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宫内妊娠36周儿,顺产出生,1minApgar评分10分,体重2300g。生后1d皮肤出现黄染,以后数天黄染逐渐加重,经蓝光照射,静脉滴注血浆、白蛋白及使用肝药酶诱导剂等综合治疗黄染仍未减轻。有关溶血项目检测:患儿血型“A”型,Rh阳性,血游离试验阳性,释放试验阳性,血总胆红素375μmol/L,间接胆红素372μmol/L,血红蛋白140g/L其母血型“O”型,Rh阳性。诊断:①早产儿;②ABO血型系统溶血;③高胆红素血症。于生后7d在局麻下实施经皮股静脉导管穿刺做换血治疗。由导管换注“O”型血球、“AB”型血浆共…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出生20天(病例号79201),因发热二天、哭闹不止,周身皮肤潮红,下腹部有出血点而就诊。患儿姑姑介绍病情,“患儿母亲分娩前一天开始发烧,后又喂母乳数次,患儿母亲经医院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正在治疗中。”给患儿做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2×10~9/L、血红蛋白140g/L、出凝血时间2分钟、血小板计数100×10~9/L。尿常规:蛋白(++++)、潜血(+++)、胆红质(±)、尿胆原(±)、白细胞3~5、红细胞15~18、颗粒管型(-),因此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收入院治疗。入院后查体营养欠佳,体重3kg,血压9.3/4kpa,体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先佝”)的临床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生后7天内易惊、多汗、易激惹者占28.57%,低钙惊厥者占5.36%,前囟增大与后囟未闭者占53.57%,辅助检查96.42%有异常。结论“先佝”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4.
卢飞 《河北医药》2010,32(6):764-764
患儿,男,13d,主因阵发性青紫7d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第2胎第2产,出生时体重3.1kg,1、5、10min Apgar氏评分为10分,生后3h排胎便,生后8h开奶,母乳喂养。母孕期“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患儿于生后6d出现阵发性青紫,经拍背后缓解,患儿自发病以来无呛咳,无呕吐史。门诊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60次/min,体重3.05kg,口周四肢末端青紫,皮肤无黄染,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机制复杂,强调综合治疗措施:采取“三项支持疗法”和“两项对症处理”进行早期治疗;同时结合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改善脑血流药物或/和高压氧早期、足疗程治疗;对重度HIE早期给予纳洛酮消除脑干症状,并注重新生儿期后治疗,防止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新生儿输液安全管理,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患者满意度.方法:比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输液渗出、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分别对成立输液安全层级护士小组前、后100例输液的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分值为10分,“满意”为9分,“一般”为8分,“不满意”为6分.比较穿刺难度较大患儿平均穿刺次数.结果:成立输液安全层级护士小组前、后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穿刺难度较大患儿平均穿刺次数、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输液安全层级护士小组,降低了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同度.对我院新生儿科静脉输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保障静脉输液安全及护士的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院2007年-2008年6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1000例(包括早产儿、足月儿)生后口服“妈咪爱”散剂后,观察该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生后口服该药时间不同,对高胆红素血症影响也不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体和抗菌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危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病”(发生于分娩后2-3d)脑膜炎的感染源是胎儿羊水,母亲产道及其慢性感染性病灶,主要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晚期发病”(发生于分娩后3-4d)脑膜炎大多源于院内感染,病原体呈多样性,由具体医疗机构的流行病学决定,对新生儿脑膜炎的针对性治疗只能在分离出病原菌并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才能实现,对抗菌疗法的原则以及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药选择和用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李晓霞  郑玉辉 《成都医药》2000,26(4):230-23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脱脐前腹部按摩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6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腹部按摩,对照组在脐痂脱落后进行腹部按摩,按摩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即“I love you”手法,结果:观察组胎便淋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日体重下降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下降率为5.3%,对照组下降率为7.5%,两组新生儿脐时间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无出血及感染,结论:新生儿脱脐之前进行腹部按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玉兰  张晓燕  史春伟 《河北医药》2013,(22):3483-3484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为了解石家庄市NT发生原因,进一步加强NT监测工作,现对我市2004至2011年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病儿女,第2胎第一产,孕32周产道顺娩,生后2h因呼吸急促,口周泡沫痰拟“新生儿肺炎”,“早产儿”收住NICU。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脱脐前腹部按摩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6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腹部按摩,对照组在脐痂脱落后进行腹部按摩。按摩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即“I love you”手法。结果:观察组胎便排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日体重下降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下降率为5.3%,对照组下降率为7.5%。两组新生儿脱脐时间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无出血及感染。结论:新生儿脱脐之前进行腹部按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分析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新生儿先天性肺结核”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结果:患儿,女,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35+2周剖宫产娩出,患儿生后29 d因“反复发热、气促7 d”入院,伴咳嗽、心率快、肝脏肿大表现。经血液及痰液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基因分别检测确诊为先天性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利奈唑胺抗结核治疗25 d后病情好转出院。检索后共纳入国内外相关文献12篇,包括18例患儿,结合本病例共纳入19例患儿。患儿起病年龄(37.4±28.2)d,常见起病临床表现依次为呼吸窘迫16例(84.2%)、发热9例(47.4%)、呼吸暂停6例(31.6%)、咳嗽5例(26.3%),其中呼吸暂停均发生于出生胎龄<32 周患儿,发热和咳嗽主要发生在矫正胎龄>34 周患儿。17例(89.5%)患儿接受四联及以上药物治疗,治愈或明显好转16例(84.2%)。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新生儿先天性肺结核起病晚,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诊断困难,易漏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的新生儿生后晚期出现呼吸困难且抗感染治疗无效者,需警惕先天性肺结核,痰、血液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检测有助于病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58例HIE患儿,根据患儿患病轻重程度,在确诊为本病后,立即常规改善通气、输氧、脱水、激素、适量输液,并采取三项“支持”治疗及三项“对症”治疗,通过治疗及护理,58例HIE患儿,治愈50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8天,平均14.2天。结论 维持周身器官的良好灌注;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消除脑干症状以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热点话题     
《家庭用药》2013,(11):4-4
新生儿“第一口奶”会上瘾吗 近日,媒体一篇《新生儿“第一口奶”背后黑幕》的报道称,天津某些奶粉企业为卖奶粉,不惜贿赂医生、护士,给孩子喂自己品牌的奶粉,让新生儿产生依赖,从而上瘾。新生儿的“第一口奶”真的会上瘾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作为“新生儿游泳”研究组,另300例作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沐浴法。比例两组出院体重、粪便初排、转黄时间及黄疽指数等。结果上述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 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是指多种病因引起新生儿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  相似文献   

18.
严达尊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32-2033
目的 探讨IgG抗-A+B对“A”或“B”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O”型血孕妇分娩的“A”或“B”型新生儿脐血进行血型血清学检验,按是否存在IgG抗-A+B进行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1)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结果中,存在与不存在IgG抗-A+B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脐血IgG抗-A+B阳性的患儿中,未发病组患儿IgG抗-A+B致敏红细胞破坏的数量极显著高于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P〈0.01)。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IgG抗-A+B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国内新生儿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我国发生率及病死率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自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体创建“爱婴医院”以来 ,母婴同室在全国进行逐步推广。我院于 1994年 8月通过爱婴医院评比 ,开始实行母婴同室 ,本研究对实行母婴同室后新生儿主要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红臀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益群 《河北医药》2001,23(2):148-148
新生儿红臀 ,俗称“尿布疹”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新生儿ICU中最常见的护理难题。通常认为新生儿红臀与更换尿布不及时、局部长时间受潮湿刺激、尿布pH值偏高有关。有报道新生儿红臀与局部霉菌感染关系密切 ,并用制霉菌素治疗取得良效 ,究其是霉菌直接感染还是合并霉菌感染尚不清楚[1 ] ,给临床防治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解红臀发生原因 ,提供强有力的防治措施 ,自 1996年 6月~1999年 6月我院对 15 0 0例新生儿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无红臀新生儿 15 0 0例 ,以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肺炎、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