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超声检查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本文总结了超声诊断子宫肌瘤139例,旨在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故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最普遍及首选检查是B超,CT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关于子宫肌瘤的CT诊断报道较少。我院从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经CT扫描并诊断为子宫肌瘤共206例,其中收集资料较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36例子宫肌瘤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1种激素依赖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肌瘤存在孕激素受体,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本文就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8年4月21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及观察。结果剖宫产手术中对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行肌瘤剜除是可行的,且远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术前充分了解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与胎儿、胎盘的关系,手术中彻底迅速止血,对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行肌瘤剜除是可行的,减少患者再次手术之可能。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更新,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提高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较多。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手术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年轻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操作逐渐增多。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82例,术后随访7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和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2.94%及44.56%,副作用轻微。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均有明显优势。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剔除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开腹手术,近年来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本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并与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2例进行对比,以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后位子宫肌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TVS)对后位子宫肌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7例后位子宫先经腹部超声(TAS)检查,再经(TVS)探查,结果:TAS检测的子宫肌瘤误诊率高,而经TVS超声诊断后位子宫肌瘤准确性为百分之百,结论:TVS对后位子宫检测子宫肌瘤正确率优于TAS,且TVS诊断后位于子宫肌瘤更直观,更清晰,更准确,且不受患肥胖,肠管积气,粪块,带节育环等条件因素影响,是诊断后位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术后月经量,痛经及贫血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减轻,贫血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和壁间子宫肌瘤的最佳选择,且疗效高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对于绝经前期子宫肌瘤并伴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传统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子宫。由于子宫肌瘤绝经后可自行缩小或消失,故对于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药物保守治疗更具有临床价值。作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绝经前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B超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B超漏、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76例疑为“子宫肌瘤”而手术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检出子宫肌瘤648例,检出率95.9%(648/676);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65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533例;漏误诊143例。漏误诊率21.2%(143/676)。肌瘤误诊为其它疾病89例,其它疾病误诊为肌瘤26例,漏诊28全郇常见的误诊是子宫腺肌症,其次是附件,内膜疾病等。结论 造成子宫肌瘤漏误诊原因是部分子宫肌瘤声像图无特异性及未重视病史等。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因子宫是女性所特有的器官,故子宫肌瘤治疗成败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本文小结274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谭国琳  耿蕾  刘玉芝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421-421,424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们应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成功治疗子宫肌瘤4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何根林 《上海护理》2009,9(5):57-5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在30~50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我院自2008年起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除。切口设计,剔除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主要有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癌变率0.29%。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和身体的完整性,对子宫肌瘤的治疗要求越来越高,在子宫肌瘤早期应用微创治疗,降低子宫切除率,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超声实时动态监测下,将射频治疗刀从阴道进入经宫颈口置人到子宫肌瘤内,释放射频产生高热使肿瘤组织坏死,治疗后定期超声检查随访,以观疗效。结果:患经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部分患治疗后子宫肌瘤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安全、经济、痛苦少的微创治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丘瑞 《全科护理》2009,7(34):3134-3135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子宫肌瘤病人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1个月随访,B型超声示子宫肌瘤缩小,病人月经量减少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1年随访,子宫肌瘤基本消失。[结论]加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