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眶壁爆裂性骨折是指眼眶前部遭受钝性暴力,使眼眶内压突然升高,作用力传递到眶壁发生的骨折;眶壁爆裂性骨折又称为冲击性骨折〔1〕。在眼外伤早期,由于眼睑及眶周软组织肿胀,不易发现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提示眶壁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指征,同时,传统X光片...  相似文献   

2.
公翠萍 《吉林医学》2005,26(1):62-62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指外部钝力作用于眼眶引起眶内压力急剧升高所致的一种形态特殊的骨壁骨折,以眼眶完整、眶软组织脱出、眼球转动受限、产生复视和眼球内陷为特征。自1997年1月~2001年6月,我科共收治32例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经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诊断依据和轻重伤评定的关系。方法通过对长垣县公安局2000~2011年256例眼眶骨折案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眼眶骨折15例(5.9%),直接骨折90例(35.2%),损伤侧骨折247例,对侧对冲性眶壁骨折9例,多发性骨折99例。256例医学诊断为眼眶骨折的案例中212例评定为轻伤;19例评定为重伤;20例系陈旧性骨折,5例属于眼眶变异,不予评定伤情。结论法医学鉴定的眼眶骨折与医学诊断的眼眶骨折标准不同,眼眶骨折的伤情评定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眶窦联合手术治疗爆裂性眼眶下壁骨折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巧  成璞  赵侃 《浙江医学》2007,29(11):1169-1170
爆裂性眼眶壁骨折是指外力作用于眼眶最薄弱区域(下壁或内壁)的骨折,常为钝伤所致,可引起复视或眼球内陷[1-2]。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增加,爆裂性眼眶壁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眼眶骨折患者对诊疗外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科近3年来对眼眶下壁骨折的患者采用眶窦联合进路的手术方法行眼眶下壁整复术,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指直径大于眶口的暴力作用于眼眶 ,使眶内压急剧增高 ,通过力学传导使眼眶薄弱部分发生骨折 ,常使眶内软组织通过骨折处嵌入副鼻窦腔内。因眶下壁并非一平面 ,斜向下向外 ,承受压力大 ,最易骨折。眶内壁为菲薄的筛骨板 ,也易发生骨折。本文就 3例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进行探讨 ,报告如下。1 临床病例例 1,女 ,36岁。 1998年 4月 16日因车祸左下肢骨折住院行修复固定治疗。同时因双眼有复视请眼科会诊。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尚佳 ,左下肢骨折已复位作石膏固定。左侧眼睑、鼻梁及面部皮肤青紫水肿。双眼视力正常 ,…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地解决外伤后眼眶壁骨折患者视觉质量及外观状况的问题。方法将20例眼眶壁骨折的一般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 20例服眶壁骨折病例均作CT平扫及冠状位扫描,其中眼眶上下内外侧壁均骨折1例,内下外侧壁骨折6例,内壁下壁骨折10例,上壁外侧壁骨折1例,外璧下壁骨折1例,单纯外壁骨折1例。单纯复视患者2例,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复视及眼眶外形改变。眼球内斜4例,眼球上斜3例,眼球下斜4例,眼球外斜1例,眼球后退8例。眼球运动障碍18例。经手术治疗后20例患者复视均得到改善,除1例严重眶上下内外侧璧骨折外,其余病例外观及眼球运动障碍均得到改善。结论眼眶壁骨折多发生在眼爆震伤后,CT检查对眼眶壁骨折诊断极有价值,因此手术治疗眼眶壁骨折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患者的视觉质量及外观的恢复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当眼眶受到巨大致伤物撞击时,眶内压力突然升高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我科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对3例患者行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眶壁骨折的治疗是临床上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由于眼眶解剖的复杂性,眶壁骨折的治疗往往需要颌面外科、眼科及耳鼻喉科医生共同协作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针对眶壁骨折的部位不同,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自1990年1月以来,我们参考既往文献所报道的手术方法和临  相似文献   

9.
眼眶骨折一般分为爆裂骨折和眼眶的直接骨折.爆裂骨折是指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眼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眼眶壁的薄弱区域受压而发生断裂,但眼眶四周眶缘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例儿童眶壁骨折伴复视临床表现.方法 抽取20例(24只眼)眶壁骨折伴复视患儿,通过眼眶CT观察患儿骨折部位、范围,并判断患儿眼外肌嵌顿情况.结果 20例患儿经CT检查,均为单纯眶壁骨折,18例为内侧壁和下壁骨折,患儿症状是复视,并伴运动障碍等视功能障碍症状.对于正前方及阅读位无明显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中,13例患儿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出院时,其中19例患儿复视现象彻底消失,1例患儿在出院时其眼球活动还不到位,在1个月之后复诊时可见眼球活动基本上到位.结论 儿童眶壁骨折会造成复视、运动障碍等障碍,临床需掌握儿童眶壁骨折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评价CT对眼眶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眼眶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23例,女9例,全部冠状位扫描,15例加扫轴位。结果 眼眶爆裂骨折18例、直接骨折6例、复合型骨折8例。结论 CT特别是冠状位CT扫描能细致地显示眼眶的解剖结构,能精确地显示眼眶壁骨折的间接、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重要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严兰凤  陆守昌 《中国医刊》2004,39(10):39-39
目的研究眼眶区骨折的分型,探讨恢复原有结构及功能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充分暴露骨折部位,确定骨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后,用1.0 mm、1.5mm厚钛合金L形、水平形、丁字形微型夹板及钛钉,以骨力支持点方向做骨折内固定,重建眶壁.结果用上述方法成功重建了19例眼眶区骨折的眶壁、上颌骨、颧骨的受力支持点及解剖结构,功能恢复较理想.结论钛合金微型夹板及钛钉固定眶壁重建术是眼眶区骨折手术重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曾西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39-741,F000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 PR)图像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0例眼眶骨折患者,比较横轴位及多方位M PR图像对眼眶各壁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100例眼眶骨折患者中,横轴位正确诊断骨折91例,可疑骨折6例,阴性3例,结合多方位MPR成像后均显示为骨折。横轴位像显示效果最佳者88例,MPR显示最佳者共91例。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及结合横轴位扫描可显著提高眼眶骨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颧骨骨折可直接波及眶内容、上颌窦、眶下神经、颞肌或咬肌,有时即使轻度移位的颧骨复合体骨折,也可导致明显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眶骨结构复杂,骨质菲薄,骨折后整复难度大,治疗涉及眼科、口腔颌面外科及脑外科等多个学科。2005年4月至2008年2月,作者对所收治的1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伴爆裂性眼眶底壁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冰袋冷敷对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后早期患者疼痛、止血、消肿的应用。方法:将200例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即给予冰袋冷敷。对照组常规口服消炎止痛药卧床休息,观察两组患眼术后消肿止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患眼术后眼睑肿胀程度、疼痛减轻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冰袋冷敷,使患者眼睑肿胀,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维CT在眼科的应用,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球内陷及复视的发生逐渐得到认识,此类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的时机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课题。为了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最佳手术时机,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48例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观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正确评价眼眶壁骨折患者视功能情况、及时发现伴随的眼底病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中的意义.[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以眶壁骨折修复手术为目的收治的154例眼眶壁骨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表现,154例154眼中视网膜震荡为36例,视网膜挫伤为10例,脉络膜破裂为1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为1例,陈旧性色素上皮病变为17例,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2例,正常为87例.眼眶壁骨折住院患者中约30.7%的病例伴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脉络膜损伤,13.0%的病例合并原有眼底疾病.[讨论]对眼眶壁骨折患者术前有必要常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便给予相应的联合治疗和判定视功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眶上壁骨折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5例眶上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眶上区瘢痕、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移位的构成分别为86.7%、66.7%和53.3%;脑脊液漏和视力减失构成分别为26.7%和33.3%。无移位骨折、症状轻的移位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的移位骨折采取经颅或经眶复位骨折片,修复脑膜的手术。结论 眶上区瘢痕、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移位是眶上壁骨折的常见临床表现;骨折片移位的程度和临床表现是眶上壁骨折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彩霞 《吉林医学》2010,31(2):234-235
<正>眶壁骨折是常见的眼眶外伤,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部分患者伴有面颊部感觉异常、眼睑及颜面部外伤畸形,甚至出现眼球的损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20.
眼眶为四边棱锥形骨腔,左右对称,其开口向前外,尖朝向后内。成人眼眶深4~5mm,容积为25~28ml。眼眶由7块骨头组成,即额骨、颧骨、蝶骨、筛骨、腭骨、上颌骨、泪骨。眼眶分上下内外四壁,眶外侧壁呈三角形,底向前,与下中矢状面呈45°,骨质最坚硬,其余三壁较薄[1]。眼眶内壁呈矢状,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蝶骨四块骨从前向后连接,而筛骨纸板构成眶内壁大部分,是眶壁中最薄的部分,厚度仅为0.2~0.4mm,因此成为外伤后骨折最易发生部位。眶下壁下方即为上颌窦,壁厚0.5~1.0mm,骨折发生的几率仅次于眶内壁。本文对33例眶骨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