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护士开展了第三期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是提高水合氯醛镇静灌肠的有效率,取得  相似文献   

2.
品质管理圈简称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品管圈各种统计手法做工具,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对自己工作场所的质量管理品项进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不断对自己的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个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互相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2012年9月,我院护理部倡议在全院各科开展QCC活动,我科(心血管内科)开展了以"降低动脉采血失败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品管圈活动指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面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是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1]。2012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开展了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是降低危重患儿转运途中意外率,本文报道活动及其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自愿报名为原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员8人。沿用第一期圈名和圈徽,选出圈长1名,护士  相似文献   

5.
<正>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为进行品质管理自发地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本文报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方法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3年1月开展QCC活动前6个月入住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29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8~72岁,气管切  相似文献   

6.
品管圈(QCC)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称为品管圈.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我科于2014年针对出院病人的电话回访存在的问题,应用品管手法实施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原部分基层社区小组(以下称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场督导和技术支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寻求更为适宜的现场督导方式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个小组参与的艾滋病项目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项目执行和小组成长情况,关注小组与当地托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关系。结果小组绝大部分顺利完成项目活动,技术支持与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受欢迎,大部分小组与托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发现的问题:小组存在能力不足,经费使用有"白条"现象;项目从国家层面到地方进行督导,督导成本大,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员介入较为敏感,感染者存在暴露风险,经费托管机构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等。结论由国家项目办制定统一标准,让地方承担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的模式更为适合于基层社区小组开展的草根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爱婴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五常法”活动小组,并拟完活动计划,制定明确要求及相关措施,对爱婴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通过“五常法”的实施,提高护理的工作热情、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改善工作环境。杜绝差错事故,提升团队精神。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相似文献   

10.
借助矩阵式管理策略,建立胸外专业加速康复外科组织管理架构,依据医疗职能形成垂直化管理纵向小组,围绕ERAS关键环节建立扁平化管理横向小组,将纵向小组的专业化与横向小组的目标化紧密融合,形成胸部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工作方案。在矩阵式管理下,纵隔手术患者手术麻醉时间有效缩短,手术当天下床活动比例、手术当天恢复进食比例、术后24 h出院率均得以提高。矩阵式管理打破了部门间壁垒,提高了ERAS管理效能,为ERAS在胸外专业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菊艳 《职业与健康》2007,23(9):760-760
目的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隐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云南省保山地区腾冲县人民医院某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及护理质量标准要求,成立护理质控小组,明确管理职能,使护理质量控制活动成为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每月进行绩效考评,与个人岗位工资挂勾。结果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做到环环把关,人人负责,及早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护理质量综合满意度即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及健康教育合格率均优于成立质控小组之前,均P〈0.05。结论该科室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意识,加强了责任心,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宗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现场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社区小组(以下称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提出适宜的现场督导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场督导能及时发现小组执行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现场解决,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协调小组与地方政府关系、提高小组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场督导提示由国家项目办制定统一操作规范、建立地方督导队伍、承担现场督导的方式更适合于草根项目的督导,也更利于托管机构协助小组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男男性接触者是比较隐蔽的群体,通过对他们的了解,能够在他们中间开展一些健康教育促进工作[1 ] 。为了能够近距离的把艾滋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传授给该人群,2 0 0 3年2~7月间,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专业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现场活动小组,在这些场所开展了专家走进娱乐场的现场活动,并进行了现场活动前后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次活动针对的是在酒吧中消费的、有同性性接触的男性。活动共收到基线有效问卷1 4 7份,活动后有效问卷1 0 2份。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问卷人群的年龄分布年龄组(岁)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区护理质控自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各病区成立护理质控自查小组,定期对本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结果病区护理质控自查小组成立后,全院整体危重病人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急救仪器和药品、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技术等质量达标情况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全院护理满意度从平均92.5% 提高到98.88%.结论病区质控自查小组紧紧抓住了现场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从根本上使护理工作层层落实、层层把关、时时监控,及时反馈整改,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敬汉 《山东卫生》2007,(12):35-35
高密市人民医院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坚持“创新模式、发展特色、注重效应、服务患者”的经营思路,推出三种人性化服务模式,积极拓展了医疗服务工作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得到中国医院学会“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动态管理考核小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发挥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作用的方法。方法 设立人员组成合理的监控小组,制定相应的职责、控制目标和考评标准,重视监控小组人员的培训教育与管理指导。结果 提高了科室监控小组的水平和感染监控工作的质量,使感染控制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结论 加强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使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是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放射防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企业考核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参照有关规定,制订了企业放射卫生工作考核评分管理办法,并以此办法对企业21个放射工作单位进行年度考核。试用3年来,效果较好。现将此办法介绍如下。1 具体考核评分办法1.1放射防护组织机构及管理(满分为50分)放射工作单位必须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考核:无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扣 10分,有小组但不符合要求,扣 1~5分,此项满分为10分。 放射工作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放…  相似文献   

18.
51家医院实验室现场考核与质控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组织者对若干实验室统一进行现场考核是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EQA)的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方法能客观地反映该实验室的真实水平,更有利于对其室内质控进行监督指导。近几年来,我们在正常组织全省室间质评活动的同时,每年还开展一次现场考  相似文献   

19.
刘燕 《自我保健》2014,(11):51-51
2014年10月15日,成立一年多的广州市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学会组织专家来到广州从化市街口社区,组织了一场名为“健康长寿不是梦,体质健康进乡村”的科普活动。广州市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学会会长王家骥同志带领专家团队亲临活动现场指导检测和义诊工作。活动得到了从化市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图为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再生无菌器械包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管理工作中成立"品管圈"小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中采用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与新的统计技术工具,使活动的全过程在PDCA循环中得到优化。结果再生无菌器械包缺陷发生率由改进前的1.26%降低至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科室满意度由84.78%提高至97.8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推动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持续改进,有效降低了无菌物品不合格率,临床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工作现场管理水平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