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疗法治疗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胃炎汤治疗,疗程20 d;对照组采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2个月)治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7.6%、92.9%;对照组分别为26.8%、7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江伟  唐沙玲 《陕西中医》2008,29(1):31-3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疏肝理气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采用口服中药自拟补胃消痛化瘀汤(党参、茯苓、白芍、川芎、半夏等)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西药法莫替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60.78%和94.11%;对照组12.90%和77.42%。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运用自拟补胃消痛化瘀汤加减冶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ylori感染相关的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胃炎汤口服,每日2次,疗程20 d。对照组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病理变化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3%)与对照组(76%)相近;H.pylori根除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胃炎汤治疗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关战立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49-2349
目的:自拟复方胃灵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口服中药自拟复方胃灵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药胃铋治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60%和96.0%;对照组16.7%和70%。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自拟复方胃灵汤加减冶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清胃汤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坐珠达西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6.7%,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实验组均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率达8.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群 《中医药导报》2008,14(5):44-45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以柴胡陷胸汤加味口服,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在主要症状的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孙长虎  张心海 《河南中医》2012,32(10):1349-135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S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配合抗HP疗法的西药治疗,对照组38例,使用吗丁啉、胃复安、雷尼替丁、胶体果胶铋等西药予以对症治疗.两组均6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HP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汤联合三联疗法用于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疗法(兰索拉唑,30m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克拉霉素0.5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缓解时间,Hp感染情况和胃镜检查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2%、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嗳气泛酸、胃中嘈杂、饮食减少症状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82.9%,对照组Hp根除率为4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自组方剂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胶囊口服进行治疗;两组7天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温胃祛瘀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健脾温胃祛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和猴头菌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3.81%,两组比较,P<0.05。结论:健脾温胃祛瘀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8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160例单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春 《陕西中医》2008,29(1):26-27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用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50例用黄连素及硫糖铝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7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针对性强,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铝碳酸镁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铝碳酸镁。  相似文献   

15.
熊云  张旖晴  刘涛 《中医药通报》2015,(3):50-52, 63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以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硫糖铝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胃镜总有效率均无差异(P>0.05)。但对临床症状有效的患者中,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为90%,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镜痊愈率+显效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与常规西药治疗相当,但在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中,治疗组痊愈+显效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并且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和胃方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1次/d;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3次/d;铝碳酸镁片500mg,3次/d。治疗组给予中药和胃方汤剂,2次/d;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1次/d。所有患者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做电子胃镜检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和胃粘膜活检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7.5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检查也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促使胃粘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服用自拟香砂养胃汤,对照组(51例)口服雷尼替丁,150mg/次,2次/d;吗丁啉片,10mg/次,3次/d;灭滴灵,0.2g/次,3次/d,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养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灸法,对照组单纯口服雷尼替丁,治疗2个疗程(20 d)。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雷尼替丁。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7):899-900
目的:探讨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随证加减,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比观察组的93.85%低,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清除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胸脘痞满、胆汁反流、胃脘热痛、舌苔黄腻积分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更优,对症状改善作用更明显,且更能有效清除HP。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陕西中医》2013,34(1):6-7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中医及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胃炎方1号)口服,1d1剂。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常规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