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帕金森病(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第二大神经变性疾病,它的4大临床主症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在我国大于65岁以上人群中的PD患病率为1.7%,与欧美发达国家持平。PD的神经病理变化已较明确,表现为残存神经元胞浆内路易小体(LB)形成、胶质增生和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丢失,但其发病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凋亡等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但这些机制并非为PD独有,那么它们的特异性何在?它们各自发生的次序和重要性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一氧化氮(NO)和P物质(SP)在慢传输型便秘(ST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SP的兔多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的15例STC患者(男2例,女13例,年龄26岁~68岁)和11例对照组患者乙状结肠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STC患者乙状结肠肌间神经丛NOS免疫反应性明显升高(χ2=1563,P<001),而SP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χ2=1344,P<001);粘膜下神经丛NOS及SP免疫反应性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结论STC结肠神经系统NOS和SP免疫反应性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其结肠传输减慢的神经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当代药物治疗与神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余森病(Pal-kinson disease,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为典型临床特征,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和残存神经元内Lewy小体存在为特征性病理标志。PD是目前唯一有高效对症治疗的慢性神经变性疾病,但症状性治疗似并不能改变潜在的神经变性进程,探寻可能减缓、终止甚至逆转疾病进展的神经保护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D当代药物治疗与神经保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姬  王贵强 《传染病信息》2009,22(4):240-243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PD-1的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L)属于抑制性共刺激分子,能对免疫反应的产生起负调节作用。PD-1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功能缺陷型CD8^+T细胞上高表达,导致功能性CD8^+T细胞的功能受损,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和杀伤能力。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PD-1/PD—L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抑制抗瘤及抗病毒免疫反应,阻断此通路后可以恢复特异性CD8+T细胞的部分功能,因此,PD-1/PD—L通路可能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避和病毒感染疾病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帕金森病(PD)认识的加深,非运动症状已成为PD症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D患者嗅觉下降发生率高,并可用来鉴别PD与非典型性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对PD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研究发现,便秘患者PD发病风险增加5倍,且肠道神经中发现了α?突触核蛋白和Lewy体的沉积;精神症状如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抑郁、焦虑及幻觉妄想等显著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且RBD转化为PD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概率显著增高。非运动症状有可能成为PD早期诊断的突破点,需给予更大关注,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焦雪  黄树宣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12):1123-1129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当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药物延缓疾病进展。PD是遗传、环境和衰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神经炎症是PD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近期研究报道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为核心的神经炎症在PD炎性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是PD的潜在治疗靶点。为此,该文将论述NLRP3炎症小体在PD中的活化方式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并讨论以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PD治疗新方法,为深入认识NLRP3炎症小体在PD中的作用及发掘PD治疗新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羊膜上皮细胞纹状体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入羊膜上皮细胞株FL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Hoechest33342标记后微移植方法将其移入PD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细胞表达BDNF、NT-3状况。结果 羊膜上皮细胞能够表达BDNF、NT-3,植入纹状体内能够存活,并在第2周内明显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结论 羊膜上皮细胞可作为表达神经营养因子治疗PD的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8.
胃电刺激对大鼠十二指肠部分肠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胃电刺激(GES)对胃动力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关于GES后十二指肠肌间丛神经及其递质的变化。目前所知尚少。目的:研究GES对大鼠十二指肠壁内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释放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GES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GES组(n=10)和对照组(n=6)。选用适宦的刺激参数控制GES组胃慢波,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NO能、SP能和VIP能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GES组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神经元划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染色增强。易见ChAT、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节和阳性神经元细胞体;而SP、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和末梢及其染色强度在GES后无明显变化。GES组肌删种经从ChAT、nNOS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P、VI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则与对照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S后大鼠十二指肠壁内Ach、NO释放增多,VIP、SP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占婷婷  乔娴  刘劲松 《胃肠病学》2008,13(11):667-669
背景:以胃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轻瘫有一定疗效,但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后大鼠下丘脑和孤束核中强啡肽(Dyn)能、5-羟色胺(5-HT)能神经活性的变化,明确胃电刺激的神经传导通路。方法: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刺激组予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刺激频率20次/min,刺激能量300μs×2mA,刺激时间30min;对照组仅予假性刺激。刺激结束后30min取脑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下丘脑和孤束核中的Dyn、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结果:刺激组下丘脑和孤束核中Dy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两组下丘脑和孤束核中均未见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论:大鼠下丘脑、孤束核中的Dyn能神经可能参与了高频短波胃电刺激中枢神经通路的调控,5-HT能神经则不参与此通路。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多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炎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其已成为PD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PD与MAPK亚家族[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PD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缺Zn组(7月龄)、老龄组(28月龄)和对照组(7月龄),每组各8只。采用免疫组化ABC结合图象分析,观察海马胆囊收缩素(CCK)神经数目及其免疫反应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缺Zn大鼠与老龄大鼠海马CCK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免疫反应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提示衰老过程中海马CCK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CCK免疫反应强度降低;衰老过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特征的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变性坏死,部分细胞胞浆内出现路易包涵体(Lewy body)。P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氧化应激、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凋亡等多种机制有关。自1978年Abramsky提出免疫异常可能与PD发病有关以来,免疫炎症反应与PD中枢神经元变性及黑质.纹状体损伤的关系已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是介导细胞相互作用的免疫细胞激活素,是对细胞和体液免疫都很重要的一族糖蛋白分子,可能影响PD的发病及病程进展。本文就IL-1、2、4、6、10与P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其病变部位局限,受累神经元相对单一,因此,PD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基因治疗的神经疾病之一。为了较系统了解PD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我们以“Parkinson's disease AND gene therapy”为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X线计算机体层横断扫描(CT)、磁共振(MRI)等新技术的应用给神经影像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些结构显像的手段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例如,CT可以清晰地显示基底节脑梗塞、基底节钙化、硬膜下血肿等某些继发性PD的病因。MRI则更胜一筹,可显示多系统萎缩(桥脑十字征)、Hallervorden—Spatz病(基底节虎眼征)等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些特征性改变。然而,占绝大多数的原发性PD患者只存在基底节区功能障碍。其结构并没有明鼎异常。因而CT、MRI等结构显像方法对原发性PD的诊断价值不大。随着功能显像(SPECT、PET)手段的进步和推广。它们对于PD的机制探讨(如异动症的发生机制、DBS疗效机制等)、诊断(包括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客观随访疾病严重度、客观评估新疗法的疗效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缺Zn组(7月龄)、老龄组(28月龄)和对照组(7月龄),每组各8只。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海马胆囊收缩素(CCK)神经数目及其免疫反应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缺Zn大鼠与老龄大鼠海马CCK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免疫反应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提示衰老过程中海马CCK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CCK免疫反应强度降低;衰老过程中机体Zn水平的降低是触发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认为P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氧化(硝化)应激、异常折叠蛋白质的聚集沉积及泛素.蛋白酶体功能异常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肌酸和辅酶QlO(CoQl0)作为线粒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剂对神经系统变性病具有保护作用,有望成为新的神经保护剂用于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DA含量明显减少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减少及平衡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报告了第1例PD。如今,PD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位居第二的神经变性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尽管PD也可见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多发于成年特别是老年人,其中4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大约为0.1%~0.2%,而65岁以上的老人更高,其患病率达1%。随着人口老龄化,PD的发病率必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KB)对体外分化的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20mg/L、40mg/L、60mg/L)GKB的分化培养基培养NSC,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细胞突起的数量和长度,在第7天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表达。结果:(1)24h和3d时各GKB组NSC神经突起长度和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40mg/L和60mg/LGKB组NSC神经突起数量和平均长度较20mg/LGKB组显著增加(P〈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2)各GKB组和对照组3d时NSC神经突起长度比24h时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3d时NSC神经突起数量与24h时无显著差异,而相同GKB组间NSC平均神经突起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3)各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382、1.578和1.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34,P〈0.01);40mg/L和60mg/L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显著高于20mg/LGKB组(P〈0.01),但40mg/LGKB组与60mg/LGKB组无显著差异。结论:GKB能够促进体外分化的NSC神经突起生长,表现为神经突起数量和长度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OCS2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合用粉防己碱对帕金森病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分析机制。方法应用定向注射6一羟基多巴胺的方法制作PD大鼠模型,将模型分五组给予不同药物50天,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前后观察大鼠的旋转行为,给药结束后测定黑质谷胱甘肽、纹状体丙二醛、活性氧水平。结果(1)GSH合用粉防己碱能显著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2)GSH合用粉防己碱能减轻PD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3)GSH合用粉防己碱能显著减轻左旋多巴的副作用。结论粉防己碱能增加GSH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英国脑库PD诊断标准,从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来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入选,一共收集PD组161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73例,年龄(64.36±11.06)岁,病程范围:0.5~22(6.3±5.4)年。比较PD组和正常对照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L-dopa治疗时间、剂量,运动并发症、焦虑、抑郁和痴呆发生率的相关性,并对P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还对PD组(161例)和正常对照组(240例)MTHFR基因和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PD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17.65±9.36)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12±3.20)μmol/L(P<0.001)。纳入分析的6个因素(包括性别、年龄、L-dopa治疗时间、剂量、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单因素分析发现,L-dopa治疗对影响HHcy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致PD患者HHcy的原因分析结果以正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为主,>84%,间接提示HHcy可能与Hcy代谢途径中的相关酶的基因突变有关。本研究PD组与正常对照组COMT和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PD组按Hcy水平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C67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HHcy患者(>15μmol/L)和Hcy正常患者(<15μmol/L)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161例PD患者中有77例伴有HHcy,剔除未治疗组22例外,余55例中有运动波动症者35例(63.6%),有异动症者3例(5.5%),有焦虑和抑郁30例(54.5%),有痴呆者12例(21.8%)。结论 L-dopa治疗的PD患者容易产生HHcy,HHcy可以使L-dopa治疗后运动并发症、焦虑、抑郁和痴呆的发生率增加或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