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管玷污层是指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时,在使用根管预备器械清理根管及根管成型的过程中,产生并黏附于根管壁并且有一部分深入牙本质小管中的一层污染涂层。根管玷污层对于根管治疗是否成功,以及术后远期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冲洗液如生理盐水、蒸馏水等均无法清除玷污层,需使用特殊冲洗液如次氯酸钠溶液等才可去除,现今临床上无论是手用器械还是机用器械进行根管清理、成型后均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玷污层,但是通过根管预备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玷污层的产生。本文从根管玷污层的产生过程、意义及去除措施等方面综述根管玷污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4组根管冲洗剂对清除预备后根管内壁玷污层菌落清洁效果的能力,探讨根管壁清洁程度对根管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常规冲洗组(过氧化氢和氯化钠溶液交替冲洗),Nacol单液冲洗组,EDTA与Nacol交替冲洗组,EDTA与Nacol联合95%乙醇冲洗组。常规根管预备和针筒式冲洗后,各组均分别取样,在50mL/Lco 23.7℃条件下培养48h,记录菌落数。结果根管预备后,残留管壁玷污层的菌落数经各组冲洗液冲洗后,常规冲洗组管壁残留的菌落数最多,与后3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DTA与Nacol联合95%乙醇末端冲洗根管壁残留菌落数最少,与前3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EDTA与Nacol联合95%乙醇末端冲洗对去除根管壁玷污层菌落的清洁效果最佳,能够有效的降低根管内的菌落数量;95%乙醇末端冲洗可增加根管封闭剂的渗透性,降低根管充填的渗漏。  相似文献   

3.
谭青松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93-3695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液联合应用的根管超声冲洗效果.方法:选择根尖发育完成的单、直根管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不锈钢K锉和逐步深入技术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1%次氯酸钠,1%次氯酸钠+17%乙二胺四乙酸,1%次氯酸钠+10%枸橼酸进行根管超声冲洗.冲洗后纵向劈开标本,采用数码照相机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别计算比较根尖1/3区段和根中1/3区段根管内碎屑百分数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结果:根管内碎屑百分数比较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在根尖1/3区段和根中1/3区段,1%次氯酸钠冲洗组根管内碎屑百分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1%次氯酸钠冲洗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冲洗液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冲洗液.17%乙二胺四乙酸、10%枸橼酸与1%次氯酸钠联合使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肖芳  祝雅琳  戴群 《江西医药》2021,56(5):557-558,570
目的 比较超声和声波去除根管玷污层的能力.方法 将因牙周病拔除的50颗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分别用声波器械(A-B组)、超声波器械(C-D组)以及次氯酸钠(E组,对照组)行根管预备后的辅助预备.从根管取样,电镜下观察玷污层的清除情况.比较各组间去除根管内玷污层的能力.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玷污层清除率优于E组(P<0.05);A、B、C、D和E组各组间比较,根上1/3和中1/3玷污层清除率优于根尖1/3(P<0.05).随着超声和声波频率的提高玷污层清除率也明显提高.结论 6000赫兹声波结合0.5%次氯酸钠可有效去除玷污层并达到与超声器械近似的根管清理效果,根管内荡洗去除玷污层栓效果显著,但有必要加强根尖部荡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剂用于超声根管冲洗的清理效果。方法24颗离体单根管牙截冠后随机分为3组采用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后,使用不同的冲洗液对各组进行超声根管冲洗,A组用2%醋酸氯已定溶液(CHX),B组用2.5%次氯酸钠溶液(NaClO),C组用蒸馏水。最后,将牙体沿颊舌向纵劈,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在根颈、中、尖1/3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的去除情况,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根管清洁的差异。结果各组在根颈部、中部和尖部残留碎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根颈部、中部和尖部去除玷污层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A、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冲洗是清除碎屑的有效技术。2.5%次氯酸钠和2%氯已定均可去除玷污层,次氯酸钠超声根管冲洗效果优于氯已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内评价不同冲洗液对Propex根尖电测仪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50颗单根菅患牙随机分为5组,开髓后立即去除根管内的牙髓,然后分别用17% EDTA、生理盐水、0.5%NaOCI、3%H2O2冲洗根管,每个根管冲洗3次,最后一次冲洗后保留冲洗液,测量工作长度.空白组用0.5%次氯酸钠和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7.
<正>去除根管系统内部的残余活髓或坏死牙髓、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1]。冲洗液在根管生物力学处理中主要发挥润滑和清洁作用,包括消除根管微生物,降解残余组织、有机质和无机质,保证污染的牙本质的清洁和根管内部通畅[2]。有效根管冲洗的目标是确保冲洗液渗透到所有的根管壁,特别是靠近根尖的区域。迄今为止,即使是采取了低p H值、升高温度或者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提高浸润性的条件下,仍没有某种单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根管内玷污层清除效果对AH-plus根充牙根抗折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0颗离体单根管前磨牙,使用Protaper镍钛锉以冠向下法预备根管,预备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20颗,采用不同冲洗剂和冲洗时间进行根管冲洗。A组蒸馏水10min;B1组5%EDTA1min;B2组5%EDTA5min;B3组5%EDTA10min。从每组中选出10颗样本在Nanosem430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管壁玷污层,另10颗用AH-plus树脂根充材料充填根管后经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抗折力。结果B3组与B2组比较,根管上1/3、中1/3玷污层清除效果明显提高(P<0.05);B2组与B1组比较,根管中1/3玷污层清除效果明显提高(P<0.05)。B3组牙根抗折力(391.91±12.82)N明显高于B2组(335.54±16.14)N、B1组(296.47±17.82)N及A组(264.77±16.64)N(P<0.05),B2组牙根抗折力明显高于B1组、A组(P<0.05)。结论完全清除根管内玷污层可明显提高AH-plus树脂根充材料充填后牙根的抗折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2%氯亚明结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根管冲洗液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对根管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30颗拔除的前磨牙单根管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不锈钢K锉预备过程中用以下列处理剂处理根管A组2%氯亚明;B组EDTA;C组2%氯亚明+EDTA,并均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染色法检测根管冠方微渗漏的长度.结果 C组微渗漏值为(4.09±1.44)mm,均低于A组的(5.14±0.66)mm、B组的(4.52±0.41)mm(t=2.532,均P<0.05).结论 将2%氯亚明与EDTA结合应用,能够提高清理根管的能力,去除玷污层,减少微渗漏.  相似文献   

10.
<正>根管冲洗作为根管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承担着去除根管玷污层、细菌生物膜以及化学预备的功能,并对根管机械预备不足形成有效弥补,故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乃至根管治疗的成功,为此,业内专家学者一直为获得高效根管冲洗剂展开大量的研究探索。1化学类冲洗剂1.1氯属冲洗剂——Na Cl O、Cl O2:对于Na Cl O这一传统型冲洗剂,过去在教科书中一直强调使用高浓度Na Cl O溶解根管内有机物,橡皮障配套措施必须完善[1],防止烧灼黏膜、进入根尖部损伤根尖组织,影响预后,但是较新的做法是若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泰作为根管冲洗液的可行性及评估其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00颗患牙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口泰含嗽液、生理盐水、2.5%NaOCl和17%EDTA作为根管超声冲洗液,并与常规法手持器械预备根管,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的常规组比较根管预备前后厌氧菌落计数及菌落计数差值。结果 5组患者根管预备前后菌落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方差分析表明,A组(口泰冲洗液)根管预备前后菌落计数差值显著大于其余4组(P<0.05)。结论口泰抗感染根管内厌氧菌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冲洗液,是较理想的根管超声冲洗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显微超声技术与化学药物冲洗对根管清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集的40颗单根管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化学药物冲洗,实验组采用超声荡洗法冲洗。比较两组相应玷污层的清洁状况。结果两组根管冠1/3根管壁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根管中1/3根管壁玷污层的2级清洁效果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根管尖1/3根管壁玷污层的2、3级清洁效果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根管清洁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冲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法联合不同的冲洗液对抑制粪肠球菌的效果。方法将58颗单根管离体正畸牙根管预备后消毒,随机选取2颗检查灭菌效果,剩余56颗根管预备后接种粪肠球菌21d,按照冲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超声根管冲洗组以及人工注射器冲洗组,每种冲洗方法中按照冲洗液的不同分为17%EDTA+1%NaClO(A组)、17%EDTA+2.5%NaClO(B组)、5.25%NaClO(C组)、0.9%NaCl(D组阳性对照组),每组7个标本,分别于根管冲洗前、后进行细菌取样培养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论在超声根管冲洗组或是人工注射器冲洗组,冲洗后各组根管内粪肠球菌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A、B、C三组冲洗液与D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间两两对比,B组与A、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超声根管冲洗法与人工注射器冲洗法相比较,发现在A组与C组中,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P〈0.05),B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7%+2.5%NaClO可有效清除根管内的粪肠球菌,其效果优于17%EDTA+1%NaClO与5.25%NaClO,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超声根管冲洗去除粪肠球菌的能力优于人工注射器冲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情况。方法收集86个上颌第二磨牙,肉眼及放大镜下观察其根管口的数目,不锈钢K锉扩锉根管至根尖孔,肉眼下观察其根尖孔开口位置并测量其牙根和根管长度。结果肉眼下及放大镜下检出上颌第二磨牙双根管口者均为9.3%;肉眼下及放大镜下检出上颌第二磨牙三根管口者分别为84.9%和74.4%(P<0.05),检出四根管口者分别为5.8%和16.3%(P<0.05),76.7%的根尖孔为侧方开口,根管长度小于牙根长度。结论在放大视野下,可提高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口检出率,了解上颌第二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可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根管冲洗临床操作过程及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因素。应用适宜冲洗液及超声波等方法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Er:YAG激光和Er,Cr:YSGG激光辐照牙根管,研究其对根管璧的形态学影响。方法常规预备24颗人后牙根管,预备过程中分别选用次氯酸钠、EDTA、Er:YAG激光、Er,cr:YSGG激光清除根管内玷污层,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根管处理后的效果,选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Er,Cr:YSGG激光和Er:YAG激光可以很好的去除根管内的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且没有发生熔化,根管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结论研究表明,Er,Cr:YSGG激光和Er:YAG激光激光照射是最有效的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方法,Er,Cr:YSGG激光和Er:YAG激光处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和比较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和高温热塑充填技术对后牙弯曲细小根管根尖孔的封闭能力。方法选取32个工作长度为8~10 mm的新鲜离体后牙弯曲根管作为研究对象,16个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充填,16个采用高温热塑充填技术(ObturaⅡ)。设阳性与阴性对照,采用染色法比较根尖封闭能力。结果两种充填技术根尖微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bturaⅡ组明显低于冷侧压组(P<0.05)。结论高温热塑充填技术对后牙弯曲根管具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液微泵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中经尿道逆行插管到肾盂输送生理氯化钠溶液(以下简称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可行性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手术开始先经尿道逆行插管,直达肾盂并固定逆行管于尿道外口.实验组病例使用输液管接头一端连接尿道外口上逆行固定管,输液管接头另一端连接输液延长管再连接60 ml冲洗液注射器.连接完毕,将60ml冲洗液注射器安装在输液微泵并按需要随意调节流速.对照组病例采用人工操作方法手拿60ml注射器抽吸50 ml冲洗液,通过尿道外口逆行固定管接口,反复抽吸推注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结果 在经尿道逆行插管输送冲洗液冲洗肾脏手术创面实验组手术创面最清晰,而对照组手术创面清晰度一般,所以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输液微泵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中经尿道逆行插管逆行输送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冲洗有流量大、流速快、创面清晰度高、压力大,并且具有可调控性自动性机械运动,是较为理想、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董意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80-1681
目的:比较2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超声根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单根管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标准锥度逐步后退技术(A组)和大锥度冠向下技术预备根管(B组),超声根管清洗后应用扫描电镜对各组在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部位玷污层清洗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各组根管清沽的差异.结果:根冠1/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中1/3和根尖1/3:B组均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大锥度冠向下技术可增强根中1/3和根尖1/3的超声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