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进行治疗,中西医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退热时间、血清和尿淀粉酶正常时间、腹膜炎症消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水平的差异。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治疗组退热时间、血清和尿淀粉酶正常时间、腹膜炎症消失时间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控制炎症,促使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中西医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患者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理前有改善(P0.05),且中西医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9%,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WBC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外周血WBC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组和中西医综合组,西医常规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综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伤椎康复优良率、治疗前后伤椎高度、Cobb角、ODI指数、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中西医综合组患者伤椎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高度、Cobb角、ODI指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综合组患者伤椎高度、Cobb角、ODI指数、疼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椎体复位,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辅助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以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将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复位减压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分期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0%,西医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功能、提高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从而促使患者脊柱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梗阻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急性非梗阻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23例,比较两组有关血液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等生化指标方面有显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健康状况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痊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梗阻性重症胰腺炎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5例与西医组34例,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加用清胰汤,比较两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继发感染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高于西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及体温、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中西医组均短于西医组(P0.05);继发感染发生率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0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儿5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以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以及疗效来综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其他各项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的死亡率,缩短各项临床指标恢复的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应用中药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0例,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PT、TT较西医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中西医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西医组的85.00%(P0.05)。结论中药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更显著地改善各种临床指标、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8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方案治疗,中西医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血浆黏度和Barthel指数。结果: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VAS评分、NHISS评分、血浆黏度和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浆黏度,缓解疼痛感,改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方式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施行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患者服用大承气汤,再加上西医的辅助治疗,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状效率较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桃核承气汤灌肠治疗。治疗7d后对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提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科病房收治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6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单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方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胰腺炎比单用西医治疗效果好,更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症状,增加治愈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补液、禁食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指标改善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6%),对照组MODS、肾衰竭、腹腔感染、转手术及死亡例数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外治组、西医外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0例。中医外治组予黄荆新伤膏敷贴,西医外治组予肌内效贴贴扎,中西医结合组予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贴扎。各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比较膝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及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医外治组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医外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屈曲、内旋、外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西医外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屈曲、内旋、外旋角度的改善明显优于中医外治组(P0.05),而西医外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屈曲、内旋、外旋角度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医外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僵硬度评分、日常活动困难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外治组僵硬度评分、日常活动困难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困难度评分明显低于西医外治组及中医外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外治组的僵硬度评分明显低于中医外治组(P0.05),而西医外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僵硬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自主活动度,减轻其疼痛、僵硬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骨创伤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84例急性骨创伤后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与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睡眠质量、康复预后、治疗满意度等。结果中西组无痛2例、重度疼痛6例;无睡眠障碍者17例;康复随访优良率95.0%;治疗满意度97.5%,VAS评分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骨创伤后疼痛患者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降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陈成 《新中医》2018,50(3):78-8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血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观察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CC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综合量表问卷(GQOL-74)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CS和FM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CCS(6.05±1.54)分、FMA-B(12.50±2.12)分,对照组CCS(10.58±2.41)分、FMA-B(7.87±1.54)分,研究组CCS、FMA-B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7 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中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辅助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