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30例正常卵巢、30例良性卵巢肿瘤、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卵巢组、良性肿瘤组、卵巢癌组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80.00%、64.81%,恶性组阳性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4)。P21(-)和P21(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结论 P21蛋白表达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p53和p21WAF1/CIP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道成  梁立治  颜笑健 《肿瘤》2004,24(3):270-27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于研究,每个标本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结果 p53(-)和p53(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9.43%,差异有显著性(P=0.0228).p21(-)和p21(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p53(-)而p21( )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P=0.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p53、p21蛋白联合表达状态是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子. 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3).结论联合检测p53、p21蛋白表达在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上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p53或p21蛋白表达,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P53、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惠蓉  张瑞涛 《癌症》2009,28(8):882-885
背景与目的:P53、P21^WAF1,和CDK1是细胞周期中G2/M期DNA损伤检验点“P53通路”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拟探讨P53、P21^WAF1和CDKl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7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P21^WAF1、CDK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P21^WAF1、CDK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各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53、P21^WAF1和CDK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之间其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P53蛋白表达越高;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21^WAF1蛋白表达逐渐降低;CDK1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卵巢上皮性癌中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CDK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8,P=0.001;r=-0.282,P=0.014),P53蛋白与CDK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63,P=0.022)。结论:1〉53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相关,P53和P21^WAF1蛋白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进展有关。检测CDK1可能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21WAF1表达及其与P53和PCNA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 XJ  Liang LZ  Li DC  Li JL  Zhang CQ  Yuan SH 《癌症》2004,23(1):74-80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p21WAF1下调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其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p21WAF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和PC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55例上皮性卵巢癌、3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21WA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P21WAF1、P53、PCNA蛋白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p21WAF1 mRNA阳性率分别为40.00%、56.25%、73.33%(P=0.012),P21WAF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6.36%、56.25%、80.00%(P=0.001).上皮性卵巢癌p21WAF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低于其它两组,而P53、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p21WAF1 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与P53表达无显著性相关.P21WAF1蛋白表达与PCNA、P53表达均呈负相关.P21WAF1蛋白低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晚有显著性相关(P=0.032),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残余肿瘤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p21WAF1 mRNA与上述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21WAF1 mRNA与P21WAF1蛋白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21WAF1表达下调.p21WAF1基因检测结果有可能作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一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组织和2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率低于卵巢良性肿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0.14%VS89.76%,P〈0.001);晚期卵巢上皮性癌(FIGOⅢ~Ⅳ)中Ezrin蛋白表达率低于早期卵巢癌(FIGOⅠ~Ⅱ)(38.9%VS74.2%,P〈0.001);Ezrin蛋白低表达或缺失与细胞分级(P=0.036)、组织学类型(P=0.024)和残留肿瘤大小有关(P=0.012),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良性肿瘤组织中Ezrin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上皮性癌组织中主要以胞质染色为主,少部分分布在胞膜;单因素分析显示:Ezrin低表达或缺失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率明显缩短(P〈0.001,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Ezrin蛋白低表达或缺失是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zrin蛋白与卵巢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是卵巢癌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gP、Bcl-2和VEGF在72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gp、Bcl-2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1.4%(37/72)、54.2%(39/72)和56.9%(41/72),显著高于正常卵巢(0、10%和10%)和良性肿瘤(0、10%和15%),Х^2值分别为24.072、9.517和8.371,P值均〈0.05;P-gp与VEGF表达成正相关,P=0.020;VEGF与Bcl—2表达成正相关,P=0.033;P-gp与Bcl-2表达成负相关,P=0.019。单因素分析表明,P-gp、VEGF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3和0.033。多因素分析表明,P-gp、VEGF及Bcl—2三者共同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P=0.030。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P-gp、Bcl-2和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化疗耐药有关,并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联合检测P-gp、Bcl—2和VEGF对临床化疗疗效判断和患者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LRP和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rance protein,LR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54例、交界性5例、良性20例)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LRP和P-gp表达检测,并进行相关临床因素分析。结果LRP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9%、30.0%、80.0%和75.9%。LRP的表达与卵巢癌理性类型,腹腔积液相关,化疗对LRP表达阳性和阴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4.6%,有显著性差异(P<0.05)。LRP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优于阳性者(P<0.05),LRP与P-gp表达无相关性,两者可协同表达。结论LRP是评价卵巢上皮癌化疗耐药性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P21WAF1/CIP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检测P2 1WAF1/CIP1在 2 0例良性、10例交界性、5 5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并分析P2 1WAF1/CIP1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P2 1WAF1/CIP1在良性、交界性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总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7,P强 =0 0 0 1) ,并随良性、交界性、恶性而降低表达 (P <0 0 1,P强 <0 0 0 1) ;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转移、腹水及预后均有关 (P =0 0 11,0 0 0 0 ,0 0 14 ,0 0 11;P强 =0 0 37,0 0 0 3,0 0 16 ,0 0 0 2 ,P <0 0 5 )。结论 :P2 1WAF1/CIP1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P2 1WAF1/CIP1蛋白表达情况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判断预后 ,探索卵巢癌的发生过程 ,从而指导卵巢癌的基因治疗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C-erbB-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回顾性研究了7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切片中这两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病人进行了生存期随访。结果:(1)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表达的阳性率为34.3%,P53在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2)C-erbB-2阳性率为31.47%。阳性细胞在瘤体局部具有“团块状”的特点。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较Ⅰ、Ⅱ期显著为高(P<0.05)。(3)C-erbB-2和P53表达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4)Kaplan—Meier法研究表明,CerbB-2阳性患者生存期缩短(P<0.01),P53阳性者与阴性者无显著差异。Cox s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表明,C-erbB-2表达状态、FIGO分期、残存瘤大小是三个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结论:C-erbB-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对其预后影响显著;而P53表达与其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潘珊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2007,27(1):46-50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和p53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化疗耐药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COX-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和59.3%,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者间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COX-2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年龄无关,与术后残留灶直径有显著相关性(P〈0.01)。COX-2、p53阳性表达率在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O.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COX-2表达和术后残留灶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X-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化疗耐药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2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Le^y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Le^y抗原在恶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7%(40/53),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7.06%)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2.86%)(P均〈0.05)。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出Le^y抗原的表达。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Le^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明显高于早期卵巢上皮性癌(53.33%),(P〈0.05)。结论:Le^y抗原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相关。Le^y抗原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卵巢癌恶性潜能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薛玲  岳丽娟 《肿瘤学杂志》2020,26(3):220-223
摘 要:[目的] 研究肌成束蛋白-1(FSCN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上皮性卵巢癌,40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检测FSCN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关键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FSCN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67.5%,54/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8%,21/73)和良性卵巢组织(12.5%,5/40) (χ2=41.02,P<0.001)。FSC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23;P=0.026),FSCN1表达水平与Viment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7),而与E-cadher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6)。FSCN1高表达水平患者总生存率(27.5%)明显低于FSCN1低表达水平的患者(52.3%)(P=0.007),FSCN1高表达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1)。[结论] FSCN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密切和EMT相关,对于预测卵巢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60例乳癌进行P53、PCNA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及酶联亲和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PCNA表达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P53蛋白表达及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显示了定量检测P53蛋白和PCNA表达对评估乳腺癌分化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P53与PCNA呈正相关(P<0.01),表明乳腺癌P53蛋白定量值高者,细胞增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4ARF、P16INK4a的基因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130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60例、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14ARF、P16INK4a蛋白基因检测,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30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60例、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DNA。结果宫颈鳞癌组中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0%(130/130)和96.9%(126/130);在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其表达率分别为85.0%(51/60)、81.7%(49/60);在20例正常宫颈组中其表达率分别为10.0%(2/20)、15.0%(3/20),宫颈鳞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宫颈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P16INK4A和P14ARF的表达呈显著差异(P〈0.05)。HPV16/18在130例宫颈鳞癌中86例(66.2%)表达阳性;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39例(65.0%)表达阳性;P14ARF、P16INK4a阳性率HPVI)NA阳性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HPVDNA阴性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14ARF、P16INK4a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汪萍  吴小华  刘金  陈文雪  单保恩 《肿瘤》2006,26(3):289-292,305
目的:探讨3种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受体(LPA1,LPA2及LPA3)mRNA和蛋白在人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PA1、LPA2和LPA3mRNA以及LPA2和LPA3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LPA1mRNA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5.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LPA2mRNA、LPA3mRNA表达阳性率(95.7%;91.3%)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21.3%;21.3%)及正常卵巢组织(15.4%;15.4%)(P〈0.01);良性卵巢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LPA2mRNA、LPA3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LPA1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高于LPA3mRNA(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度性卵巢癌组织中LPA2和LPA3蛋白表达阳性率(95.7%;95.7%)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50%;42.9%)和正常卵巢组织表达阳性率(38.5%;38.5%)(P〈0.01);良性卵巢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中LPA2和LPA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资料的相关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LPA受体mRNA和蛋自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结论:LPA1、LPA2和LPA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普遍表达,LPA受体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江拥军  尹邦良 《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4):1875-1878
目的:探讨FHIT和H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联合表达对判断NSCLC预后和转归的价值。方法:SP法检测90例NSCLC标本中FHIT和HER2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FHIT蛋白失表达率53.75%(43/80)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1/10),其失表达率与吸烟(P=0.000)、组织学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2)、pTNM分期(P=0.028)及3年无瘤生存率(P=0.047)存在相关性。HER2蛋白的过表达率62.50%(50/80)却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0(0/10),其过表达率则与淋巴结转移与否(P=0.030)、pTNM分期(P=0.018)及3年无瘤生存率(P=0.028)存在相关性。FHIT蛋白的失表达与HER2蛋白过度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蛋白的失表达和HER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NSCL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Li JD  Li MD  Li YF  Huang X  Liu JH  Liu FY  Zhang CQ 《癌症》2002,21(3):292-296
背景与目的:p53、c-erbB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问题已有报道,由于研究方法、样本大小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p53、c-erbB2基因和PCNA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材料与方法:1990年3月1日至1994年3月31日间确诊的卵巢上皮性癌共84例,采用标记的链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和PCNA的表达,使用SPSS8.0版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84例癌组织中,p53、c-erbB2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49/84)、77.5%(65/84)和100%(84/84)。单因素分析显示,c-erbB2过度表达和PCNA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5和小于0.01),未发现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与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p53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关,而c-erbB2、PCNA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影响是间接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仍是卵巢上皮性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GISTs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榆测GISTs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蛋白表达与肿瘤预后作相关分析。[结果]p53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2.1%(16/38).且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分级战正相关(P〈0.05)。p53表达阳性的病人5年生存率为31.25%,而p53表达阴性的病人5年生存率为68.18%,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不同生物学分级各组(低、中、高危3组)的5年生存半分别为80.0%、70.0%、39.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53表达与GISTs预后有关,p53可作为判断GISTs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P53、P16基因在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P53、P16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肉瘤中P53蛋白及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5.9%,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20.0%、20.0%,有显著性差异(P〈0.0005)呈正相关。骨肉瘤中P16蛋白及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2.9%、54.1%,明显低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85.0%、9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0.01),呈负相关。P53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05)。病理分级P53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35.0%、40%;Ⅱ级64.7%、64.7%;Ⅲ级83.8%、83.8%,有显著性差异(P〈0.005)。软组织浸润和转移P53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01,0.01)。P16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Ⅰ、Ⅱa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Ⅱb期、Ⅲ期(P〈0.0005,0.001)。病理分级P16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85.0%、85.0%;Ⅱ级52.9%、55.9%;Ⅲ级32.3%、32.3%,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软组织浸润和转移P16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05,0.005)。结论P53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16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中的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骨肉瘤进展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耐药相关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的表达,探讨耐药相关蛋白与PCNA、p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NSCLC的PCNA、p53、P170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结果:PCNA、p53、P170、LRP、TopoⅡ、GST-π在NSCLC中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60.0%、72.9%、67.1%、27.1%、78.6%。PCNA与p53间表达存在相关性(r=0.354,P=0.003)。P170在N分期(P=0.016)及TNM分期(P=0.01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LRP在组织学分型(P=0.000)及N分期(P=0.04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GST-π与病灶大小(P=0.002)、T分期(P=0.008)及TNM分期(P=0.02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53与P170(P=0.003)、GST-π(P=0.003)的表达呈正相关。PCNA与各耐药因子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与PCNA无相关性,联合检测肺癌耐药相关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对肺癌的耐药预测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