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肝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P6000彩超仪,探头频率3.5~4.5MHz.发现病灶后,仔细观察病灶的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必要时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低回声型,高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低回声病灶发生肝癌的机率较高,且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强回声肿瘤,原发性肝癌(PHC)以瘤内星点状血流信号为主,而转移性肝癌(LMC)则以瘤周供血为其特点.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 7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 IMT 患者超声图像,其中男性 3 例,女性 4 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 47.1 岁。病程 1 个月~13年。分析病变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有无转移等特点。结果:位于腹腔 2例,盆腔 2例,前臂、腹股沟、臀部各1例。3例瘤体最大径>5cm,4例瘤体最大径<3cm。 5例瘤体形态规整,2例瘤体形态不规整。 6例瘤体边界清楚,1 例瘤体边界不清楚。5 例瘤体为低回声,2例为囊实混合回声。2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5 例血流信号丰富。7例 IMT 均未发现转移灶。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 Vimentin、SMA、MSA、Desmin,其阳性率分别为 100%、100%、100%、47.6%。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 IMT 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有无转移等,但超声图的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术前检查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帖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年龄为12~45岁,平均25.8岁,中位年龄24岁;肿块均为帖单发,呈类圆形,边界清;4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1例内部呈不均中等回声,1例周边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5例周边及内部见较丰富血流信号,1例仅周边见血流信号.肿瘤大小平均为1.2cm(0.7~2.0cm),5例位于睾丸边缘部,1例位于靠近中心部.单一超声检查诊断准确1例,结合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后,诊断准确3例.结论 睾丸间质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两者结合能明显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5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特点与病理进行部分对照。结果:95.8 %(120 例)形态不规则边缘蟹足样,84 %(105 例)内部回声不均匀,68 %(85 例)内部有钙化,78.4 %(98 例)有强回声边带。彩色多普勒表现肿瘤内血流信号多数是Ⅱ级~Ⅲ级。超声诊断正确率94 %(121 例)。腋下淋巴结转移癌79 例,诊断正确率94 %(79 例)。结论:乳腺癌有显著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区域淋巴结扫查正确率高,有助于临床分期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立平  陈丽羽  杨琛  徐栋 《肿瘤学杂志》2008,14(11):932-933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方法]综合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二维声像图的形态、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和瘤体内血流信号分级及频谱特征。[结果]睾丸精原细胞瘤超声多表现为局限性低回声,瘤体内血流信号丰富,形态不规则,多呈分支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8%(90/98)。51例患者(共61例作血流频谱采集)呈枝状肿瘤血管中均可检测出阻力指数小于0.6的血管,且其阻力指数从主干到末梢逐级增加。[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低回声、血供丰富、血流阻力指数较低,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病理危险分级标准将39例患者分为极低危组(1例)、低危组(11例)、中等危组(1例)、高危组(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4.1%(25/39),漏诊2例(5.1%)。低危组病灶超声表现均呈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团块,多呈类圆形,内部回声均匀,团块内部多见Ⅰ级血流信号(63.6%,7/11);高危组病灶呈囊实性和低回声,团块多数边界清楚,但内部回声不均,46.2%呈分叶状,团块内部多见Ⅱ~Ⅲ级血流信号(61.5%,16/26)。结论超声作为临床应用最广的检查项目之一,对小肠间质瘤的术前筛查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手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1例手部肿物,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以及血流信号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的超声诊断得到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血管球瘤10例,腱鞘巨细胞瘤4例,血管瘤3例,腱鞘纤维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肉芽肿1例.声像图和肿瘤内部的血流信号存在差异.结论 超声影像学表现对手部软组织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102例乳腺恶性肿块的二维图像及彩色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乳腺恶性肿块的二维和彩色超声图像特征,进一步探讨二维图像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特点。方法 对10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多普勒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乳腺恶性肿块的二维图像特点为形态及边界不规则,或可见细小毛刺状改变,边缘见高回声边带,周围有浸润表现,内部回声不均,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减,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符合率80.3 %(26/31)。102例中,可见血流信号97例(84.3 %),其中较丰富者65例(63.7 %),少量血流信号或星点血流信号32例(31.3 %),未探及血流信号者5例(4.9 %)。结论 乳腺癌有显著的声像图特点,诊断乳腺癌应以二维图像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彩色血流信号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肿瘤的声像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总结20例肾实体占位的声像特征及血流特征.结果肾癌大小在2cm~3cm时多呈高回声,4cm~5cm时呈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典型声像图里边界清晰的圆形强回声,无明显声衰减.CDFI:99%(15/17)肾癌呈丰富血流型,内部血流丰富,可见多支血流,12%(2/17)内部未见血流信号,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肿瘤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对不典型病变需结合穿刺活检及声学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李秀英  宋绪明 《中国肿瘤临床》1991,18(4):201-203,206,F003
本文报告灰阶超声诊断肾肿瘤8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0例,恶性72例,诊断符合率为89%,误诊9例占11%。本文根据肾肿瘤的不同声像图特点来鉴别良、恶性肿瘤,并分别对肾癌、肾盂癌、肾内瘤的声像图表现加以重点描述。认为良性肿瘤的声像图边缘清楚、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壁回声增强。恶性肿瘤则多数边缘模糊,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壁回声衰减。 8例小于5cm的早期肾癌,6例无临床症状;6例经IVP检查,阳性仅3例;CT检查5例,阳性4例;而超声诊断均与手术病理完全符合。证明灰阶超声检查方法完全、方便,对诊断肾肿瘤列为首选手段优于其它检查方法,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