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4月42例(45眼)慢性泪囊炎病人均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治愈39眼,好转4眼,无效2眼,有效率达95.0%.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美观无瘢痕及治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1991年11月-2006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144例(155眼)。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44例患者(155眼)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为87.7%(136/155),显效率4.5%(7/155),有效率1.9%(3/155),无效5.8%(9/155),总有效率94.2%(146/155)。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有关解剖、牢记手术操作要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对鼻-鼻窦疾病的治疗及术后随访处理是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38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40例。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0%,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1.6%和7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但病人的满意率高,这种手术可能成为替代传统鼻外泪囊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面部切口的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53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22例(26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4例(27眼)。结果 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1眼,无效0眼,治愈率96.2%,有效率10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2眼,无效0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采用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接近,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疗效确切,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杂性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杂性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14眼)复杂性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鼻腔应用局部激素及泪道冲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11眼,好转1眼,无效2眼;治愈率为78.6%,好转率为7.1%,无效率为14.3%,总有效率85.7%,无1例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复杂性慢性泪囊炎较传统鼻外进路鼻腔泪囊吻合术视野清晰,可同时处理鼻内病变且损伤小,操作更精细,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合并鼻腔鼻窦疾病时,传统方法需分次手术。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多有报道[1-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于1921年由Mosher首次开展,之后方法不断改进发展,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方法 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16例,男37例,女79例.结果 失败10例,失败率8.6%;其中创伤过大2例,适应证错误7例,术后未按时复查1例.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要正确选择适应证,尽可能减少副损伤,基层医院开展此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的眼附属器管疾病,随着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鼻外进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逐渐被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所取代,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鼻腔吻合口粘连,造成术后症状改善不理想,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我科收集整理期间运用鼻内镜下泪囊  相似文献   

9.
慢性泪囊炎经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常需再次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2例(26侧)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由鼻内径路鼻内镜下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13例(14眼),术中做好骨窗后将泪囊壁向后翻转,剪除翻转的鼻腔黏膜约3.0mm后与泪囊黏膜对合一针。结果治愈12眼,好转1眼,无效1眼,有效率92.8%(13/14)。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微波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泪囊炎以往由眼科医师经外鼻径路手术治疗,目的是在泪囊和鼻腔之间形成一个新的通道,解决了泪道阻塞。近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鼻眼相关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鼻内镜下微波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30眼),术后在鼻内镜下行常规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换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治愈率93.33%,总有效率100% 。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性小、治愈率高、不影响美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2010-01-2013-08期间对13例(1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影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2眼,好转2眼,无效0眼;有效率为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导航系统辅助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对于术中定位泪囊以及把握手术进程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下修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鼻内镜下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体会。方法收集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13例,应用鼻内镜手术再次修复处理,术后随访12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1眼,好转2眼,有效率100%。结论应用鼻内镜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有简便、快捷、微创及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6年3月~2002年8月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共81例,自2000年7月~2002年8月起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共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两组慢性病人共12l例141眼,双眼20例40眼,单眼  相似文献   

16.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方法, 其成功率报道不一, 多数认为70.0%[1]~90.2%[2], 部分患者始终受着慢性泪囊炎的困扰.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我科收治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患者21例、 26眼,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后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无效的原因。方法 对38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术后泪道通畅程度, 分析手术无效原因。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随诊 6个月,治愈36例、36眼占94.7% , 无效2例、2眼占5.3%。无效者1例为鼻息肉患者术后息肉复发,造口处反复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多次局部处理,终至闭锁,患者拒绝再次手术;1例为颌面部复合型骨折致慢性泪囊炎,术后溢泪,但无再溢脓。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方法简便、出血少、无面部瘢痕、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慢性泪囊炎可以在直视下鼻腔内行泪囊手术.我院于1998年7月以来在鼻内镜下经鼻腔泪囊切开治疗16例(1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同时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9年3月~2020年12月32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我们同期行鼻腔鼻窦手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观察及泪道冲洗.结果 32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鼻中隔偏曲1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  相似文献   

20.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眼科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流泪、溢脓或局部肿痛,反复发作,延年不愈.既往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面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切除术,手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作者近几年来开展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共19例)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