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54岁.1年前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自觉右下肢腹股沟处疼痛伴右下肢轻微肿胀,明显胀痛,伴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后较明显,休息后缓解,射频消融术后长期使用华法林.1年来,右下肢肿胀反复出现,性质及程度基本同前.患者9年前有右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史.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查体:右大腿及以下肿胀明显,部分皮肤发红、发亮,无瘀斑、瘀点,皮肤温度较高,无间歇性跛行,无溃疡,无静脉蚓状突起,无皮肤色素沉着.听诊闻及持续性吹风样杂音,并向大腿内侧及远端传导.超声检查:右股浅动脉后壁与股浅静脉前壁之间见3.2 mm×3.0 mm回声中断(图1,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花色血流自股浅动脉流入股浅静脉内(图3);频谱多普勒示瘘口处测及高速湍流频谱,频窗充填,双期单向,最大流速353.0 cm/s(图4);股浅静脉及腘静脉内血流频谱呈动脉样改变(图5,6).超声诊断:右侧股浅动静脉瘘,并对瘘口处行定位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皮肤凹陷、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肢体肿胀、皮肤凹陷、乏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小腿淋巴水肿、大腿淋巴水肿及总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下肢水肿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9岁,因左小腿肿胀疼痛6个月,加重并发现包块3个月入院.查体见左小腿前外侧及后侧明显肿胀,皮肤不红,皮缘略高;可触及大小为10.0 cm×8.0 cm的实质性包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性差,质韧,压痛明显,无明显分叶及波动感;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相似文献   

4.
1病历资料 患者男, 42岁, 1996年 11月因交通事故,右侧下肢摩托车撞伤,皮肤外未见破损及出血,自觉右侧大腿及小腿处疼痛难忍,并肿胀行走困难。后去医院就诊,确诊为右侧下肢软组织损伤。经外敷跌打损伤药物,疼痛有所缓解,局部仍肿胀,第二天发现右侧下肢外侧中 1/3处与下 1/3处大面积皮下血肿及小腿外侧中 1/3处皮下有瘀血,皮肤匀呈青紫色,一星期后皮下血肿处青紫逐渐消退颜色变浅,但仍觉得后侧下肢疼痛,活动受限。来我科就诊时,检查右侧大腿中 1/3处与下 1/3处局部软组织已形成面积为 4cm× 6cm、 3cm× 6.5cm两块未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16岁。自幼发现右下肢静脉曲张、跛行 ,逐年加重 ,出现小腿下端足靴部位色素沉着、溃疡反复发作。查体 :心胸及腹部正常。两下肢比较 ,右下肢大隐静脉及坐骨静脉曲张呈蚓状 ,肢体增长 6 .5cm ,对应部位周径增粗 3.5cm ,皮温增高 0 .5℃ ,小腿足靴部位色素沉着及溃疡感染。静脉瓣功能试验 ( +)。未闻及血管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显示 :右侧大隐静脉迂曲扩张 ,入股静脉处增宽约 1.6cm ,对侧约 0 .6cm。瓣膜增厚 ,回声增强 ,Valsalva动作其活动受限 ,挤压试验显示反流信号。股静脉下1/3处狭窄 ,中段显示不清 ,近端…  相似文献   

6.
特殊骨巨细胞瘤一例报告武汉市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15)放射科戴敦巍曹国庆患者:女、46岁,右大腿疼痛肿胀5年,近半年加重,伴活动受限。起初为间隙性疼痛,89年底始呈持续性疼痛,肿胀明显加重,右下肢活动受限而来院就诊。查体:右大腿中下段起至膝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0岁。因右大腿根部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感右大腿根部疼痛,发现有一大小约1.0 cm×1.0 cm的突出皮肤表面的肿物,周围皮肤无红肿,下肢活动不受限,体温正常。自行用锐器刺破肿物见少量液体流出,未经任何治疗,自愈。1周后肿物再次长出,伴红、肿。抗感染治疗肿物未见缩小,继续增长。因其周围皮肤、肌肉麻木不适,下蹲受限,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右大腿根部囊性肿物”,住入我院。入院查体:右大腿根部见一肿物隆起,表皮无红肿热痛,无静脉曲张,大小约12 cm×12 cm,边界欠清,轻度压痛。肢体活动不受限,双下肢无水肿。超声检查:右下肢内…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农民.因右大腿部隐痛伴包块1年,活动受限4个月入院.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大腿部隐痛不适,并有包块,于劳累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按"风湿痛"治疗,症状无减轻.入院前4个月,劳动时跌伤右大腿部,右下肢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5岁。10年前左小腿外伤后出现左侧小腿内踝上方局部疼痛,呈针刺样,范围约硬币大小,走路及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局部隆起,表面有波动感,触碰后剧痛难忍。曾在当地医院以注射器抽出2毫升暗红色液体后局部肿胀消失,疼痛减轻,2个月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进行性加重。体检:左侧小腿中下段内侧皮肤红肿,无破溃,范围约5 cm×5 cm,触痛明显,表面稍有波动感,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侧腓肠肌萎缩,肌张力正常,双侧膝反射活跃,左跟腱反射消失,左足呈背曲状。B超:左小腿皮下软组织实性肿块,肌电图正常。MRI:左侧小腿…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1岁,入院前1d不慎钝器擦伤右大腿外侧后疼痛剧烈、局部皮肤出现青紫当时未予重视,自行冷敷后疼痛明显减轻,当时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症状。数分钟后右大腿逐渐肿胀,并向远端蔓延,疼痛逐渐加重,遂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右下肢中段至膝关节处肿胀明显,分别散在小的张力性水泡,皮肤紧绷,大腿中部腿围65cm,左腿腿围55cm,右膝关节肿胀,活动欠佳,最大屈曲度10°。询问病史:即往有反复外伤下肢血肿史,1993年在新疆医学院附一医院诊断“甲型血友病”。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7岁,因下肢浮肿、乏力1年余,四肢活动受限伴皮肤发紧、色素沉着半年于2008年4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底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双下肢浮肿,未予重视.2007年9月始出现四肢僵硬、活动受限,逐步出现双手握拳、双上肢上抬困难,下蹲、起立受限,无法自行从床上坐起,张口受限,伴皮肤发紧、弹性减退、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以腹部及四肢皮肤为著,伴吞咽困难、汗液减少.  相似文献   

12.
病例男,33岁,主因“左足肿胀、疼痛10d”为主诉就诊。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部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未行任何治疗而就诊于我院骨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发育良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示脊柱及双下肢无畸形,主被动活动及表浅感觉未及明显异常,双上肢及右下肢感觉、运动未见明显异常。左膝关节活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未见红肿,皮温正常,左胫腓骨中下段压痛、叩击痛,左踝关节背伸、内翻活动稍受限。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1年前发现右侧膝关节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近半年发现疼痛加重并伴有夜间痛。专科检查右下肢肿胀,局部可视及色素沉着。右大腿远端肿胀外,皮温较高,触之较韧,局部压痛阳性,右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右膝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X线显示:右侧股骨远端后方可见团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局部可见骨膜反应,肿块与骨质间可见条状透亮影(图1,2)。  相似文献   

14.
陈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75-1175
患者男,72岁,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双侧小腿背侧静脉蚯蚓状扩张已经15年。2个月前后右腔前皮肤不小心被擦破一道小口子,长1cm,未予重视,伤口1个月未愈合,而且开始呈辐射状向四周皮肤溃烂,于外面诊所静脉点滴抗生素,局部用药膏等治疗,无效,溃疡面继续扩大。入院时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特殊,右侧膝关节及下踩关节以上70%皮肤片状溃疡,溃疡面有散在出血点、无脓、无臭,渗液较多,每分钟可自滴10滴左右,为黄清液,溃疡周边皮缘苍白,肿胀,略高于溃疡面,小腿背侧皮肤及溃疡面见静脉呈蚯蚓状曲张,右足浮肿,右下肢活动受限。辅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及胸片等正常,活检示未见癌细胞。诊断为右下肢顽固性溃疡并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5.
患者王某某,女.33岁,工人,右下肢先天性淋巴水肿术后12年,复发一年多,于1990年9月入院。患者在8岁时,发现右大腿内侧有一发红斑块,同时有红、肿、热痛及寒战、高热等。检查发现右下肢比左下肢“粗大”,经“青霉素”治疗好转。此后反复类似发作,及患肢逐渐增粗,皮肤变硬,但功能无明显障碍,多个医院都诊断为“右下肢橡皮肿”,经中、西治疗无效。1978年于我科作小腿、大腿下份病变组织切除植皮术,术后情况良好,除下肢外形较差,有散在瘢痕外,无局部红肿发热现象。一年前(即1989年)因寒酸、高热,右大腿局部红、肿、热、痛,植皮区出现芒刺样丘疹,经“青霉素”治疗20余天好转。但此后丘疹  相似文献   

16.
髂股静脉栓塞症 ,也称疼痛性股白肿 ,急性期表现为整个下肢的高度肿胀和腹股沟部位疼痛 ,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但部分晚期病例仅表现为下肢轻度肿胀 ,小腿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和浅静脉曲张 ,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我们先后收治 6例晚期髂股静脉栓塞误诊为静脉曲张病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38岁~ 5 9岁 ,平均 46 .5岁。病程 3~ 10 a,平均 5 .6 a。侧别 :6例均为左下肢。临床表现 :6例患者均表现为左下肢轻度肿胀 ,以小腿为主 ,小腿张力高 ,足背及小腿下端浅静脉部分呈迂曲状 ,小腿的高张力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3岁.因"右下肢逐渐增大50年"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患者3岁时被发现右小腿内侧青斑,随年龄增大,青斑逐渐增大,右小腿肿胀,合并有肿胀感,患者1970年时在我院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右下肢病情未减轻,并逐渐向大腿发展,右下肢肿大增粗,皮肤可见有明显曲张血管.  相似文献   

18.
神经纤维瘤病伴右下肢巨大象皮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华  王晖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32-232,I060
患者女性 ,2 0岁。右下肢巨大肿物 19年。患者 1岁时发现右足背有一蚕豆大肿物 ,随年龄增长由足背逐渐向小腿和大腿蔓延 ,右下肢肿大变粗。同时胸背部及四肢皮肤见较多咖啡色斑 ,背部、双手臂见多个结节呈皮赘样突出 ,质软。右手小指处有一 3cm× 4cm肿块 ,质软界限清楚。右下肢X光片 :骨质未见明显病变。染色体检查 :未发现异常核型。病理检查 巨检 :截除整个右下肢 ,重 30公斤 ,大小为76cm× 6 0cm× 14cm ,肢体失去正常形态呈巨大象皮肿 ,表面皮肤粗糙 ,色素沉着 ,皮肤皱折处见表浅溃疡。切面灰白 ,鱼肉状 ,易出血 ,并可见直…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0岁;主诉"左下肢有困乏、紧胀感和沉重感15年,加重3个月,来院就诊",无遗传及传染病史.查体:左小腿外后侧皮肤见散在色素沉着,左小腿外后侧浅表静脉明显扩张,其上1/3段可见多发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块,最大者约2.5 cm×3.0 cm×3.3 cm,加压时缩小,立位时明显膨隆,其上覆盖的皮肤温度正常、无搏动感.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30岁.主因右下肢增粗、肿胀并静脉瘤样改变及右足肥大30年就诊.查体:患侧下肢较对侧增粗,右大腿外侧可见大片红斑,压之褪色.右足明显肥大,皮肤压之呈海绵状感,患肢皮温高,皮肤粗糙呈皮革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股静脉走行正常,血流通畅,无明显深静脉返流,小腿浅静脉与肌问静脉呈网格样交通,并有明显迂曲扩张,扩张的管腔内可见密集细点回声,超声诊断:右小腿浅静脉异常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