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胆囊癌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居第5~6位,为胆道肿瘤首位。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原发性胆囊癌存在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较困难、根治机会少、预后差的特点,故加强对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的发病率在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因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预后极差。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胆囊癌综合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提高对胆囊癌综合治疗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胆囊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没有典型的特异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常不及时,诊断率仅为19.1%[2],因而临床治疗效果极差。若不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胆囊癌约占全部癌肿的0.76%~1.2%,占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64.7%。目前发病率似有增加趋势。本院10年来收治原发性胆囊癌24例,现结合文献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殷保兵 《上海医药》2014,(14):12-14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现时往往伴有肝脏转移,预后极差。掌握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对胆囊癌高危人群进行密切随访和筛选,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因其恶性度较高,预后凶险,且不易早期发现,应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38例,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振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829-1830
胆囊癌发病率占消化道肿瘤第五位,胆道肿瘤的首位,约占胆道手术的2%-5%,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晚期胆囊癌达80%,V期达67%,5年存活率5%,平均病程5~8个月,是预后恶劣的肿瘤之一,随着扩大切除手术的开展,疗效有明显升高,日本近期报道484例行扩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50.7%,而保守治疗的702例5年生存率仅为6.2%。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低,占3%~5%,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的临床表现与胆囊炎性病变类似,常被误诊误治,使患者失去最佳诊疗时机。本文对我院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和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CT诊断价值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陈双江 《淮海医药》1998,16(1):23-23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致命的恶性病变.由于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较困难。近年来超声诊断的普遍应用,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的特点,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为肿瘤晚期.早期识别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处理,是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胆囊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该文回顾了胆囊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最新研究,为预防和早...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占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2,3],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19位[4]。胆囊癌起病隐匿,发现晚,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10%[5-7]。目前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研究很多。现  相似文献   

12.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肿瘤发病最常见、发病最多的一种,但早期诊确率较低,诊出时多为中晚期,且误诊率较高。如何避免胆囊癌的误诊及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2005-2010年收治3例已发生周围组织侵润转移的胆囊癌患者,仍误诊为胆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彦英 《天津医药》2001,29(7):430-431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愈后极差。它占全部癌肿的0.76%~1.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收集了我院1988及1989年,1997及1998年两组胆囊癌病例,就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胆囊癌对神经、血管浸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35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囊癌占整个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五位,占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位,疗效及预后差,且近年来发病有不断增加趋势[1,2]。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且易误诊。为提高对胆囊癌诊治水平,现对我院35例胆囊癌病理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为腺癌,常伴有胆囊结石,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女性多见。本文收集我院1986年10月~2003年10月确诊的胆囊癌患者28例,就其超声诊断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海市胆囊癌的发病率呈持续缓慢上升的趋势,胆囊癌居上海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2位,65岁以上的患者占75.0%,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具有发展迅速、早期转移、预后差的特点。肥胖和胆囊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胆囊慢性炎症、胆胰管汇合异常等也与胆囊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胆囊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胆囊癌靶向治疗是治疗的方向。饮食习惯的改变,控制体重和控制烟酒的摄入量、定期体检对胆囊癌的控制也有着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不足5%,预后甚差。我院自1989~2003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29例,现结合文献学习,对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我院 1992~ 2 0 0 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率 73 9% ,B超和CT是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切除率 5 2 2 % ,1年生存率 39% ,5年生存率 6 %。结论 Ⅰ期、Ⅱ期胆囊癌可仅作单纯胆囊切除术 ;Ⅲ期和Ⅳ期需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Ⅴ期如伴阻黄则尽可能行姑息性胆道内或外引流手术。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术式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对胆囊癌高危人群应积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近10多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胆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胆道疾病150例.其中有4例(2.7%)术前发生误诊.误诊为胆囊癌、肝门转移1例,胰头癌2例,胆总管癌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道良性疾病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外胆道癌指除壶腹外,自肝门至胆总管下端的癌肿。临床上并不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肝外胆道癌病例做一分析。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 胆囊癌15例,男3例,女12例。胆管癌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116岁。临床表现 见附表,有胆结石病史者9例,胆道手术史者3例。术前检查 平均血清胆红素1926±998μmol/L。B超检查35次,发现结石19例,提示胆管癌者3例,胆囊癌4例。CT检查1例,未见异常。手术及病理检查 本组中,胆囊癌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