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200例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病原学分析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娟  杨志 《江西医药》2000,35(5):261-263
目的 了解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状况及药物疗效情况。方法 分析了200例淋病及NGU患者的病原学状况,并对几种药物治疗及NGU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 单纯淋球菌感染者34例(17%),解脲支原体感染为39例(19.5%),衣原体为65例(32.5%),混合性感染为53例(26.5%),念珠菌感染为9例(4.5%)。淋病患者经头孢三嗪治疗后,淋球菌的转阴率明显高于淋必治(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类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宫内感染导致患者多次流产的危害。方法 2000年3月至2004年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47例多次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 (uu)阳性者29例占61.70%,(ct)阳性11例,占23.40%,两者均阳性7例,占14.89%。宫颈炎患者28例,占59.58%。结论 非淋球菌性感染是目前引起妊娠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感染率uu〉ct,且混合感染已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孕前有效治疗uu和ct的感染并且彻底治疗宫颈炎,盆腔炎等并发症,是有效扼止妊娠早期流产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妇女中淋病的发生率及与生殖道其他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T—M培养基、连接酶链反应(LCR)、TPHA、RPR、阴液革兰染色涂片等对966例高危妇女进行淋病、衣原体、梅毒、HIV、尖锐湿疣、念珠、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炎检查。结果966例自愿者中检出淋病172例,发生率17.80%。合并阴道其他感染87.79%,合并衣原体感染41.27%,合并梅毒11.62%,合并尖锐湿疣7.5%,合并HIV1.74%,总合并感染率高达95.94%,仅为单一的淋病患者4.06%。结论淋病患者合并其他生殖感染及性病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阴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因此对反复阴道感染或治疗效果欠佳的阴道炎应注意合并淋球菌感染,对发现淋病的患者应同时进行其他生殖感染及性病的检查,以免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在急性盆腔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及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中,淋病双球菌检出率为18.0%(23/128),其中10例为混合感染;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7.8%(10/128),其中8例为混合感染;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9.9%(51/128),其中19例为混合感染。结论淋病双球菌、解脲支原体可成为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因素,沙眼衣原体病原体在急性盆腔炎发病中可能只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慢性宫颈炎病毒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姚坤 《江苏医药》1995,21(11):739-740
民以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中HPV6、11、16、18型和HSV基因。结果显示:HPV感染率73.6%,HSV感染率34.7%,HPV、HSV混合感染率22.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13.3%和3.3%)。HPV感染中77.4%为多型别混合感染,HSV感染中93.1%是HSV-2感染,此两种病毒的单独或混合感染与慢性宫颈炎颈糜烂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临床检测的意义,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女性科门诊收治的4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所实施的培养法检测UU、MH及免疫层析法检测cT等药敏试验的有关资料。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慢性宫颈炎患者中,UU检出共计197例,阳性检出率为46.9%;MH检出共计84例,阳性检出率为20.0%;CT检出共计146例,阳性检出率为34.8%;混合感染共检出53例,感染阳性率为12.6%。观察可见UU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及MH的检出率。结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故采用敏感或特异的技术检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可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邹鹏  李琴艳  刘蔚  付雯 《江西医药》2009,44(5):502-503
目的分析组织活检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细胞学检查报告为ASC的1035例患者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1035例患者中,有598例为慢性宫颈炎(56.23%);CIN437例(42.22%),其中CIN1级296例(28.60%),CIN2级76例(7.34%),CIN3级65例(6.28%),鳞癌16例(1.55%)。结论在细胞学检查为ASC的患者中.其组织病理结果从慢性宫颈炎到宫颈癌均有分布,临床处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64-3365
现将我们对性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均为2005年1-12月间在我院性病科就诊的患者.随机调查需心理护理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按照病史分类,尖锐湿疣23例,占38.3%,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12例,占20%,淋病10例,占16.7%,恐艾症5例。占8.3%.梅毒10例,占16.6%。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国家性病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病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沙眼衣原体抗原快速检测法和解脲支原体培养法对79例淋病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79例淋病患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17例(21.5%),解脲支原体阳性42例(43.2%),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同时阳性6例(7.6%),总阳性数65例(82.3%)。结论 淋病患者的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临床上对于淋病患者的检测与治疗,一定不可忽视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128例支原体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药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我科对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MPC)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做了培养及药敏实验,现将128例支原体阳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1例铅黄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琴秀  熊自忠 《安徽医药》2008,12(10):925-926
目的了解铅黄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6月~2007年4月期间铅黄肠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占61.9%,社区感染占38.1%;感染的部位以尿路感染最常见,占42.9%(9/21);不管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大多患者存在易感因素,分别达到61.5%和100%。结论铅黄肠球菌可引起患者不同部位的感染,大多数感染者存在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严重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用宫腔镜环状锥形切除宫颈增生炎性组织。治疗42例,随访36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1-24个月)。结果 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达97.22%,80.56%宫颈恢复正常大小。10例随访2年无息肉糜烂复发。术后3例(8.33%)患者脱痂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压迫3d血止。无一例感染。结论 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严重宫颈炎治愈率高,操作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微波术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经门诊确诊的248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其中109名患者行单纯宫颈微波术治疗(对照组),对其余139名患者行宫颈微波术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复查,单纯微波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3.58%、94.24%,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及创面感染均明显少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宫颈微波术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孙敦可 《淮海医药》2002,20(6):510-511
目的:对尿液淋球菌快速检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尿液淋球菌快速检测检测试剂盒对120例拟诊为淋病患或感染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55例(45.8%),其阳性率高出分泌物直接涂片法(38.3%),两法相比总符合率为85.8%。结论:该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淋病快速检测方法,对淋病的初诊和筛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翠莲  高洁  周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43-2844
ICU患者多数处于病情危重状态。需要实施有创监测及有创治疗者居多数。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oatheters,CVC)因可提供安全持久的静脉通路。输入肠外营养、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又能配合医生临床用药,便于抢救,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但随之带来的CVC相关感染(CRI)也越来越多,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CVC细菌定植发生率为5%-61%,相关菌血症发生率为2%~10%。我科2007年1~12月,共有25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有9例细菌培养后有细菌定植,发生率3.6%。明显低于报道水平;6例发生菌血症,发生率2.37%.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病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997例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检测。结果UU检出率38.1%,MH检出率8.4%,混合(MH+uU)9.8%。本地区解脲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索素敏感的前7种依次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结论本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以交沙霉素为首选,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使用波姆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炎,疗效好,一次性治愈率高。本文收集了1994年7月~1996年11月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炎500例,观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500名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0~49岁,平均33岁。全部病例均具有宫颈炎的典型症状及妇检体征而确诊。按诊断标准[1],分三度:其中轻度40例(8%),中度426例(85.2%),重度34例(6.8%)。所有病例均排除阴道炎,宫颈刮片排除癌变。1.2方法由专人操作,应用北京波姆(BPM)公司生产的BPM—Ⅱ治疗仪。手术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从化市太平镇神岗村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本村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2009年4月1日一30日神岗医院对本村474名已婚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慢性宫颈炎162例,检出率为31.5%,其中处于生育高峰年龄段(30~40岁)患病率最高(45.8%),人工流产≥2次妇女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1次妇女(61.5%vs37.5%,P〈0.05),上环妇女患病率明显高于结扎妇女(41.1%vs32.0%,P〈0.05)。结论不同年龄农村妇女均有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与生育高峰、人工流产次数及避孕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血友病A患者丙肝感染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友病A患者血液传播性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现状。方法对经本院确诊的56例血友病A患者进行了ALT、抗-HCV检测,并与2004年本院输血、手术前检测结果(对照组)共8429例做对比分析。结果56例血友病A患者的ALT、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9.64%、35.71%,对照组ALT、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44%、0.61%,血友病A患者的ALT、抗-HC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05)。结论血友病A患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且HCV感染是血友病A患者肝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1995年以后诊断的血友病A患者丙肝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