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26例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11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6.8%,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高,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开闭口位MRI图像,显示关节盘的形态和位置,结合临床检查对颞下颌关节病进行分类诊断。结果 8例患者中有关节盘移位者5例,诊断可复性关节盘移位3例,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2例,咀嚼肌紊乱病2例。结论 MRI技术可清晰显示关节盘的形态和位置,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引起咀嚼肌群平衡失调等一系列改变。采用微波并中频电和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 )是一组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 M J)和咀嚼肌系统相关的疾病总称,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雌激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存在某种联系。已有研究证实颞下颌关节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呈不均质分布,发挥不同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出现包括髁突软骨变薄、剥脱使髁突骨质暴露导致骨关节炎,关节盘移位、穿孔,检测其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明显偏高[1]。雌激素是否参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寻原因,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就雌激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牙合创伤症的调磨的疗效。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理疗)30例和观察者(牙合创伤症的调磨加局部理疗)3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患者满意率及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下颌关节运动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却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变的实质是退行性变。而退行性关节病与组织所受的负荷异常密切相关。颞下颌关节是负重关节,其负重主要来自于咬合功能相关咀嚼肌的收缩。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改建异常的结果。牙合创伤症造成渐进性咬合关系紊乱,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正确的调磨,恢复或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常见病,发病率在23.5%~80%之间,而有效正确的诊断一直未得到解决。1944年 Norgaard 首先报告颞下颌关节造影技术,自此约40年间,国内仅有个别单位少数作者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我们进行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上腔造影的诊断研究,探讨关节上腔造影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璞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96-9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口腔颌面疾病中其发病率约占第四位,在人群中发病率为28%~88%[1]。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周围肌肉疼痛,下颌关节运动异常,关节运动时伴有杂音和弹响。本文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4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传统疗法效果不佳,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银质针肌肉导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经1~1.5年以上观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仲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4-131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行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颞下颌关节紊乱与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特点,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急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56例、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5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量表使用包括模糊数字评分方法、McGill疼痛调查量表。结果模糊视觉评分方法:静息状态下急性与慢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功能状态下,急性组患者的疼痛感高于慢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ill量表显示,两组患者均出现有胀痛、持续固定痛,在刺痛、牵扯痛等评价方面有一定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与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均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对生活工作等有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疼痛描述词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又叫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应用的名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多发生在2050岁的青壮年,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症状。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二者皆累及,但又不是指那些具有上述症状但病因清楚的疾病。TMD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笔者自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寻找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 ,多组比较实验 ,对其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配合超短波组愈显率为 96 % ,其它两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 80 %、75 %。针刺配合超短波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8例,采用关节上腔注射方法,注入透明质酸钠,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明显改善,仅有2例效果不理想,有效率95%。结论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30例,给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和下颌关节整复手法治疗,一周2次,共治疗12次。结果临床治愈18例(60.0%),显效5例(16.7%),好转3例(10.0%),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结论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耳朵和下巴之间突出部分)功能紊乱是由于外伤、劳损以及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组织之间的功能失常,常发生于一侧,也可累及两侧。患者常出现单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处慢性疼痛,疼痛可向耳后放射,张口活动受限,并出现局部牵拉性疼痛,颞下颌关节运动时常出现关节脆响,而且常因嚼硬物、打呵欠、受寒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选择TMD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颌运动分、肌肉压诊分、肌肉触压痛指数、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可明显缓解TMD的各种症状,尤其是在改善下颌运动和缓解肌肉疼痛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毅  黄伶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4):463-463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泼尼松龙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8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泼尼松龙,其中4 9例患者注射期间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疗效男性优于女性(P <0 . 0 5 ) ;4 0岁以上患者优于4 0岁以下患者(P <0 .0 1) ;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时效果更显著(P <0 . 0 1)。结论 泼尼松龙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各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推拿结合TDP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颌关节是颌面部唯一活动关节,是由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构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主要病因是暴力打击、好吃硬性食物、关节发育不对称、受冷、长时间张口、习惯性单侧咀嚼等引起。对本病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院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不同诊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选择初次就诊的46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计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同诊断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并应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Ⅰ、Ⅱ、Ⅲ类诊断OHIP-14中文版总分分别为(55.25±8.13)、(34.48±10.71)及(43.54±9.27),各类诊断OHIP-14中文版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疼痛相关的诊断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总称,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微波配合碘离子导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0例,并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