中以1~3岁占63%;幼托儿童占25.5%,学生占3.0%;地域分布以乡村为主,占52.50%,城区(占47.50。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皮疹和发热。重症者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幼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对来自疫区的婴幼儿,早期发现重症病例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柳州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柳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65735例,重症409例,死亡2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05.54/10万、437.94/10万、456.81/10万和624.4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乇月;11个县(区)都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较高,占95.68%;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67.79%和28.95%。实验室诊断病例366例,其中肠道病毒71(EV71)型阳性占71.86%,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阳性占9.2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18.85%。结论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应强化多部门协作,加强社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手足口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795例儿童骨髓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初步诊断的关系。方法:将795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实验室骨髓学诊断。结果: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与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92.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81.5%;缺铁性贫血(IDA)占90.1%。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小儿血液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分析2011-2014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制 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7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 治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4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 例73例,死亡13 例。发热为首发症状,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 平均体温为38.7℃。大部分病例有乏力 (84.93%)、畏寒(57.53%)、全身酸痛(57.53%) 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住院前平均就诊次数为 2.64 次,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的占65.75%;发病至住院的时间为0~16d,平均5.34d。患者入院时白 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别占75.34%和72.60%。章丘市(38例)、历城区(14例) 和长清区(10例) 报告病例最多,发病主要集中在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病例总数的64.38%。6~8月发病占72.60%。 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0∶1;55~74 岁发病占75.34%; 农民发病占87.67%。病例居住地为丘陵的占 82.19%,一个月内在居住地见过蜱的占58.90%,被蜱叮咬过的27.40%。发病前两周内有户外活动史的 占86.30%。家中饲养动物的占79.45%。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为平稳,发病有明显季节 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历城和长清为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自然疫源地。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R1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1 0057 03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阴县手足口病发病现状,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09~2012年平阴县报告的1123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平阴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23例,重症病例1例,发病率为81.73/10万。手足口病发病率,2009~2012年分别为71.88/10万、65.72/10万、113.86/10万、77.15/10万(P〈0.01);男性为108.14/10万,女性为55.25/10万(P〈CO.01)。1123例病例中,3月龄~1岁占8.10%,1岁占32.41%,2岁占25.82%,3岁占19.23%岁,4岁占7.93%,5--42岁占6.50%;散居儿童占77.56%,托幼儿童占20.93%,学生占1.25%。结论平阴县手足口病散居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居住人群发病人数较多。  相似文献   

9.
孙瑛  唐景春 《预防医学论坛》2013,(3):156+231-F0002,231
[目的]掌握沈阳市大东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水平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对沈阳市大东区2005~2011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1年大东区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9.6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11.59/10万、66.01/10万、39.70/10万、1i1.57/10万、122.33/10万、65.74/10、44.94/10万(P〈0.01)。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97.05,女性为61.82(P〈o.01);0~4岁为219.24,5~9岁为980.95,10~14岁为810.93,15~19岁为IOO.70,≥20岁为9.18。全部病例中,学生占68.54%,幼托儿童占13.90%,散居儿童占8.94%;4~7月、12月至次年1月发病的分别占42.57%、22.49%。2005~2009年年均发病率(/10万)超过100.00的有二台子街道(207.78)、辽沈街道(176.23)、津桥街道(126.51)、东站街道(108.60)。[结论]沈阳市大东区2005~2011年流腮发病率较高,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04-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监测的研究,了解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报告病例的比例,掌握贵州省乙脑真实流行状况,为乙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结果及2个国家级监测县的病例监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4、2005年分别报告乙脑病例1230和1038例,15岁以下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6.58%(1188/1230)和97.69%(1014/1038),男性与女性病例之比分别是1.58:1和1.57:1;发病主要集中在7-8月,分别占78.21%(962/1230)和79.09%(821/1038)。监测县7-8月病例占88.36%(319/361)。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且为高度散发;有免疫史的分别为6.90%(26/377)和8.86%(32/361);实验室乙脑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90%(188/251)和71.74%(259/361)。监测县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71.88%(23/32)。乙脑病例监测:2005年比2004年下降15.61%。监测县2005年乙脑发病数比2004年下降39.47%。结论贵州省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1.88%-74.90%。应进一步加强乙脑专项监测和提高实验室诊断技术,使非乙脑报告病例得到明确诊断;继续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恙虫病典型与特殊临床表现,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恙虫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除发热、特异性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肝损害等典型表现外,特殊表现包括肺炎16例(53.3%)、心肌炎10例(33.3%)、肾损害9例(30.0%)、脑膜炎2例(6.7%)、胰腺炎1例(3.3%);确诊恙虫病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感染1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全面查体、完善检验是减少误诊关键。采取灭鼠、灭恙螨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矽肺合并黑热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矽肺合并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脾脏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为特征。免疫学检查指标提示自身免疫抗体升高,胸部CT以双肺弥漫结节影为典型表现,重组利什曼原虫蛋白K39检查阳性,骨髓涂片查见利杜小体。确诊“矽肺合并黑热病”,行2个疗程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后好转。结论 黑热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往往与其它感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难以区分,诊断具有挑战性。对于矽肺及其合并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尚有许多值得讨论和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3.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a sand fly-borne parasitic disease also known as kala-azar (Hindi, for black sickness or fever), is a risk for persons who travel to or live in areas of the tropics, subtropics, and southern Europe where the disease is endemic.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stimates that approximately 500,000 new cases of this potentially fatal disease occur each year, >90% of which are acquired in part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udan, and Brazil. A total of 21 cases of VL acquired in Afghanistan, all in the 1980s, 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This report provides preliminary data about two cases of VL that have been diagnosed in U.S. military personnel deployed to Afghanistan in support of 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 which began in 2001. U.S.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consider VL in persons who were deployed to Southwest/Central Asia (or were in other areas where VL is endemic) who have persistent febrile illnesses, especially if associated with oth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ggestive of VL (e.g., splenomegaly and pancytopen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5例全细胞减少症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及有无特殊细胞;观察骨髓的增生程度;观察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及网状细胞是否有减少或增多。结果本组215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测定,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者41例,占19.07%;再生障碍性贫血者97例,占45.12%;白血病者33例,占15.35%;增生性贫血25例,占11.63%;骨髓纤维化者9例,占4.19%;多发性骨髓瘤者4例,占1.86%;骨髓转移癌者4例,占1.86%;诊断不确定者2例,占0.93%。明确诊断率99.07%。结论骨髓组织细胞学检查能较好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结构及细胞分布情况,以便于临床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指导该病的诊治和防控。方法对2007年12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219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5年前收治的150例麻疹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19例麻疹患者中以6个月~5岁儿童为主,占78.54%(172/219)。临床表现典型:96.35%(211例)的患者发热,其中体温>39℃者占72.99%;所有患者均有皮疹,皮疹形态和出疹顺序符合典型麻疹表现,在病程第3、4天出疹者以6个月~5岁儿童最多,达82.56%;明确有麻疹黏膜斑者147例(67.12%)。肺炎(73.52%)是主要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5岁儿童最高,其中肺炎的发生率占81.18%。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仅18例(8.22%)。结论麻疹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以肺炎为主。应加强计划免疫和针对成年人的强化免疫,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控制麻疹疫情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4例麻疹住院患儿临床资料。结果554例麻疹住院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皮疹, 临床表现为典型麻疹者507例(91.52%),轻型麻疹47例(8.48%);以≤6月龄(176例,31.77%)和7~8月龄(346例,62.45%)患儿为主;有明确麻疹疾病接触史者132例(23.83%),患儿母亲同时患有麻疹19例(均为2013年病例,占3.43%),在麻疹潜伏期内有反复在大型医疗机构就诊输液史或住院史(均为2013年病例,同期该机构有麻疹患儿就诊输液或住院史)者227例(40.97%)。每年的1~5月为发病高峰。结论强化育龄期年轻女性的麻疹疫苗接种、在婴儿早期接种麻疹“前疫苗”及加强发热门诊的就诊管理,是预防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载量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8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外周血EBV 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结合IM首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827例发热患儿中,外周血细胞EBV DNA阳性176例,阳性率21.3%;②与651例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异淋巴细胞检出率(10%)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EBVDNA阴性发热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7、106.10,P0.01);③与EBV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DNA阳性发热患儿首发主要临床表现如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176例EBVDNA阳性发热患儿中最终确诊为IM的96例,显著高于EBV DNA阴性组(x~2=390.17,P0.01)。结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载量有助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较早明确发热原因,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0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临床分析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0例JM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中发热7例,肝大8例,脾大9例,皮疹4例,白细胞中位值45.30×109/L,血红蛋白中位值83 g/L,血小板中位值25×109/L,外周血见原始幼稚者8例。8例JMML行HbF检查均增高。10例行JMML相关基因检测,3例阳性。结论:JMML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多有白细胞增高,HbF增高,基因有助于诊断,误诊率高,预后不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唯一可以治愈本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龙岩市764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EV)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764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检查分析。结果病例无聚集现象,以≤7岁为主,男性较多,5~7月为发病高峰。患儿多出现发热(86.1%)、头痛(64.8%)、呕吐(61.5%)、颅内压增高(72.4%)、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加(58.4%)、脑电图异常(79.0%);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18.6%,以埃可病毒(ECV)为主(90.1%)。2004和2010年的暴发疫情分别由ECV19和ECV6引起。结论病毒性脑炎多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实验室检查有利于病例诊断。ECV是主要病原体,ECV30为当地持续流行的毒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台江县2004-2009年肠道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台江县2004-2009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台江县2004-2009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4种1 014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5/10万。痢疾发病率最高(87.91/10万),其次是伤寒副伤寒(18.86/10万)。5-10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1.14%。年龄以0~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33.63%,其次是30~39岁和20~29岁,分别占17.95%和11.6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84.82,P〈0.01)。职业以农民(50.49%)和学生(28.50%)为主。结论:肠道传染病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是台江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