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3D-CRT的目的是使放射治疗的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以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然而,对于形状特殊的肿瘤,传统的3D-CRT无法实现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diation therapy,3DCRT)可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我院放疗计划系统通过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一体化联接网络直接获取和利用患者治疗部位中完整的CT影像的数据,使放射治疗计划准确并得到验证模拟定位,我们体会到要在三维空间中直接进行计划设计,修正计划,准确CT影像定位引导是关键,为医生在放射治疗中更为精确设计方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体定向放疗是目前治疗小细胞肺癌或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放射治疗手段,其特点是针对肿瘤区实行非共面多弧度等中心旋转,该技术使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立体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而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垂直下降,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fonalC0nfolmalRadi——儿既W)是近年来国际放射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它的特点是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三维形状的适合较常规治疗大有提高,由此使靶区剂量分布得到改善并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受照射范围缩小,使放射5!起的并发症减少。笔者曾在德国汉堡圣约翰医院进修,比较全面地接触了德国适形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将这一新技术简单介绍如下。1适形放疗的目的适形放疗的目的是将放射线的剂量尽量控制在靶区,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受量及提高放射治疗的增益比。当肿瘤致死量与正常组织耐受量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时…  相似文献   

5.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逸民 《中国肿瘤》2000,9(6):267-268
(上接第5期第229页)4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 放射治疗全过程包括病变(靶区)和重要器官及组织的空间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治疗方案的模拟及治疗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适形放疗(3D CRT),能够使高剂量分布的形状与靶区(病变)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一致,同时避免了对周围重要器官的照射,它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 (High precision thera-py)。因此,适形放射治疗的实施,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①靶区(病变)及周围重要器官的三维空间定位。20世纪70年代CT的出现给放射治疗的肿瘤定位提供了一种较…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CRT)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45例,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疗。结果 肿瘤靶区放疗剂量提高了10 % ~ 20 %。放疗毒副反应仅在Ⅰ,Ⅱ级内,显效率(CR+PR)达90 %以上。该放疗技术与实践证明,放射靶区与肿瘤形状一致或相近,靶区接受的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于金明  李宝生 《抗癌》2005,(3):43-4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3D-CRT的目的是使放射治疗的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以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每次治疗时的靶区位置和形状都会存在差异,为了避免造成靶区漏照或正常组织受到过多照射,精确放疗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是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基础上出现的新型放疗技术,它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治疗实施通过患者图像、剂量等反馈信息对原治疗计划重新优化和调整,这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使放射治疗更加精确化、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每次治疗时的靶区位置和形状都会存在差异,为了避免造成靶区漏照或正常组织受到过多照射,精确放疗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是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基础上出现的新型放疗技术,它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治疗实施通过患者图像、剂量等反馈信息对原治疗计划重新优化和调整,这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使放射治疗更加精确化、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蒋俊  权循凤 《癌症进展》2013,11(1):44-47
正0引言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据统计,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来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被誉为放射肿瘤学史上一次变革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 therapy,IMRT)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IMRT较普通放疗有明显剂量学的优势,不仅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  相似文献   

11.
体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技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3DCRT的根本措施。本文通过我院2000年5月一2005年5月用3DCRT治疗的192例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目的是探讨在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3DCRT的定位和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王笑良  李建成 《中国肿瘤》2010,19(2):121-124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与束流调强放疗正日益受到肿瘤治疗临床与放射物理界的关注。文章综合国内外食管癌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并对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射治疗各自的优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调强放疗中剂量率改变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  邬蒙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5):529-531,537
近年随着放疗技术及影像设备不断发展,上世纪初开始的二维放射治疗方法现逐步被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所取代,而解剖影像指导的四维放射治疗及生物功能影像指导的五维放射治疗也已开始投入临床使用。这些先进放疗设备的使用,无疑提高了靶区的精确定位,优化了靶区物理剂量的分布,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平均照射量。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发展及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由传统的二维放疗转向三维放疗,调强放疗是21世纪放射治疗的主流,在鼻咽癌治疗中有着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无可比拟的优势。调强放疗不仅提高了肿瘤靶区剂量,使剂量分布更均匀,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受量。而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局部复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已由常规放疗发展成为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大大改善了肿瘤靶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剂量关系,且定位准确.我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25例,以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放射治疗中的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三维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凭借其靶区高剂量区的三维适形的优势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一线治疗方式。尤其是针对宫颈癌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副反应、直肠膀胱损伤、以及照射靶区精度的影响,调强放疗相较于传统放疗模式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占肺癌的75 %~ 80 % ,总 5年生存率约 13% ,每年非小细胞肺癌致死率超过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的总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但 2 / 3以上为中晚期患者 ,不适合手术。放射治疗是并发症最少也是最有疗效的非外科治疗方法。但多年来 ,放射治疗疗效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原因为局部失控。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是一种提高治疗增益的物理措施 ,它能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 (靶区 )的形状一致 ,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目前普遍认为适形放疗有望提高 NSCL C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患者30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给手术带来困难和限制,而鼻咽癌对放射线较为敏感,故放射治疗成为鼻咽癌(NPC)首选治疗方法,并具有很好的效果。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做到放射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与病变的形状一致,病变部位得到最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可以降至最低,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放疔并发症。我院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3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调强放疗(IMRT)它能够优化配置射野内各射束的权重,使各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计划靶区(PTV)内的剂量分布更均匀。如果需要,在PTV边缘可以同时形成非常陡的剂量梯度。这意味着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受高剂量的辐射的体积将显著减少,从而可以较大幅度的增加肿瘤剂量或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自2003年开展调强放射治疗以来,已收治了145例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和摆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给手术带来困难和限制,而鼻咽癌对放射线较为敏感,故放射治疗成为鼻咽癌(NPC)首选治疗方法,并具有很好的效果[1]。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做到放射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与病变的形状一致,病变部位得到最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可以降至最低,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放疗并发症。我院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3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2月12日~2003年7月25日共收治经鼻咽活检病理确诊鼻咽癌患者69例,在30例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