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芪容颜胶囊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名女性,其中分为参芪容颜胶囊治疗组(简称参芪容颜组)和谷胱甘肽、维生素C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治疗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黄褐斑的改善均有治疗作用.且参芪容颜组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芪容颜胶囊对黄褐斑、雀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归白汤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归白汤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并以疗效机制较明确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作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归白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的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是面部色素病变的一种,常发生于已生育的女性,临床表现为面部色素呈对称性分布,以颧部、鼻翼两侧常见,影响美观.患者多有强烈的求治欲望.由于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治疗黄褐斑的方法有口服中西药物、外用各种涂剂等.随着激光技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治疗黄褐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多种激光治疗方法的后期也会有色素加重和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运用CO2像素激光治疗黄褐斑,配合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配合晚间外涂复方氢醌霜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24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皮损积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积分及皮损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积分及皮损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常规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及外涂复方氢醌霜治疗。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的慢性皮肤病,常对称性发生于面部,斑片大小不一,星淡褐色或深褐色,表丽光滑,与皮肤相平,多无自觉症状.近年来用磁圆针局部叩击与体针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病人均为针灸科和皮肤科门诊病人,均为女性,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左旋维C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2月于笔者医院皮肤科诊治的86例女性更年期黄褐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每个月治疗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导入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美安颗粒对女性面部黄褐斑的治疗功效。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104名黄褐斑女性口服美安颗粒2个月,并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组,应用医生的主观评价(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皮肤黑素和血红素测定仪(MI指数和EI指数)、扫描反射比分光光度仪(L*值和ITA°)进行服药后疗效及停药后1个月的评估。结果:口服美安颗粒可以显著降低患者MASI的评分,L*值、ITA°升高,MI降低;不同剂量对黄褐斑皮损改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安颗粒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且通过皮肤非创伤检测技术,可以更加客观地描述中医中药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3%复方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来,我科采用本院制剂室研制的3%复方氢醌乳膏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黄褐斑患者79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1岁,最小17岁,病程3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中药自拟方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同时口服硫辛酸0.2g/d,共12周。按照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计算每组患者平均好转时间。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2.03个月,对照组起效时间2.95个月,两组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57.14%,对照组有效率34.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女性黄褐斑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软胶囊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软胶囊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35~50岁的女性黄褐斑患者,每天服一粒大豆异黄酮软胶囊,连续服30天,观察服药前、后黄褐斑的色度和面积。结果:大豆异黄酮软胶囊能显著降低黄褐斑的色度(P<0.01)和面积(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软胶囊具有祛除黄褐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阴乘阳位"理论指导治疗青年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口服;治疗组:30例,给予冲和顺气汤通行阳明以达养颜祛斑目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评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黄褐斑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患者M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乘阳位"理论的指导下,以冲和顺气汤加减治疗青年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色素沉着性疾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自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11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6年12月对来诊的黄褐斑患者应用自拟美容消斑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黄褐斑患者共113例,女性102例,男性11例,年龄分布18岁~51岁,40岁88例,  相似文献   

14.
黄褐斑是常见于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孕产后剑绝经前期的女性。本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容颜。笔者采用自拟丹红祛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女性黄褐斑50例,并以疗效较明确的西药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又名妊娠斑或肝斑[1],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皮肤色素性病变,以面部对称性色斑为特征,色斑白浅棕色至深褐色,并随季节及女性的月经周期而变化[2].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常见于居住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的Ⅳ~Ⅵ型皮肤的人,尤以亚洲人和西班牙人为多[1].美国的黄褐斑发病率约3%[4],在中国的发病率尚未见报道.黄褐斑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且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黄褐斑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病程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精神和生活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而中药治疗黄褐斑具有突出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故成为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理想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技术、新手段不断被引入,新思路、新方法大量涌现。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中药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0.5g/天,共12周。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拟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43.3%,有效率66.7%;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0%,有效率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对黄褐斑的研究发现,女性黄褐斑和月经周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皮损部位和色形的辨证,陈力教授将国医大师夏桂成先生的"心-肾-子宫轴"理论运用于女性黄褐斑的各个证型,临床以疏肝、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根据月经周期调整用药,同时注重外用与内治相结合,亦强调日常调摄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陈教授运用调周法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们在临床使用化瘀法,结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中草药科学配伍,治疗黄褐斑患者150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影响美观。魏跃钢教授在临床中总结经验,认为黄褐斑根本病因为肾阴阳亏损,进而波及心、肝、脾、肺四脏,故将黄褐斑分为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肾两虚证四种证型。提出黄褐斑的治疗应以补肾为根本大法,辅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