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压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使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溃烂坏死.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延缓康复、增加经济负担,也给护士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ICU患者多为昏迷卧床患者,加上部分患者镇静剂的使用,患者的自主活动和感知能力下降;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影响了局部组织的灌注;辅助和检测生命体征的仪器设备广泛使用,患者身上多种管道的留置,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同时对局部皮肤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这些因素均使ICU压疮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是普通病房的2~3倍[1].压疮重在预防,掌握ICU压疮的发病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压疮的发病率降低20%~30%[2].现对我院预防182例ICU患者的压疮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宜翻身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包括政策保障、全面评估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在职培训等。通过采取上述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ICU不宜翻身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霞  李云霞  邵艳  曾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86-3787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或避免昏迷患者住院压疮发生率.方法:对168例昏迷患者运用压疮高危患者评估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分值在11~16分,无因护理问题而发生压疮,18例患者分值评估为8~10分,发生1期压疮2例,2期压疮1例,经过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对昏迷患者采取"压疮高危患者评估表"进行压疮预防,可提高护士对压疮发生的风险预测能力,有效降低住院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作用及效果。方法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家属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渗入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于预防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荣招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22-2124
目的:比较2种评估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预测能力。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6例神经外科患者分别进行Braden评估表和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评分。结果:Braden评估表有较理想预测效果,敏感性为83.02%、特异性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1.11%、阴性预测值为95.19%。Waterlow评估表有较理想的诊断价值,敏感性为90.57%、特异性为72.33%、阳性预测值为45.71%、阴性预测值为90.85%。结论:Braden评估表能较好地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发生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莉  韩婷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79-2680
目的:探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心血管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预防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28例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压疮预报评估表进行评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28例患者仅有1例压疮发生.结论:及时采用压疮预报评估表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评估,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疮联络员在普外ICU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作用。方法:在护理部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的基础上,成立普外ICU压疮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压疮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及质控病区护士正确使用Waterlow《压疮风险护理单》及压疮Ⅰ~Ⅲ期的处理,并评价压疮治疗效果,同时对病区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结果:能降低本病区的压疮发生率。结论: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后,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1~3月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0.05)。结论应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使手术室护士能正确、客观评价患者各方面情况,正确的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提高手术压疮风险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罗氏评估表在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1516例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访视、术中经验性预防、术后常规回访;试验组1516例患者采用门罗氏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前访视、术中实施及术后访视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结构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术后72 h后对患者压疮发生率、病房护士及患者出院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压疮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压疮发生对照组明显多于试验组;手术科室护士的满意度试验组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患者满意度试验组为95.0%,对照组为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罗氏评估表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4h的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提升了病房护士满意度,更有助于护理的交接和持续性的压疮预防护理,做到了提前预防,降低了压疮的风险,为患者减轻痛苦,节约经济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产后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7月收治的4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按照平时的经验性评估进行压力性损伤评估)和试验组(采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产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出院前试验组患者Waterlow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30.0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39±8.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8.94±1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产后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根据量表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产后压疮产生。作为评估的工具统一了评估标准,提高了护理评估的精准性和快速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压疮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方法我院于2012年通过伤口小组的成立实施压疮的监控和防治,建立了压疮监控组织构架、高危皮肤及压疮上报制度、压疮会诊、皮肤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应用等举措。结果 2012年院内压疮上报率明显增加,Bra-den评分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3%,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95.6%。结论压疮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临床提供了压疮管理、预防、治疗和护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管道护理组和伤口造口组,糖尿病管理组合作,对ICU鼻胃管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进行会诊分析,制订护理措施,降低ICU鼻胃管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ICU提请院管道护理组和伤口造口组,糖尿病管理组联合会诊,对胃管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规范高危压疮上报流程,设高危压疮患者管理档案,使用新型的防压工具及材料等,并且评价效果。结果: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专科护理组会诊前的7.2%,降低到活动后的1%,Breden评分执行率达100%。结论:通过专科小组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制订护理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充分重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风险,全方位做好压疮风险因素的评估,正确选择使用皮肤减压敷料,提高鼻胃管相关性压疮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皮英  沈文丽  王练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338-334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压疮电子表格(简称压疮表)填写现状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7个ICU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填写的共6 295份压疮表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在6 295份压疮表中,不合格压疮表共计1 503份,不合格率为23.88%,其中表1压疮危险度评估表填写不合格832份,不合格率为31.24%;表2压疮高危患者护理记录表填写不合格359份,不合格率为13.48%;表3压疮治疗护理转归记录填写不合格312份,不合格率为32.20%。结论通过加强对护士压疮表填写的管理质控、培训学习、检查考核、明确奖惩,增加设备和人力,加强沟通,成立品管圈,落实规章制度,提高了护士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强化了护士法制观念,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护理部通过下发压疮风险评分量表在高危压疮和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运用,指导临床护士及时评估压疮愈合的可能性及降低高危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将Norton评分量表和Braden评分量表同时应用于特定患者的评估用以预测压疮发生的风险和压疮患者愈合的预见。结果提高了对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预见性,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的通过评估,评价其愈合的关键条件和愈合的可能性。结论使用压疮风险评分用于临床护理中,可以指导护士对压疮护理工作有重点的进行,从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愈合预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危重症卧床高危压疮发生患者89例采取预先评估与实施针对性护理,探讨压疮预防的有效措施。方法入院初用Braden评分表评估高危压疮发生病人,运用科学的减压措施、正确管理摩擦力和剪切力、正确管理潮湿和调节营养等方法。结果89例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零。结论神经内科高危压疮发生患者,与压力、剪切力、潮湿、营养不良有关;早期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住院患者高危压疮的发生率。将护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赵雪梅 《北方药学》2013,(12):89-90
目的:探讨ICU重症监护病房应用防压疮气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防压疮气垫护理,对照组未采用防压疮气垫防护措施,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压疮气垫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是ICU防治高危压疮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压疮高危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 50例高危疮脑卒中患者内对照组,7例高危疮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即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对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与筛查,制订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分层次动态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6%(P<0.05),压疮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压疮高危人群实施风险管理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表和安全标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高危风险患者实施风险评估表和安全标识前后跌倒、压疮、管路滑脱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跌倒、压疮、管路滑脱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通过实施风险评估表和安全标识,预防了患者跌倒、压疮、管路滑脱的发生,提高了护士护理评估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压疮预警上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75-1876
目的 探讨利用压疮预警上报制度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方法 制定压疮预警上报表,临床应用该表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逐级上报护理部,进行会诊,提出护理措施,并进行追踪指导.结果 压疮预警上报有力预防和控制了压疮的发生,实行同院内压疮发生率下降20.2%(P<0.05).结论 通过压疮预警上报和实施安全可行的护理措施,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流程,提高了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能力和对其的护理能力,达到了预防和控制压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压疮预防护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我院300例运用Norton’s评分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有效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结果:运用Norton’s评分量表从对压疮发生的预测进行重点预防,及时、快速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与管理能有效预防院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