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CRP、PCT、IL-6水平在新生儿GBS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GBS败血症患儿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未感染新生儿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儿入院1d、3d、6d的血清Cyt-C活性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儿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1d-6d的血清Cyt-C活性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CRP、PCT、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IL-6、PCT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新生儿GBS败血症的诊断率,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8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感染23例,重度感染37例。选取同期AL骨髓抑制未感染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化学药物治疗,检测患儿血清CRP、PCT和IL-6水平,并计算IL-6、PCT、CRP三项指标在诊断AL患儿化疗期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患儿CRP(62.33±21.03)mg/L、PCT(1.68±1.14)ng/L、IL-6(32.67±12.24)ng/L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升高(P0.05);与轻度感染组比,重度感染组患儿血清CRP、PCT、IL-6水平更高(P0.05)。血清CRP、PCT、IL-6联合检测诊断儿童AL合并感染的灵敏度(85.37%)、特异性(87.41%)、阳性预测值(89.49%)、阴性预测值(88.76%),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儿童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CRP、PCT和IL-6水平升高,早期检测CRP、PCT和IL-6有助于预测儿童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发生,且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IL-6水平,双抗夹心免疫法(ILMA)、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PCT、CRP水平.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IL-6、PCT和CRP水平急性期分别为(283.54±61.72)ng/L、(13.87±8.54)μg/L和(19.73±9.14)mg/L,恢复期水平分别为(61.50±13.69)ng/L、(0.89±0.33)μg/L和(3.35±2.16)mg/L,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57.14±10.88)ng/L、(0.77±0.21)μg/L和(2.82±1.83)mg/L,新生儿败血症组IL-6、PCT和CRP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联合二、三项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结论 IL-6、PCT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联合二~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败血症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5例受试对象分为败血症组(118例)和正常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血中IL-6、CRP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CRP水平急性期分别为(252.65±54.13)ng/L和(16.42±9.11)mg/L,恢复期为(63.12±15.77)mg/L,正常对照组为(55.42±18.63)ng/L和(3.55±1.34)mg/L(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CRP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早期诊断腹膜透析患者感染性腹膜炎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进行腹膜透析患者共99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33例和未感染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IL-6、CRP、PCT水平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IL-6(31.17±14.95)ng/ml、CRP(25.33±7.48)mg/L、PCT(1.57±0.84)ng/m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IL-6、CRP和PCT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特异度为90.43%、灵敏度为94.7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均显著优于单个指标;治疗后好转组患者的血清IL-6(12.05±7.88)ng/ml、CRP(19.32±8.26)mg/L、PCT(0.43±0.22)ng/ml水平显著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 IL-6、CRP和PCT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并且血清IL-6、CRP、PC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阴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清IL-6、PCT、中性粒细胞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L-6、PCT、中性粒细胞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神经系统并发症、新生儿惊厥以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34.00%、22.00%、26.00%、64.00%,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B族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研究组患儿的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PCT分别为(67.59±27.23)%、(37.07±10.12)pg/ml、(5.23±2.39)ng/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IL-6、PCT、中性粒细胞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31.02 pg/ml、4.76 ng/ml、60.08%。结论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主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临床特征。血清IL-6、PCT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作为诊断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早期敏感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以联合诊断的方式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败血症患儿血浆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法(ILMA)测定血浆PCT水平,酶联免疫(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IL-6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血浆PCT和IL-6急性期水平分别为15.6±7.2μg/L和254.9±53.5 ng/L,恢复期二项指标分别为1.1±0.4μg/L和70.3±15.2 ng/L,对照组二项指标分别为0.9±0.3μg/L和65.0±13.7 ng/L,新生儿败血症组PCT和IL-6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PCT和IL-6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参考指标和评估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经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新生儿150例,根据细菌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2例;另选同期出生的7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入院时的血清IL-6、PCT和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hs-CRP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中的价值。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患儿的IL-6、PCT和hs-CRP分别为(253.46±53.25)pg/ml、(2.23±1.21)ng/ml、(23.46±2.87)mg/L高于非细菌感染组(19.42±10.24)pg/ml、(0.81±0.76)ng/ml、(9.75±2.35)mg/L和对照组(P<0.05);血清hs-CRP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49%、84.62%高于IL-6(P<0.05),血清PCT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88.46%高于hs-CRP(P<0.05),但PCT、IL-6联合hs-CRP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93.59%高于IL-6、PCT和hs-CRP(P=0.05),IL-6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95%CI:0.683~0.864),PCT的AUC为0.857(95%CI:0.742~0.908),hs-CRP的AUC为0.838(95%CI:0.704~0.885),IL-6、PCT联合hs-CRP的AUC为0.893(95%CI:0.783~0.952)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IL-6、PCT和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均升高,均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能,但PCT、IL-6联合hs-CRP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血清PCT水平,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血清中PCT、IL-6和hs-CRP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急性期PCT、IL-6和hs-CRP3项检测指标分别为(11.5±6.9)μg/L、(261.7±50.2)ng/L和(12.4±6.3)mg/L,恢复期3项检测指标分别为(1.3±0.5)μg/L、(74.6±13.4)ng/L和(3.9±1.8)mg/L,对照组3项检测指标分别为(1.1±0.4)μg/L、(63.1±10.6)ng/L和(3.1±1.5)mg/L,感染组急性期3项指标明显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PROM孕妇PCT、IL-6、CRP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宫内感染、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PROM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分娩时脐血PCT、IL-6、CRP水平;PPROM孕妇分娩后对胎盘胎膜行病理学检查,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63例,无绒毛膜羊膜炎37例,两组孕妇外周血PCT、IL-6及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各自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一般,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但三者同时阳性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08%、94.59%、95.3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新生儿肺炎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浓度升高,三者同时阳性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高,脐血中PCT、IL-6、CRP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变化率测定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肺炎患者98例,重症肺炎组50例,轻症肺炎组48例.动态观察其血清PCT、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浓度的变化情况.记录重症肺炎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比率及病死率.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19.8±21.6)μg/比(1.5±0.8) μg/L,(34.3±13.1) ng/L比(11.5±5.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IL-6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随着病情被有效控制而迅速下降,WBC、CRP及IL-6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RP下降幅度(10.3±7.8)%,IL-6下降幅度(12.4±6.9)%,PCT下降幅度(43.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传统炎性指标WBC、CRP及IL-6而言,PCT更能协助对感染的诊断,且其变化率对判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北辰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患者及同期50例恶性肿瘤化疗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纳入感染组及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因子水平、不同感染类型血清因子水平及各项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细菌感染46例、病毒感染40例以及混合感染22例;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SAA、白细胞介素-6(IL-6)、IL-8分别为(71.24±8.18)mg/L、(3.52±0.45)μg/ml、(239.46±20.55)mg/L、(98.35±9.69)ng/L、(249.06±38.57)ng/L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细菌感染患者和混合感染患者血清CRP、PCT、SAA、IL-6、IL-8分别为(101.95±13.04)mg/L、(6.78±0.70)μg/ml、(362.77±39.65)mg/L、(115.94±12.57)ng/L、(351.86±42.09)ng/L和(93.65±14.95)mg/L、(5.82±1.73)μg/ml、(313.59±42.33)mg/L、(99.87±14.24)ng/L、(295.11±49.10)ng/L均高于病毒感染患者(P<0.05);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血清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SAA诊断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血清CRP、PCT、SAA、IL-6、IL-8在恶性肿瘤化疗并发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在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者,各项因子单独及联合诊断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合并细菌性感染具有一定鉴别价值,可为其诊断及治疗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验室感染性检测项目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评价,为临床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52例试验组与60例对照组患儿,用固相免疫层析法半定量测定PCT,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用XE-2100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对52例新生儿败血症阳性的诊断中PCT的特异性与白细胞、血小板、CR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T在治疗前后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CT>10 ng/ml等级范围时,革兰阴性菌感染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P<0.05)。结论 PCT的实验室检测可以为新生儿败血症提供早期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早期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孕妇感染状态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1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GBS带菌46例(GBS带菌组)、GBS亚临床感染120例(GBS亚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24例(GBS羊膜炎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20例为正常组。待研究对象分娩后,取母体肘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RP、PCT水平,分析每组孕妇血清CRP、PCT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RP、PCT对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感染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GBS带菌组孕妇血清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无明显差异;GBS亚感染组和GBS羊膜炎组孕妇血清PCT和CRP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BS羊膜炎组孕妇血清PCT和CRP相比较,GBS带菌组和GBS亚感染组孕妇血清PCT和CR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BS亚感染组孕妇血清PCT和CRP相比较,GBS带菌组孕妇血清PCT和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孕妇血清中PCT检测的AUC分别为0.165、0.632、0.988,血清中CRP检测的AUC分别为0.168、0.687、0.934,其中血清PCT和CRP在GBS羊膜炎的诊断效能最高;GBS亚感染次之;GBS带菌的诊断效能相对最低。结论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妇血清中PCT、CRP含量对GBS羊膜炎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作为GBS阳性孕妇感染状态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好转亚组及未愈亚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各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感染组[(21.71±7.13)分比(15.32±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1天血清PCT高于非感染组[(2.15±1.79)ng/L比(0.56±0.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CRP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3天血清PCT、WBC、CRP、IL.6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5天血清PCT为(3.09+1.98)ng/L,非感染组为(1.06+0.6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38例)入ICU第5天WBC、CRP、IL-6分别为(15.13±6.32)×10^9/L、(103.56±40.62)mg/L、(230.41±121.83).g/L,未愈亚组(10例)分别为(18.62±8.89)×109/L、(134.38±34.16)mg/L、(268.73±138.1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均低于未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何池英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58-1559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 方法 选择郴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经病原学检测,临床诊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确诊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降钙素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0.5 μg/L为阳性,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 结果 新生儿感染组中PCT水平为(9.31±5.24)μg/L,CRP平均水平为(33.20±20.44)mg/L,白细胞计数(18.3±6.4)×10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CT水平低于新生儿感染组,CRP水平低于新生儿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新生儿感染组.且使用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9.2%,ROC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83.1%;为所有检测方法组合中特异度、灵敏度最高的诊断方法. 结论 本研究证明使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国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34-3835,3838
目的 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某院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且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做为对照.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 (56.13±32.87) mg/L、WBC (24.37±7.84) ×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 (5.38±2.11) mg/L、WBC (7.78±1.32) ×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20例,阳性患儿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70.00%,CRP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WBC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P< 0.05).结论 CRP检测有助于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可为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情况,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几种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1例新生儿作为败血症组,同时选取非感染新生儿60例作为非感染组,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原学、感染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败血症组41例新生儿血培养均阳性,以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多见(占41.5%).败血症组C-反应蛋白(CRP)、PCT、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t值分别为4.70、3.71、2.71、4.66,均P<0.05),败血症组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t=-6.95,P<0.05).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PLT、CRP、PCT、hsCRP、SA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异常阳性率在败血症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χ2值分别为32.25、17.62、27.86、49.77、55.23、54.21、30.16、7.18,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CRP、hsCRP、PCT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822,0.978)、0.919(0.851,0.986)、0.945(0.891,0.999).结论 WBC、NEUT%、PLT、CRP、PCT、hsCRP、SAA、FIB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均有意义,其中PCT、hsCRP、CRP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验结果易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ount,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诊断早期败血症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收入的30例早期败血症成年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医院收入的非败血症其他感染性疾病成年患者30例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PCT、WBC、CRP水平,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水平,早期患者与恢复期患者水平。结果研究组PCT、WBC、CRP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PCT、WBC、CRP均低于治疗前,恢复期患者PCT、WBC、CRP均低于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败血症患者,可实施PCT、WBC、CRP联合检测,能够及时判断病情,动态检测降钙素原水平,能够及时评估患者治疗情况,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9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EB病毒感染进行分析分组,感染组65例,未感染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疾病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EB病毒检测情况、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有效时间、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比例。对比两组炎性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33]。分析两组的EB病毒DNA含量与各类炎性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B病毒感染率为34.21%(65/190)。未感染组动脉氧分压为(61.92±18.25)mmHg高于感染组,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比、治疗有效时间和转入ICU占比分别为45.60%(57/125)、(7.61±2.75)d、13.60%(17/125)均低(短)于感染组(P<0.05)。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CRP、PCT、WBC、IL-6、IL-17、IL-33分别为(53.25±5.31)mg/L、(0.78±0.10)μg/L、(14.32±0.67)×109/L、(151.58±11.25)ng/L、(116.28±12.33)ng/L、(61.56±3.65)ng/L高于未感染组(P<0.001)。EB病毒DNA含量与CRP、PCT、WBC、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可使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该种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