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加思美泰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的婴儿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2001年2月~2004年8月期间通过检测血清CMV-IgM抗体、CMV-DNA及肝功能确诊的60例CMV感染引起的淤胆型肝炎活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加思美泰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退黄和维生素K1治疗。结果:更昔洛韦加思美泰治疗组在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sAL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及肝脏回缩方面与更昔洛韦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加思美泰是目前治疗CMV感染引起的婴儿淤胆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且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肝药异甘草酸镁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IHS)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8例明确为CMV感染的IHS患儿,观察组(29例)给予异甘草酸镁和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29例)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患儿肝功能指标、CMV DNA含量、黄疸消退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CMV DNA定量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后者早,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CMV感染所致IHS中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协同降低病毒载量,有助于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3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凤  马均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09-311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患儿37例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0例及病毒唑对照组17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CMVPCR或尿CMV包涵体转阴率分别为92.5%和38.2%,P<0.005,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29.4%,P<0.005。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SB)复常时间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出现。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CMV肝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及以更昔洛韦为主综合治疗对听力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拟诊为CMV感染的患儿60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MV-IgM、CMV-IgG,阳性者进一步采用PQ-PCR法检测CMV-DNA,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时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变化,CMV感染患儿给予更昔洛韦、辅酶A、三磷酸腺苷、多种维生素、听觉刺激治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60例患儿CMV感染53例,感染率88.33%;以单纯CMV感染的43例患儿为单纯CMV感染组,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的10例患儿为非单纯CMV感染组,两组治疗后CMV-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CMV感染患儿106只耳,31只耳有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率为29.25%,治疗后治愈率为74.19%,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结论 CMV感染引起婴儿听力受损,以听力反应阈值轻度增高多见,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干预治疗能对患儿听力受损起到较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小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缓解黄疸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及更昔洛韦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34例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期进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听力筛查。对其中未通过的118例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及对照组,6个月时进行听觉诱发电位(ABR)听力检查。结果:CMV感染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远低于CMV阴性者;更昔洛韦治疗组6个月时听力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CMV感染对婴幼儿可产生听力损害;早期的更昔洛韦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听力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将47例接受allo-HSCT患儿根据移植前是否常规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分为预防组(33例)和非预防组(14例),分别比较两组的CMV感染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预防组33例患儿中5例发生CMV感染,非预防组14例患儿中6例发生CMV感染,两组CMV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CMV感染患儿均进行了积极治疗,预防组5例CMV感染患儿中,1例死亡;非预防组6例CMV感染患儿中,2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中位随访时间37(4~60)个月,所有供者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均完全植活.结论 儿童allo-HSCT期间应用更昔洛韦能预防CMV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黄疸的诊疗方法,判断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炎综合征致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患儿。对照组不给予治疗,研究组采取更昔洛韦规范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率、肝功能指标以及CMV指标。结果:采取更昔洛韦进行规范治疗的研究组患儿在上述黄疸消退率、肝功能指标以及CMV指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较为常见,因此产生的肝炎综合征及所致黄疸对婴儿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采取更昔洛韦治疗能够提升黄疸消退率,有效清除巨细胞病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入院后除常规应用抗生素、抗炎平喘、叩背吸痰、退热止咳等对症处理的同时,明确CMV感染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36例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治愈率为75%,未用更昔洛韦治疗10例,治愈率为30%.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更昔洛韦作为抗CMV药物作用迅速,且在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40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患儿 ,分为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 (n =18)与一般治疗对照组 (n =2 2 ) ,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高剂量 (诱导治疗 7 5mg/kg ,每隔 12h静脉滴注 ,连用 14d ;维持治疗 10mg/kg ,1次 /d静脉滴注 ,每周 3d ,维持 2~ 3个月 ) ;对照组使用一般支持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高剂量、足疗程更昔洛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具有显著的近期临床疗效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 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ytomegalovirus,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并在本科治疗的90例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2例(A组):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和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更昔洛韦治疗组30例(B组):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C组,n=28):常规保肝治疗(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三组患儿肝功能各项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A组改善更显著[TBIL:(186.78±20.93)μmol/L vs.(27.29±7.62)μmol/L;ALT:(84.85±17.88)U/L vs.(34.35±8.21)U/L];三组患儿TBIL和ALT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A组所需时间最短[TBIL:(9.81±3.22)μmol/L;ALT:(22.54±9.54)U/L]。A,B组抗CMV-Ig M转阴率(96.9%,90.0%)明显高于C组(3.6%,P0.05);B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6.7%,23.3%)明显高于A组(9.4%,6.3%)和C组(3.6%,3.6%;P0.05),而三组心肌型肌肝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升高和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进行观察总结,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6%(71/241,95%CI:23.70%~35.21%),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51/231,95%CI:16.73%~27.43%),肝损害发生率为9.71%(20/206,95%CI:5.67%~13.75%)。71例发生不良反应并完成疗程的患儿,治疗有效46例(64.79%);17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治疗有效120例(70.5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79,P=0.38)。患儿性别,入院时是否有黄疸,是否早产、剖宫产,是否伴有感染等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骨髓抑制和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用GCV治疗32例婴幼儿活动性CMV感染者,治疗前后查血像和肝肾功能,将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了解GCV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有无影响,观察与记录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该组患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外周血像无明显影响;少部分患儿出现谷丙转氨酸(ALT)一过性升高;极少数患儿有惊厥与脑缺氧等神经毒性。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是有效的,但由于有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故应谨慎地用于治疗症状性CMV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2)与对照组(n=20)。两组均以常规保肝降酶治疗为基础。治疗组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共2~3个疗程。对照组用更昔洛韦治疗共2~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周后CMV-DNA转阴率分别为78.8%、8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肝功能及胆红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胆汁酸在6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儿治疗6周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具有与更昔洛韦相似的抗HCMV感染的作用,其效果虽弱于更昔洛韦,但与之相近,而且有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因此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醒脑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患儿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析。结果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n=34)、醒脑静组(n=34)和更昔洛韦组(n=34)。对3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醒脑静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对更昔洛韦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在发热、头痛、呕吐、神经病理等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醒脑静组和更昔洛韦组(P0.05),联合组患儿头痛、发热、呕吐和神经病理征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醒脑静组和更昔洛韦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患儿采取醒脑静联合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缩短患儿的症状持续时间,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重症巨细胞病毒 ( CMV)感染的疗效。方法  5例免疫功能低下合并重症 CMV感染患者 ,予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更昔洛韦 10mg kg- 1.d- 1分 2次静滴 ,丙种球蛋白 50 0 mg kg- 1.d- 1,持续 1~ 2周 ;然后更昔洛韦减为 5mg kg- 1.d- 1,再持续4~ 6周 ,丙种球蛋白则逐渐减量 ,每周减 2 .5~ 5g d- 1。结果  5例患者中 1例痊愈 ,3例显效 ,1例进步 ;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但均为可逆性。结论 用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重症 CMV感染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症状性患儿干预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其所生子女血清中HCMV-IgM,PCR法检测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HCMV-DNA.收集病例组中婴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周,追踪其疾病变化及转归.结果 秦巴山区孕期HCMV宫内传播率为36.49%(27/74);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之间关系密切(χ2=17.58,P<0.001).HCMV先天性感染可对新生儿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有症状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HCMV转阴率为64.29%(9/14),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损害严重,更昔洛韦对有症状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早产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INF-γ)、血浆D-二聚体(D-D)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CMV肝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退黄及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AST、ALT、TBIL、DBIL、γ-GT、IL-8、INF-γ、D-D、v W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AST、ALT、TBIL、DBIL、γ-GT、IL-8、INF-γ、D-D、v W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痊愈率为74.00%、有效率为22.00%、无效率为4.00%,对照组分别为52.00%、38.00%、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早产儿CMV肝炎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培菲康(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住院治疗的CMV性肝炎患儿13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6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培菲康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回降正常所需时间,尿CMV-DNA、血清CMV-IgM阴转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6%,低于观察组的89.71%,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观察组尿CMV-DNA阴转率及血清CMV-IgM阴转率均较对照组升高(χ2值分别为19.90、39.81,均P<0.05),且ALT、TBIL回降正常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5、7.55,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CMV性肝炎的治疗,采用培菲康联合更昔洛韦方案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40例诊断确切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5%、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13士2.53)天、(10.03士4.4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