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药物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0例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强化期第 1月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左氧氟沙星(0.2%,60~120mL)病灶灌注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强化期第 1、2月经纤支镜常规浓度剂量左氧氟沙星 (0.1%,10~20mL)病灶灌注加化疗。结果 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 96.7% (2930),病灶显著吸收率 83.3% (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 (2230)和 53.3% (1630) (P均<0.05)。痰菌阴转平均时间治疗组 32.5d,比对照组 56.5d明显缩短 (P<0.01)。结论 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局部灌注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优于常规灌注,且疗程短、费用低、无并发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多药空洞肺结核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 36例临床培养的耐药菌株作耐药结核菌抑制试验、临床对照观察的方法。 1 80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 3DLOZA/1 8DLOZ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 86例配合抗结核药物凝胶介入治疗并完成疗程。结果 提高抗结核药物浓度,可有效控制耐药结核菌生长,而所需浓度远远低于药物凝胶的含药浓度。临床观察治疗组比对照组痰菌阴转率高 (88.4%),痰菌阴转速度也快,空洞闭合率高 (43.0%),空洞闭合速度快,疗效较好。单发空洞、干酪空洞的疗效比多发空洞、纤维空洞的疗效较好。未发现与介入药物凝胶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经纤支镜引导灌注抗结核药物凝胶,是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其有净化空洞,促使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作用。并且有安全无创,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结核空洞局部灌注含药凝胶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multiple-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药敏实验,影像学诊断确诊的204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其中108例经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患者归入凝胶组,其余96例未用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的患者归入一般治疗的对照组。凝胶组应用纤支镜局部结核空洞灌注含药凝胶(每20ml凝胶内含帕司烟肼600mg、链霉素1000mg、吡嗪酰胺500 mg、左旋氧氟沙星400 mg)治疗和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6、12和18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凝胶组治疗后6、12和18个月痰菌阴转率为51.9%、79.6%和88.9%,显著高于对照组;凝胶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为52.8%、81.5%和90.7%,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为50.9%、79.6%和89.8%,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支镜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可以提高耐多药空洞肺结核,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局部给药配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纤支镜导至病灶区或相应的段支气管 ,清除病灶分泌物后 ,再注入4%碳酸氢钠、丁胺卡那霉素(A)、氧氟沙星(O)、异烟肼(H)注射液 ,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44例 ,与单纯全身化疗3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纤支镜给药治疗组满9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3.2% ,病灶有效率90.9% ,空洞闭合率40.5%。均显著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的60.0% ,56.7%及16.1% (P<0.01,P<0.05)。结论 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 ,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而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 48例和对照组 4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疗程为 21月。结果 共有 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 46例,痰菌阴转率 87%;对照组 47例,痰菌阴转率 59.6%;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结核空洞局部灌注含药凝胶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multiple-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药敏实验,影像学诊断确诊的204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其中108例经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患者归入凝胶组,其余96例未用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的患者归入一般治疗的对照组。凝胶组应用纤支镜局部结核空洞灌注含药凝胶(每20ml凝胶内含帕司烟肼600mg、链霉素1000mg、吡嗪酰胺500 mg、左旋氧氟沙星400 mg)治疗和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6、12和18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凝胶组治疗后6、12和18个月痰菌阴转率为51.9%、79.6%和88.9%,显著高于对照组;凝胶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为52.8%、81.5%和90.7%,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为50.9%、79.6%和89.8%,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支镜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可以提高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纤支镜检查、痰找抗酸杆菌以及临床明确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两组疗效,以及镜下不同类型有效率比较。结果 治疗 2个月后纤支镜组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痰菌阴转率以及纤支镜下改变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及显著性差异 (P<0.01,P<0.05),治疗 6月后痰菌阴转率及纤支镜下改变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镜下分型以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纤支镜组优于单纯化疗组,支气管炎型和瘢痕狭窄型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可采取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该治疗方法不仅能迅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而且能促进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26例涂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疗效。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0.0%,对照组65.2%;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痰阴转率61.5%,对照组16.7%。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他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司帕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 (MDR-PTB)的疗效。方法 104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氧氟沙星作为对照。治疗组52例采用3SHRZE+SPLX/9HRE+SPL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3SHRZE+OFLX9HRE+OFLX方案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9.2% (P<0.05);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痰菌阴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司帕沙星是目前氟喹诺酮类中治疗MDR-PTB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及奈替米星为主,联合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化疗方案,疗程为12月。结果 全部10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52例,痰菌阴转率86.5%;对照组50例,痰菌阴转率5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3DNZTHV/9DTHV方案,药物不良反应低,近期治疗效果满意,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试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33例)和单纯化疗组(33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肺穿刺注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单纯化疗组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介入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0%)、病灶吸收率(73.3%)、空洞闭合率(5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1.9%、41.9%和19.4% (P<0.05)。2组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者经1~2年随访,各有1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8%和6.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有提高,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长疗程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43例。均采用吡嗪酰胺(PZA)+盐酸乙胺丁醇(EMB)+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左氧氟沙星(LVFX)+丙硫异烟胺(PTH)化疗24个月,对照组加用阿米卡星6个月,观察组则采用超长疗程阿米卡星治疗12个月,共治疗24个月,观察治疗不同时间两组病灶吸收情况,统计痰菌阴转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①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月、18个月,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8.29%、73.17%,均高于对照组(P <0.05);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3.17%、78.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52.50%(P <0.05);且其有效率分别为87.80%、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70.00%,但仅治疗12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治疗期间耳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其肾毒性、肝毒性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长疗程阿米卡星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改善疗效,虽长程用药患者耳毒性、肾毒性发生率高,但大部分均可逆。  相似文献   

13.
耐多药肺结核133例外科治疗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肺切除术治疗的13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全肺切除(45例)、肺叶切除(73例,包括支气管袖式成型5例)、胸膜全肺切除(1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术前均进行6个月以上的抗结核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8个月.结果 133例中围手术期死于呼吸衰竭的2例,内出血1例,死亡3例(2.3%);并发症发生率为17.3%(23/133),其中支气管残端瘘9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平均52个月,用药时间为6~18个月,痰MTB阴转率为90.2%(101/112).结论 对持续痰MTB阳性,且病灶局限或痰MTB转阴、病灶局限,继续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病变无好转或加重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肺切除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应用吻合器缝合残端可明显降低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莫西沙星治疗中青年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中青年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效果,并评价两药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06例中青年MDR-P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n=53)给予莫西沙星,B组(n=53)给予左氧氟沙星,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空洞关闭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辅助治疗中青年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核结核清抗结核的疗效并寻求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合理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3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含结核清(DPC)组及含对氨基水杨酸钠(P)组。结果 两组方案满疗程后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93%。X线胸片吸收好转率均为86%。随访二年复发率分别为5%、8%。以上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P费用比DPC高数倍且含DPC组胃肠道反应及静脉炎发生率远低于含P组(P<0.05)。结论 DPC、P分别配合K、O、TH、Z组成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方案安全有效,适用于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含DPC组的2 KOTHZ DPC/6-10 OTHZ DPC方案口服给药、费用较含P组低、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5例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经纤支镜空洞内灌注含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全身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在痰结核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支气管黏膜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耐多药肺结核耐药基因的突变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8例病人痰标本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五种耐药基因和传统的药敏试验,并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耐多药肺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率分别是耐异烟肼的katG基因突变率为70.4%,耐利福平的rpoB基因突变率72.2%,耐链霉素的rpsL基因突变率71.9%,耐吡嗪酰胺的pncA基因突变率53.4%,耐乙胺丁醇的embB基因突变率31.7%,其中高浓度耐药菌的基因突变率远高于低浓度的突变率。根据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治疗,应用以KAO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配合患者过去未曾用过的1~2种抗结核药物,经过平均1.4年的治疗,108例耐多药病人74.1%的病人痰菌阴转,且67.5%的病人痰结核杆菌培养阴转,83.3%的病人病灶吸收好转,65.3%的空洞闭合,取得了临床上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尚需进行更多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螺旋藻加转移因子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螺旋藻加转移因子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方法 将 192例涂阳复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00例)和对照组 (92例)。 2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螺旋藻胶囊 3粒口服,3次/d;转移因子 3mg,皮下注射,2次 /周。结果 9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 92%,对照组73.9%(P<0.01);X线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和空洞闭合率治疗组分别为 88%和 76%,对照组分别为 73.9%和 5 9.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6%和 26%,P<0.01)。结论 两药联合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有效,并可降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