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6例结肠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手术治疗63例,术后发生肠瘘3例(4.8%),治愈62例(98.4%)、死亡1例(1.6%)。二期手术治疗13例,再次术后发生肠瘘2例(8.3%),治愈12例(92.3%)、死亡1例(7.7%)。结论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桦  杨栋培 《江苏医药》1996,22(8):547-548
报告10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116例,手术治疗106例(91.3%)。死亡5例(4.3%),其中3例多器官衰竭,2例不可逆性休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37例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的Il盘床资料及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资料,以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及脊髓损伤步行能力评定(WISCIⅡ)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患者ASIA运动评分术前平均为(58.7±17.4)分,术后6个月平均为(84.4±13.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治疗无效3例,有效10例,优良19例,治愈5例,优良率为64.9%。结论大部分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经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干预可明显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8例均治愈,41例均在入院48h内手术治疗。28例单纯行腹部手术,13例与胸心外科、骨科、脑外科及泌尿外科联合手术。术前主要疾病确诊34例(69.38%),手术治愈39例(79.59%),死亡2例(4.08%)。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伴有多发伤者应快速准确的判断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手术时及时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侯翠枝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75-2976
目的:了解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腹部创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B超检查,观察组应用CT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40例,经手术治疗后诊断脾损伤16例(40.0%),肠系膜损伤10例(25.0%),肝损伤5例(12.5%),膀胱损伤4例(10.0%),胰腺损伤2例(5.0%),胆道损伤3例(7.5%),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一致例数为33例,检出率为82.5%(33/40);观察组40例,经手术治疗后诊断脾损伤15例(37.5%),肠系膜损伤9例(22.5%),肝损伤6例(15.0%),膀胱损伤5例(12.5%),胰腺损伤3例(7.5%),胆道损伤2例(5.0%),CT检查与手术结果一致例数为38例,CT检出率为95.0%(38/40)。 CT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B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P<0.05)。结论与B超检查相比较,CT检查腹部创伤与手术结果符合率相对较高,CT能够准确反映腹部创伤类别、位置以及面积,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秦仪 《北方药学》2014,(5):112-1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急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措施。结果:29例(42.6%)恢复良好,14例(20.6%)中残,12例(17.7%)重残,3例(4.4%)植物生存,10例(14.7%)死亡。结论: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和积极施救能够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获得随访的157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受伤~3d内手术)59例和晚期手术组(受伤3d后手术)98例,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早期手术组有效率91.5%,晚期手术组有效率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患者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冉永菊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79-3280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阴道助产的临床应用和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将44例阴道助产分娩产妇按照助产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胎头吸引术22例为观察组,产钳术22例为对照组。分娩后分别统计两组产妇母体损伤及新生儿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1例(4.5%),尿潴留2例(9.1%),会阴水肿3例(13.6%),软产道损伤3例(13.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后新生儿皮肤损伤3倒(13.6%),窒息2例(9.1%),先锋头10例(45.5%).无骨折,分娩新生儿损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合理应用胎头吸引术助产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77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取常规骨窗骨瓣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疗效:恢复良好45例(58.4%),中残13例(16.9%),重残10例(12.9%),植物生存状态6例(7.8%),死亡3例(3.9%)。术后并发颅骨缺损26例,颅内感染2例,脑积水3例,脑组织膨出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正确、合理掌握手术时机、手术指征,针对患者具体伤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是有效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8例胰腺损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张晨阳  徐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34-1436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4年收治的28例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中,术前确诊4例(14.3%),23例治愈(82.1%),5例死亡(17.9%),发生并发症13例(46.4%),术后胰漏是主要并发症。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采取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影响胰腺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 治的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93例。结果 经手术治疗87(93.5%),非手术处理6例(6.5%),死亡7例(7.5%),其中合并严重颅脑伤死亡4例,并发ARDS死亡3例。结论 全面了解病史、认真检查、重复腹穿,B超检查,必要时专科会诊及CT、MRI检查,以减少漏、误诊,处理好合并伤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友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85-18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单纯缝合和(或)造瘘术10例(47%),十二指肠一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8例(38%),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2例(10%),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例(5%)。治愈17例(81%),死亡4例。结论:损伤肠管肠腔内彻底减压是十二指肠损伤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38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的治疗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就致伤原因、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110例(79.7%),死亡28例(20.3%),其中恢复良好86例(62.3%),中残12例(8.7%),重残6例(4.3%),植物生存6例(4.3%)。结论正确有效地急性期抢救,及时的手术减压和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对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TLICS评分≤3分者采用保守治疗;TLICS评分=4分者,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有无神经症状及全身综合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评分≥5分者选择手术治疗。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评价治疗后功能改善率、椎前高度和Cobb角变化、脊髓神经功能情况。结果TLICS评分≤3分者16例,全部采用保守治疗;TLICS评分=4分者10例,其中4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TLICS评分≥5分者68例,选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者优良率分别为90.0%(18/20)、89.2%(6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式治疗后6个月椎前高度、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前后椎前高度:(51±16)%、(91±4)%,Cobb角:(31.4±4.3)°、(4.2±1.4)°;手术治疗前后椎前高度:(52±16)%、(94±6)%,Cobb角:(33.6±3.8)°、(3.2±1.2)°](均P〈0.05).脊髓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TLICS评分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96例病人,恢复良好53例(55.2%),中残20例(20.8%),重残10例(10.4%),死亡13例(13.6%)。结论:早期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迅速查明休克原因,积极抗休克治疗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6例(81.2%),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41%),其中十二指肠瘘9例,腹腔感染4例,死亡6例。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采用合理的术式,加强术后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胰腺损伤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48例胰腺损伤的类型、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腹部B超、CT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测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确诊率驳低,本组仅有15例(31.25%)患者在术前得到确诊,其余33例(68.75%)患者的胰腺损伤均为剖腹探查时发现。手术方式:缝合、止血+引流术者32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脾脏+胰体尾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4例。结论 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困难,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手术探查,可使胰腺损伤得到早期治疗。术中根据损伤的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在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的指导作用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35—56岁,平均44.7岁。T113例,T126例,L17例,L28例,L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h-11d,平均6d。高处跌伤21例,交通伤1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拍摄胸腰椎正侧位片、三维CT重建、MRI观察椎体粉碎和神经受压情况。骨折按Ma.gerl分型:A3型8例,B1型8例,B2型9例,C1型3例,C2型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9例,D级6例,E级4例。后路手术11例,前路手术12例,前后路手术8例。结果术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3.7个月,术前骨折处后凸角度(23.7±11.3)。(13°-38°),术后骨折处后凸角度(5.8±0.6)°(-4°~6°),最后随访后凸(0.9±10.6)°。平均手术时间190min(90~380min),平均出血量1680ml(1260—2540m1),平均住院17.4d(10—24d)。术后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评分有1级以上的恢复,在最后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结论采用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评分系统指导胸腰椎骨折手术人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海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6):68-68,70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部分切除26例,全切4例,行半月板箭修复9例.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38例获得成功,有一例半月板箭修复患者于术后11个月因再次外伤症状复发,入院后再次行关节镜检查治疗,术中见原修复处未愈合且损伤加大,其中35例6个月~1年9个月(平均1年2个月)获得随访。根据Lysholm-Ⅱ评分系统做术前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价,术前平均评分53分(41~69分),随访时平均平分89分(65—100分),优良率为86.5%。结论关节镜下根据半月板损伤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半月板损伤上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早期确诊7例(30.4%),受伤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第二段,共11例,占47.8%。全组死亡4例(17.3%),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6例次。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