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铁路隧道鼠害进行防制研究。方法在对隧道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观察0.005%的大隆大米毒饵、0.005%溴敌隆大米毒饵和5%的磷化锌薯块毒饵的灭鼠效果。结果在不投前饵的条件下,磷化锌的灭鼠率平均为15.0%,溴敌隆为63.5%,大隆为91.7%。结论根据隧道鼠类的生态习性和消长规律,采用抗凝血剂灭鼠为主的防制方法,完全可以控制隧道鼠害。  相似文献   

2.
广西部分大型水电站库区灭鼠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型水电站库区大面积灭鼠的方法,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平班水电站淹没区的室内采用0.1%敌鼠钠盐稻谷毒饵,室外采用0.005%溴敌隆稻谷毒饵进行灭鼠;百色水利枢纽、恶滩水电站和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的室内外均采用0.005%溴敌隆稻谷毒饵进行灭鼠;龙滩水电站库区的室内外采用O.0375%杀鼠迷小麦毒饵灭鼠。结果平班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恶滩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和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的灭鼠率分别为83.89%、83.40%、92.82%、86.65%和89.35%。结论溴敌隆和杀鼠迷在水电站库区的灭鼠效果良好,采取综合灭鼠措施能更有效地控制水电站库区的鼠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旅游船上灭鼠诱饵的适口性和急慢性灭鼠剂灭鼠效果。方法在化学药物灭鼠前后用粉剂法调查鼠密度。结果使用3%磷化锌红薯毒饵灭鼠前后粉块阳性率分别为12.00%和0.67%,使用3%磷化锌大米毒饵灭鼠前后粉块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6.67%,使用0.005%溴敌隆毒饵灭鼠前后粉块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2.00%。使用不同诱饵灭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P〈0.01),使用急慢性灭鼠剂灭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旅游船上灭鼠可选慢性灭鼠剂与自配适口的经济有效灭鼠毒饵。  相似文献   

4.
大型水电站库区大面积灭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型水电站库区大面积灭鼠的方法,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水电站库区鼠密度和鼠种的构成,百色水利枢纽库区采用0.005%溴敌隆谷毒饵进行灭鼠,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用0.0375%杀鼠迷小麦毒饵进行灭鼠。结果百色水利枢纽库区的灭鼠率为83.34%,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的灭鼠率为86.65%。结论溴敌隆和杀鼠迷在水电站库区的灭鼠效果良好,采取综合灭鼠措施能更有效控制水电站库区的鼠害。  相似文献   

5.
杀它仗蜡块和溴敌隆毒米现场灭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杀鼠剂现场灭鼠效果,筛选安全、高效的杀鼠剂。方法选择韶关市区2个条件基本相同的社区,使用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杀鼠剂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0.008%杀它仗蜡块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米灭效第10天分别为89.25%和83.06%,第15天分别为92.56%和86.88%,其灭效前者略优于后者。结论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是一种高效、低毒、适口性好和使用较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两者灭鼠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溴敌隆和溴鼠灵毒饵现场灭鼠效果,筛选安全、高效的杀鼠剂。方法选择玉林市区4个条件基本相同的地点和郊区2个养殖场,使用溴敌隆和溴鼠灵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 0.005%溴敌隆和0.005%溴鼠灵毒饵灭效第10天分别为82.25%和83.99%;第15天分别为93.64%和92.00%。结论溴敌隆和溴鼠灵毒饵是两者灭鼠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防制方法在旅客列车灭鼠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探索旅客列车灭鼠新途径。方法实验组采用列车留置粘鼠板粘捕和化学毒饵杀灭联合操作的综合评价防制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投放化学毒饵的方法。灭鼠前后,两组均采用粉迹法进行鼠密度测定,评价灭鼠效果。结果连续3次灭鼠后,综合防制方法平均灭鼠率达到89.06%,而采用单纯投放毒草饵平均灭鼠率为74.9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采用列车留置粘鼠板和投放溴敌隆毒饵相结合综合防制方法的灭鼠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溴敌隆毒饵的效果,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溴敌隆毒杀黄胸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不同诱饵进行有选择性试验和无选择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 有选择性试验,试鼠对0.005%小麦、大米、稻谷和成品颗粒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88、0.73、1.11和0.13,对0.01%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81。无选择性试验,0.005%小麦、大米和稻谷毒饵1—4次给药,毒杀率均低于30%,0.005%成品颗粒毒饵2次给药,毒杀率为80%,0.01%小麦毒饵2—3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60%和75%。现场试验,0.015%小麦毒饵3d饱和投饵,灭效为93.02%。结论 溴敌隆自配的新鲜毒饵适口性好,但0.005%-0.01%毒饵的毒杀率均较低,药物的质量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溴鼠灵农田灭鼠效果。方法:毒饵灭鼠,适口性试验。结果:该药对农田主要害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的灭效高达96%以上,投药3天后见死鼠,适口性亦佳。结论:该药的灭鼠效果、见死鼠量及适口性均优于溴敌隆  相似文献   

10.
居民住宅溴敌隆稻谷毒饵灭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合武汉居民住宅的毒饵灭鼠方法,查找市民使用稻谷毒饵灭鼠效果不好的原因。方法实验人员进入分散的居民住宅用溴敌隆稻谷毒饵灭鼠,并对居民进行面对面灭鼠宣传,记录家栖鼠侵害地点等信息。试验进行8周,每周查看处理一次,试验结束前评估灭效。同时进行居民自行灭鼠试验,向居民赠送溴敌隆稻谷毒饵,不给居民技术指导。6~8周对灭鼠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试验人员人户灭鼠试验共测试67户住宅,家栖鼠主要侵害厨房、阳台、暗楼等部位。8周灭鼠有效、部分有效及无效住宅分别占71.6%、22.4%及6.0%。有效户和部分有效户8周平均用稻谷毒饵400g。28户居民自行灭鼠,8周灭鼠有效、部分有效及无效住宅分别占14.3%、7.1%及78.6%,灭鼠效果低于试验人员人户灭鼠试验。导致居民自行灭鼠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①用药量太少;②毒饵消耗完毕未补药;③投药地点不对或太少。结论溴敌隆稻谷毒饵适合用于武汉居民住宅灭鼠,应用时需要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推广使用慢性抗凝血灭鼠药,更好地开展大面积灭鼠,我们于2007年10月在沈阳市郊区采用溴敌隆毒饵进行了灭鼠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隆毒饵灭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大隆毒饵现场灭鼠效果。方法采用粉迹法调查鼠密度,在现场采用饱和投毒法投放大隆灭鼠毒饵。结果投放毒饵20d后,鼠密度由灭鼠前的10.8%-18.2%下降到1.2%-2.0%,灭鼠率为88.9%以上。结论 0.005%大隆毒饵现场大面积灭鼠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适口性,为城市社区灭鼠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大白鼠和小白鼠进行集体群养有选择性试验,观察和比较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结果大白鼠对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1.14和0.75。小白鼠对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2.79和0.47。结论两种毒饵的摄食系数均大于0.3,适口性均达“好”的标准,溴敌隆适口性高于杀鼠迷,可推荐溴敌隆作为城市社区首选灭鼠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溴敌隆防制家栖鼠的效果。方法 实验室有选择适口性试验 ,现场灭家栖鼠效果考核。结果 在有选择的摄食试验条件下 ,0 .0 0 5 %溴敌隆大米毒饵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毒杀率达 10 0 %和 94 .4 4 % ,摄食系数分别为 0 .6 3和 0 .5 4 ,致死剂量分别为 9.97(0 .0 6~ 2 4 .6 9)和 7.93(5~ 17.6 1)mg/kg。现场灭家栖鼠试验 ,灭鼠率达 86 .4 3%。结论 溴敌隆对家栖鼠毒效髙 ,适口性好 ,具有较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析因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析因设计进行现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组合筛选灭鼠毒饵,以提高毒饵的接受性,并评价价优选毒饵的灭鼠效果。方法:将食糖、花生油、食盐和鱼粉取2-3种浓度全面组合后制备成36种0.005%溴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一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运用SPLM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优选配方,并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试验。结果: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毒饵,摄食系数为1.94,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4。鱼粉的添加不但降低了毒饵的接受性,而且与食盐间有交互作用。各诱饵间无二级交互作用。现场灭鼠试验,优选毒饵的灭鼠率为97.1%,对照毒饵为70.0%。结论:应用析因设计组合筛选灭鼠毒饵,方法可行;优选毒饵现场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贵州省余庆县鼠种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6—2001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余庆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8种,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捕鼠数的83.97%;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优势种,占总捕鼠数的95.16%。家栖鼠类在每年3、10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农田鼠类在每年5—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结论:黑线姬鼠、褐家鼠是我县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防制的关键时期,化学防治是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与溴敌隆的协同作用及其是否可以改善溴敌隆的灭鼠性能。方法使用灌胃和饲喂2种方法观察小白鼠首次出现死亡的时间和摄食系数。结果首次出现死鼠时间,灌胃法:0.0058%溴敌隆为4d,00056%溴敌隆+0.0058%别嘌呤醇为2d;饲喂法:0.005%溴敌隆为4d,0.002%~0.005%溴敌隆分别与0.04%和0.06%别嘌呤醇合用均为3d。适口性检测结果:0.005%溴敌隆组、0.002%溴敌隆+0.04%别嘌呤醇组、0.002%溴敌隆+0.06%别嘌呤醇组的摄食系数分别为1、0.92、1.49。结论别嘌呤醇可以改善溴敌隆的灭鼠性能,使首次出现死鼠的时间提前。当别嘌呤醇浓度大于0.06%时,可使摄食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环境复杂,基础设施陈旧的大型饲料厂进行鼠害防治研究;方法:在了解大型饲料厂的环境特点及该环境下鼠类的生态特点的基础上,车间及仓库投放0.005%的溴敌隆毒水,外环境投放0.005%的大隆新鲜甜玉米毒饵进行灭鼠;结果:防制措施实施10d后,鼠密度从75.74%降至3.89%;结论:根据鼠的主要生态习性及其生活环境特点,采用投放抗凝血灭鼠药为主的防制办法,完全可以在即不停产不清库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大型饲料厂的鼠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0.5%溴敌隆小麦毒饵现场毒杀褐家鼠的效果.现场结果表明褐家鼠对0.5%溴敌堡小麦毒饵摄食良好.连续观察4天均有鼠取食,每个饵粪和对照组小麦消耗量平均分别为8.45克和12.08克,天.摄食系数0.70.现场投毒饵2周便可基本控制鼠患,对褐家鼠的灭鼠效果为90.2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溴敌隆在特殊环境大面积灭鼠效果;方法:在现场采取回合式投药法;结果:试验区共捡死鼠91只,其中褐家鼠64只(70.3%),黄胸鼠6只(6.6%),小家鼠18只(22.1%)。灭鼠前鼠密度为:直观法48.1%,查掘开洞数法为89.9%;灭鼠后密度为:直观法和查掘开洞数法均为0;结论:0.005%溴敌隆毒米大面积灭鼠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值得在特殊环境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