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新药的研究发展、新辅助化疗的应用,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已极大提高.但是,化疗药物的毒性、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化疗药物在体内靶向性差、药物水溶性差而带来的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候选化合物进入市场.近年来,无机纳米材料迅速发展,相比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无机纳米粒在靶向传递、显影成像及药物的协同治疗等方面表现优异[1].目前,鉴于无机纳米粒中的磁性纳米粒(MNPs)、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及金纳米粒(GNPs)在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中的诸多优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本文对这3种纳米粒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耦联抗CD133及ABCG2抗体的荧光Fe3O4纳米微粒,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转移后的定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外面包裹羧基化葡聚糖,然后与带有荧光基团的CD133及ABCG2抗体耦联,制备成一种可以检测CD133和ABCG2双阳性细胞的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继而检测其表征和抗性;体外检测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对人SP细胞的靶向性;肝癌SP细胞裸鼠皮下种植制作肝癌模型,尾静脉注射经筛选的纳米微粒,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内靶向作用。结果成功制备得到了具有磁性、粒度均匀的磁性纳米微粒,且在体内外均有荧光和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了可用于检测CD133及ABCG2双阳性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荧光磁性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3.
纳米转运药物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可解决药物作用时间短、靶向特异性和靶组织浓度低等问题。纳米转运药物可利用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通过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被动靶向转运至心肌组织,也可通过结合心血管疾病特异性靶点主动靶向转运至心肌组织。该文介绍纳米转运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物(PEC)纳米颗粒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浓度和物理化学参数对靶向抗体CD47有效吸附的影响以及合成的纳米载体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靶向性。方法壳聚糖(CS)作为聚阳离子与透明质酸(HA)(作为聚阴离子)发生电荷中和,合成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子。一模型抗体——动脉粥样硬化靶向抗体CD47在水或PBS溶液中,与纳米颗粒作用4 h后,定量吸附在CS-HA纳米颗粒表面。将合成的纳米载体体内外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斑块相互作用,研究其靶向吸附作用。结果络合过程和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电荷混合比和聚合物浓度等参数。通过上述原理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的CS-HA纳米胶体,在水或PBS(pH 7.4)溶液中保持稳定1个多月。扫描电镜检测其形貌特征。CS-HA/CD47抗体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375~620 nm之间,Zeta电位为正。CD47抗体靶向的纳米载体可在体外有效吸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斑块的表面。结论成功合成了CS-HA/CD47抗体纳米颗粒,该靶向纳米载体在体外可有效吸附到血管内皮细胞株及动脉粥样斑块的表面,是对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给药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效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合成的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与野生型p53(WTp53)基因质粒结合,构建靶向纳米载体投递系统,为进一步行静脉内皮细胞转染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大肠杆菌重组质粒扩增法扩增WTp53质粒DNA,合成的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为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胆固醇(OQCMC/Chol)包覆油溶性Fe3O4的载体粒子。在不同的pH值及不同的WTp53质粒DNA和载体粒子质量比的条件下,将WTp53质粒DNA与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进行混合,并分别进行DNA结合实验和沉淀实验。观察电泳结果,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DNaseⅠ模仿体内酶的环境下,将其加入制备好的超微载体投递系统中,电泳后观察投递系统对DNA的保护作用。应用透析系统模拟体内环境,观察超微投递系统载体与基因分离情况,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超微载体投递系统累积缓释曲线。结果应用透射电镜观察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和WTp53结合后的投递粒子。在pH 7条件下,WTp53质粒DNA和载体粒子质量比为1∶0.6,p53质粒DNA与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经过直接静电作用几乎100%结合,并证实该投递系统对DNA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超微载体投递系统在7~12 h左右有明显的突释波峰,到第54小时以后,超微载体释放浓度变化缓慢,并可持续释放9 d以上。结论成功构建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结合WTp53投递系统,将为进一步行细胞转染奠定可靠的基础,并为构建血管内靶向定位基因投递新方法和新技术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促进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的靶向性分布.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2.5-3.0kg.建立VX2肝转移癌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光敏剂组、磁性纳米粒子组和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组,在成瘤后的第16、18和20 d,经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光敏荆、磁...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是最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治疗纳米载药系统,具有易于制备、高生物相容性、低不良反应、高度靶向性等优势。脂质体能够作为载体通过被动及主动靶向机制将药物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选择性地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从而发挥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深入探讨靶向载药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或可为靶向载药脂质体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一线治疗方案及根治性治疗高复发风险患者抗复发治疗的选择之一。一线分子靶向药物联合ICIs治疗或双免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均较单一靶向药物显著改善。HCC靶向及免疫治疗适用于Child-Pugh A~B级患者, 靶向药物所致肝损伤包括转氨酶、胆红素异常, 严重者可发生低蛋白血症、腹水等。ICIs相关性肝炎多发生于1~3个疗程(4~12周), 其治疗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必要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肝功能复常后可根据全身状况及肿瘤治疗需求选择不同作用机制靶向药物及ICIs治疗。  相似文献   

9.
磁性靶向制剂是第4代靶向抗肿瘤制剂,在外界磁场引导下能定位于局部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高的抗肿瘤效果.温度敏感的聚合物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是当今国际开展的一大热点研究.本研究以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为靶向药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载体,制备DOX磁性纳米微球,探讨在磁场影响下静脉注射该制剂对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58-1760
免疫治疗为肝细胞癌(HCC)患者迎来了曙光。目前HCC单用免疫治疗药物已初显疗效,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在HCC转化治疗、围术期治疗中展现了巨大潜力,探讨HCC靶向免疫治疗,以及治疗评价、预测体系和安全性等问题,系统阐述免疫治疗在HCC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脱-γ-羧基凝血酶原(PIVKA-Ⅱ)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肝病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诊断HCC组56例,非HCC组26例。罗氏cobas e 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AFP,采用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酶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IVKA-Ⅱ。全部患者接受MRI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判断各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结果 HCC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34.5(4.5,594.9) ng/ml和63.5(25.0,2082.0) Mau/ml,显著高于非HCC组【分别为3.4(2.2,11.6) ng/ml和23.0(18.8,28.0) Mau/ml,P<0.01】;血清AFP、PIVKA-Ⅱ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单独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15和0.907;在单项诊断 HCC 时,血清 AFP和PIVKA-Ⅱ的最佳临床诊断截断点分别为14.4ng/ml和40.5 Mau/ml,其诊断 HCC 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4.3%、84.6%、67.4%和62.5%、100.0%、74.4%,Gd-EOB-DTPA增强MRI单独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9%、88.5%、91.5%,以Gd-EOB-DTPA增强MRI诊断的效能最高;采用联合试验Ⅰ诊断HCC,其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61.5%,准确率为86.6%,采用联合试验Ⅱ诊断HCC的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50.0%。联合试验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但降低了灵敏度。结论 应用血清AFP和PIVKA-Ⅱ检测联合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可提高诊断HCC的效能,综合应用三者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HCC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占位患者,分别行MRI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三名医师诊断评分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影像学检查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98例肝占位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HCC 86例,再生结节10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在86例HCC患者中,存在97个病灶,其中32个病灶<1.0 cm;在32个<1.0 cm的HCC病灶中, 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1个(96.9%),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仅发现26个(81.3%,P<0.05),其余65个超过1.0 cm 的病灶均被两种扫描方法发现和诊断;ROC曲线分析发现,MRI动态增强扫描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962和0.824,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3.106,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91.0%和96.2%,显著优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分别为93.8%、72.0%和85.3%,x2=19.587,P<0.05)。结论 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更清晰地反映HCC病灶的细微形态特点和强化特征,对于诊断小HCC的价值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临床多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有一定的创伤性及盲目性。MR功能成像研究如MR灌注成像、MR弥散成像、MR波谱分析、磁化传递对比、磁共振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各具优缺点,应进行合理的选用及相互对照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以射频消融(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适应证为肿瘤单发、直径≤5 cm;或者肿瘤2~3个、最大直径≤3 cm。数个临床研究表明射频治疗小肝癌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国内外多个肝癌临床治疗指南已经将射频与手术切除一样,并列为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上RFA常常与手术切除、血管介入、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方法联合应用,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影像学是肝癌预后评估的标准方法,但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甲胎蛋白是重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价。总结了甲胎蛋白应答在评判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文献。整体上,甲胎蛋白应答在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钇90放射性栓塞、索拉菲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等治疗后具有良好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肝细胞癌(HCC)肿瘤标志物和CT/MRI诊断的应用、手术切除及局部消融等治疗方法的进步,使HCC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63.4%。但是由于我国HCC早期诊断水平的不均衡,可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例仅仅有20%~30%。对于高危人群定期开展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肝脏超声检查;提高三期动态增强CT和Gd—DTPA增强MRI等影像学诊断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等若干问题,是提高我国HCC早期诊断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FLL患者68例,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检查结果的正确性。结果 68例FLL患者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6例,混合型肝癌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非FLL 2例,而Gd-EOB-DTPA增强MRI诊断FLL 64例,其中肝细胞癌3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混合型肝癌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非FLL 4例。增强MRI诊断FLL的Kappa值为0.7,其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50.0%。结论 采取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FLL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应重视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均经历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过程,即由再生结节发展为异型增生结节,其中高分化异型增生结节发展为癌变结节后(早期肝癌),再发展为小肝癌,小肝癌最后发展成进展期或晚期肝癌。上述结节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中,其结节内内源性铁逐步廓清,本文重点介绍利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结节中内源性铁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常规MRT2W1、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等技术,提高识别肝硬化背景下的癌变/早期肝癌结节能力,从而对进一步提高早期小肝癌的诊疗,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放射性肝损伤( RIL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在接受放射治疗后,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ILI患者4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急性RILI 14例,亚急性期17例和慢性16例。常规行MRI检查。结果 放射性肝损伤患者MRI上表现为与放射治疗区域一致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区,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DWI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水平斑片样强化;急性期RIL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85.32±8.41)×10-6mm-2/s,显著低于亚急性期的(88.44±9.32)×10-6mm-2/s或慢性期的(101.28±10.01)×10-6mm-2/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能够协助诊断RILI的发生,其ADC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ILI病理学改变,结合照射剂量和患者病情可能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maging is important for establishing a diagnosis of HCC and early diagnosis is imperative as several potentially curative treatments are available when HCC is small. Hepatocarcinogenesis occurs in a stepwise manner on a background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or cirrhosis wherein multiple genes are altered resulting in a range of cirrhosis-associated nodules. This progression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cellularity, neovascularity and size of the nodul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tepwise progression may aid in early diagnosis. Dynamic and multiphase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ill form the cornerstone in the diagnosis of HCC.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diagnostic standards of HCC in accordance to the more common practicing guidelin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will be reviewed. Ancillary features contribute to diagnostic confidence and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re recent 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he use of hepatocyte-specific contrast agents is increasing and gradually changing the standard of diagnosis of HCC; the most significant benefit being the lack of uptake in the hepatocyte phase in the earlier stages of HCC progression. An outline of supplementary techniques in the imaging of HCC will also b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