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96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变化.将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院时抑郁、焦虑程度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和睡眠,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再次入院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13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认知、角色、情绪、社会、躯体等生活质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眼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视网膜脱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中重度OH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干预前、干预2周后自我效能、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量表简表(QOL-BREF)]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总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能促使中重度OHSS患者改善自我效能,增强治疗依从性,缩短病程,改变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来该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人管理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5 d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围手术期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别采用Partners健康量表(PIHS)、住院患者活动自评量表(PAM)、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状态进行测评。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PIH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M评分、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环境及生存质量状态,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先兆流产保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干预1个月SCL-90、SRSS、PSQI、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1个月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患者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效果。方法 将8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抛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医院-社区-患者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再入院发生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再入院发生率2.33%(1/43)与对照组11.90%(5/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行为总依从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院-社区-患者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持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降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并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DS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降低血压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1日~2021年4月1日住院治疗的9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血压、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综合评估模式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分别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综合评估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CQQC,SDS及 SAS评分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综合评估模式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健康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双心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身病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术后心理、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术后SCL-9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WHO 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个性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化疗前、化疗后8周采用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中文版)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