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评价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比例、HCG恢复正常增长的时间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56例(93.33%),流产4例(6.67%);对照组保胎成功47例(78.33%),流产13例(21.67%)。两组保胎成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恢复正常增长时间为6.8±1.3d,对照组为8.2±1.9d,两组HCG恢复正常增长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1.67%)出现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对照组有3例(5.00%)出现毒副反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比黄体酮保胎成功比例高,毒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30-1432
探究地屈孕酮、黄体酮、HCG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黄体酮+HCG+地屈孕酮)和对照组(黄体酮+HCG),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及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7.87%,对照组为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孕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屈孕酮、黄体酮、HCG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胎儿及孕妇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对比两组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激素水平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孕激素水平及HCG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对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自身孕激素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保胎成功率,治疗前后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保胎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抑制素A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兆流产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前后PAPP-A、fFN、抑制素A、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PAPP-A、抑制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fF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孕酮、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孕酮、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可升高孕妇PAPP-A、抑制素A、孕酮、雌二醇水平,降低fFN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36-3637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5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予以维生素E等治疗。对照组予以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相关指标、血清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与治疗时间较短,治疗6、8周时血清孕酮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丸与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均较高,但地屈孕酮的效果更突出,提高血清孕酮水平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n=100)患者单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n=100)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水平显著较治疗前高,同时较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激素水平均较高,差异突出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止血时间、腹痛改善时间、腰痛改善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突出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同时可缩短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β亚型(β-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2-01—2014-01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地屈孕酮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黄体酮组予以黄体酮胶丸治疗,对照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孕酮(P)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屈孕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15%、92.31%,均显著高于黄体酮组的84.62%、78.85%(P0.05);治疗后地屈孕酮组的血清P水平显著高于黄体酮组(P0.05);地屈孕酮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85%,显著低于黄体酮组的13.46%(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优于黄体酮胶丸,且用药方便,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阴道流血、腰腹痛消失时间及孕酮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hs-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恢复速度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朱立新 《临床医学》2013,33(1):115-117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及保胎无忧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妇产科住院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胎治疗,A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B组则口服保胎无忧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保胎成功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HCG升高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保胎成功率为90.9%,B组为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明显降低(P<0.05);④两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及保胎无忧片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保胎无忧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更适合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分娩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提高保胎成功率和足月分娩率,降低流产和早产率,缓解症状,纠正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保胎灵胶囊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黄体酮胶丸联合保胎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腹痛消失、腰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腰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胎灵胶囊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血清孕酮水平,缩短阴道出血、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凝血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腰腹痛、孕酮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疗效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将76例有复发性早期流产史并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HCG+地屈孕酮组和单用黄体酮治疗两组。HCG+地屈孕酮组各治疗12周。另选正常早孕健康妇女38例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检测血清P、E2和HCG水平以评估治疗结果 ,记录妊娠结果及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周之前,HCG+孕酮组与对照组相比,HCG、E2、P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孕酮组与黄体酮组相比无差;8~12周,HCG、E2、P的水平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孕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体酮组比较P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情况:HCG+孕酮组38例,足月妊娠分娩成功37例(97%),黄体酮组38例,足月妊娠分娩26例(68%),两组相比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疗效好,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胶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在保胎成功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经过治疗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应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中没有明显的效果差异性,具有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地屈孕酮用于习惯性流产的作用。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活产率95.83%较对照组的81.25%高(P<0.05);两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较对照组的20.83%低(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活产率,改善其凝血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习惯性流产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血HCG、血清PIB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HCG与血清PIBF水平分别为(5139.74±542.63)U/L、(1.24±0.33)pg/m L,均高于对照组(3148.52±419.04)U/L、(0.63±0.1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地屈孕酮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能有效提高其血HCG与血清PIBF水平,进而降低习惯性流产风险,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4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26),对照组用注射黄体酮治疗,治疗组选用口服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87%虽低于治疗组的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孕激素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孕激素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激素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其临床疗效优于黄体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