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排除糖尿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空腹抽血收集HbA1c及血脂[包括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信息。按照三分位法将HbA1c分为高水平组(HbA1c6.0%)、中水平组(5.7%HbA1c6.0%)、低水平组(HbA1c5.7%),分析比较不同级别HbA1c患者的血脂水平。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入院收缩压(SP)、舒张压(DP)、入院前用药史(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肿瘤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ALT、AST、血Cr等已知的影响血糖和血脂因素后,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价HbA1c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入选328例患者,HbA1c高水平组127例,中水平组99例,低水平组102例。随着HbA1c的增高,Lp(a)增高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4)。TG随HbA1c的增高而增高,HDL-C在HbA1c高水平组低于中等水平及低水平组,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P=0.871,P=0.550)。TC及LDL-C在各水平HbA1c组无明显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Lp(a)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167,P=0.004),而与TG、TC、HDL-C、LDL-C无相关性。结论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HbA1c与Lp(a)呈正相关,而与TG、TC、HDL-C、LDL-C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持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BMI、FPG、2 hPFG、HbA1c、TG、TC、LDL-C、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BG、2 hPF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TG、TC、LDL-C、UA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HDL-C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FPG、2 hPFG、TC、LDL-C、HDL-C、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降低BMI、FPG、2 hPFG、HbAlc的水平,但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此外,阿卡波糖还可以降低TG、TC、LDL-C、UA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可知,阿卡波糖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及尿酸的代谢,早期预防T2DM慢性并发症及延缓心脑血管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新型脂肪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12月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B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者100例作为对照组(A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临床资料,收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TRP3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三组受试者性别、年龄、SBP、DBP、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BMI、TG、HDL-C、FB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与A组比较,B组和C组BMI、TG、FBG、HbA1c明显升高(均P<0.05),HDL-C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BMI、TG、HDL-C、F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血清CTRP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血清CTRP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TRP3水平与BMI、TG、FBG、HbA1c、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SBP、DBP、TC、LDL-C无相关性(均P>0.05)。血清CTRP3水平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为0.854~0.890,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新型脂肪因子CTRP3水平降低,CTRP3可能参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脂代谢过程,在疾病诊断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64排双源CT评估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DM-CHD)95例、单纯冠心病组(non DM-CHD)57例,进行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测定,并行无创性64排128层冠脉CT扫描检查,分析糖尿病及血糖、血脂代谢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DM-CHD组多支病变明显高于nonDM-CHD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与年龄(r=0.165,P=0.042)、HbA1c(r =0.230,P=0.006)、空腹血糖(r=0.211,P=0.010)呈正相关.DM-CHD组的TC、TG、LDL-C、apoB均显著高于non DM-CHD组(P<0.001,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LDLC/HDL-C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住院的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26例,HbA1c<6.5%)、血糖控制尚可组(39例,HbA1c 6.5%~7.5%)、血糖控制不良组(73例,HbA1c>7.5%)3组。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计算LDL-C/HDL-C比值、TyG指数。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差异,分析HbA1c与以上血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控制不良组TG、FBG、TyG指数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尚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LDL、TC、LDL-C/HDL-C比值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HDL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析HbA1c与LDL、TG、TC、FBG、TyG指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HbA1c与载脂蛋白A5(ApoA5)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98例、IGR组87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100名。比较各组HbA1c、ApoA5、TC、TG、LDL-C和HDL-C水平。结果T2DM、IGR组HbA1c,TC,TG,LDL-C高于NGT组,ApoA5、HDL-C低于NGT组(P0.05);T2DM组HbA1c,TC,TG,LDL-C高于IGR组,ApoA5、HDL-C低于IGR组(P0.05)。糖耐量异常程度与血浆ApoA5呈负相关,ApoA5与TC,TG,LDL-C,HbA1c,HOMA-IR,BMI和WHR呈负相关,与HDL-C及HOMA-β呈正相关。结论 ApoA5可能是HbA1c与脂代谢异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磷酸西格列汀+阿托伐他汀钙)。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T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的132例患者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1例)和非糖尿病组(41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HbA1c和血脂异常的特点。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在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并发血脂异常、并发高血压比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显著高于对照组,但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糖尿病组患者的FPG和HbA1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糖尿病组患者TG和LDL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HDL-C是二组患者检出率最高的血脂异常。结论:并发糖尿病的AMI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存在更明显的脂代谢异常,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检测和降糖、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204例,根据Gennisi积分(GS)分为低分组(72例)、中分组(81例)、高分组(51例),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血脂比值与G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non-HDL-C/载脂蛋白A1(ApoA1)、LDL-C/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A1水平均与GS评分呈正相关,ApoA1水平与GS评分呈负相关。在控制影响因素空腹血糖和HbA1c后,这些血脂比值仍与GS评分存在较强相关性(r值分别为0.266、0.273、0.290、0.265、0.232,P0.05)。结论除常规血脂指标外,TC/HDL-C、LDL-C/HDL-C、non-HDL-C/ApoA1、LDL-C/ApoA1、ApoB/ApoA1等血脂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甲状腺癌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甲状腺癌患者86例,设为研究组同时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HbA1c、空腹糖(FPG)及血脂水平进行测量,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水平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bA1c、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水平和FPG、TG、TC水平呈正相关,和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HbA1c、TG、TC水平为2型糖尿病并发甲状腺的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甲状腺癌可能受到血清HbA1c水平的影响,HbA1c水平可能对机体血脂水平进行调控,由此使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1.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13,(12):1012-10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合并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2例T2DM患者分为2组,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为A组(n=51)、无血管并发症的为B组(n=61),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3),观察并比较各组hs-CRP及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结果A、B组的hs-CR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B组之间hs-CRP、HbA1c、FPG、TC、TG、LDL-C水平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HbA1c、TG、TC、LDL-C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hs-CRP在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hs-CRP有利于临床判断T2DM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96例2型糖尿患者,依据尿酸水平分为对照组47例(血尿酸正常)和试验组49例(高尿酸血症)。结果试验组HbA 1c、FBG、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 0. 05); Pearson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HbA 1c、FBG、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 0,P 0. 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 0,P 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诱发糖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的333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 one c, HbA1c)水平及与血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2年6月1~30日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33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血糖及血脂检测,根据HbA1c水平分组,HbA1c≥7.0%组与HbA1c<7.0%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血脂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HbA1c与空腹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7.0%组的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显著高于HbA1c<7.0%,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于HbA1c<7.0%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前往厦门市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患者HbA1c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HbA1c在6.0%-6.5%为研究组,共40例,HbA1c6.0%为对照组,共50例。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U-AL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结果研究组年龄、体质指数(BMI)、IMT、TC、TG、LDL-C及U-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A1c可能与IMT、TG、U-ALB及LDL-C等具有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正常水平的高HbA1c,需预防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另选取156例单纯性骨质疏松者为无骨折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其空腹血样本用于血糖、血脂、尿酸、HbA1c等检测。结果与无骨折组相比,骨折组BMI、糖尿病比率、高脂血症比率、TC、LDL-C、FBG和HbA1c均升高,高尿酸血症比率、HDL-C和尿酸水平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 (OR=2.214,95%CI 1.673-3.254,P=0.001)、LDL-C(OR=1.918,95%CI 1.452-2.34,P=0.021)、HDL-C(OR=0.644,95%CI 0.425-0.813,P=0.006)、HbA1c(OR=2.467,95%CI 1.997-3.892,P0.001)和尿酸(OR=0.711,95%CI 0.478-0.892,P=0.011)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根据BMI、LDL-C、HDL-C、HbA1c和尿酸水平三分位数将骨质疏松患者分成三组,结果提示随着BMI、LDL-C和HbA1c水平的升高,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随着HDL-C和尿酸水平的升高,骨折的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代谢指标如BMI、LDL-C、HDL-C、HbA1c和尿酸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在血脂代谢及其在冠心病(CHD)和糖尿病(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CHD、DM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血糖,同时用ELISA法测定APOA5的浓度,分析APOA5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与CHD、DM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和DM组的APOA5水平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和APOB10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TG组比较,高TG组的APOA5浓度明显降低(P=0.016);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APOA5在女性低于男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TG血症在CHD和DM患者中较为常见,应重视高TG血症的防治;APOA5水平降低可能是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呈负相关,APOA5可能是TG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高血压把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 I)、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肾病(DN)等因素。结果 B组有更高的年龄、HbA1 c、FBG、TG、TC、LDL-C,病程更长,另外吸烟、合并DN的比例也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 c、FBG、TC、吸烟、合并DN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高胆固醇、吸烟、微循环障碍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严格血糖控制、降低血脂、戒烟、改善微循环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帕金森综合征(PDS)病人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的82例PD、62例PDS病人及80例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研究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结果PD组及PDS组的ApoA1、ApoB、LDL-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HDL-C、TC、LP(a)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水平的ApoA1、ApoB、LDL-C、TG可能是PD及P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阿伐他汀片,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血清HDL-C、LDL-C、TG、TC、UA以及HbA1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LDL-C、TG、TC、UA、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HDL-C水平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5.5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阿伐他汀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以及尿酸水平,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和40例我院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5%(75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IMT平均为(1.42±0.21)mm,糖尿病无斑块组IMT平均为(1.00±0.1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患者的HbA1c、LDL-C水平明显高于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患者[HbA1c:8.1%±1.6%比6.2%±1.8%;LDL-C:(4.8±0.9)mmol/L比(4.2±0.8)mmol/L;HDL-C:(0.8±0.3)mmol/L比(1.0±0.5)mmol/L,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