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宁脑止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1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一般资料 128例中,男52例,女76例;年龄8岁~52岁;病程1周~17年,1年以内者73例,1~5年者32例,6~10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7例. 全部病例均有一侧或两侧发作性头痛,或前额牵及目眶痛,或后枕部痛.多为搏动性跳痛,或钻痛、胀痛.病程缠绵,间断性反复发作,并与气温、情绪刺激、疲劳、月经等有关.或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烦、失眠、畏光惧声等症.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笔者以苇茎青桃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3~68岁,平均51岁;病史5.1~29年,平均17.4年;病程4~9天,平均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66例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25~41岁17例,42~65岁49例;病程1年以内14例,1年~5年31例,5年~10年21例.主要以头顶或两侧掣痛如刺,发作无定时,疼痛时放射到眼部、  相似文献   

4.
<正>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方法简便、微创、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肺部肿块或弥漫结节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8月对76例肺内局限性病灶和7例肺内弥漫性病灶成功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3例患者,男62例,女21例;年龄17~80岁。局限性病灶76例,弥漫性病灶7例;10例于肺穿刺前已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33~76岁;病程最长的为2年,最短的2天.均有头晕,13例伴有恶心,10例伴有呕吐. 诊断标准:①每当头部在过伸位或转向某一方位时,即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②经X线摄片,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③大都与受寒和疲劳有关;④颈椎眩晕一般没有耳鸣.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5年4月~199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扁桃体肥大16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7例,女68例;年龄6~76岁,平均28.5岁;病程17天~10年,平均150天。首次发病32例,反复发作133例;扁桃体Ⅱ度肥大61例,Ⅲ度肥大104例;单纯性扁桃体肥大64例,病灶性扁桃体炎52例,扁桃体良性肿瘤1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30例。 2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组以腹痛、腹泻、粘液或脓血便为主要症候群的慢性疾病,往往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笔者于1993~1997年期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本病42例,并与西药组27例相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和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专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性分别为28例和17例;女性分别为14例和10例。年龄28岁~40岁分别为10例、7例;41岁~50岁分别为25例、17例;51岁~62岁分别为7例、3例。病程1年以内分别为12例、10例;1年~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10年来用清胰汤加味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共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7~30岁23例,31~50岁24例,51~76岁13例。过去有类似症状的发作病史者12例。均表现为突然上腹剧痛,如刀割或针刺样,阵发性加剧,其中伴有向背部、腰部、胸部、肩胛、双胁肋部放射者30……  相似文献   

9.
<正>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一种常见病,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甚感痛苦。我们自1987年2月至1988年5月采用气功信息治疗观察本病5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50例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在20~51岁之间,其中:20~30岁24例,31~40岁17例,41~51岁9例。病程1月~1年18例,1~+年~5年22例,5~+年~11年10例。患者均于发作期就诊。大多数发作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 174例 ,均经 CT或 MRI确诊。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4例脑梗死患者中男 93例 ,女 81例 ;<4 0岁者 1例 ,4 0~ 4 9岁者 11例 ,50~ 59岁者 4 7例 ,6 0~ 6 9岁者 58例 ,70~ 79岁者 4 8例 ,>80岁者 9例 ;年龄最小者 2 9岁 ,最大者 91岁。1.2 病史 :有高血压史者 90例 ,有冠心病史者 39例 ,糖尿病史者 2 2例 ,颈椎病史者 18例 ,其它病史者 34例。有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史者 2 6例 ,其中发作 1次者 9例 ,发作 2次或 2次以上者 17例 ,有复发或再发者32例。从…  相似文献   

11.
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凯 《山西中医》2007,23(5):33-33
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法治疗脑缺血性眩晕10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患者中,男45例,女57例;年龄<40岁5例,40~60岁76例,61~60岁15例,≥70岁8例。患者多见眩晕急发,多呈发作性(可有持续性),发作时自感周围转动,或自一侧倾倒感,与体位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选择肠道功能性病变所致慢性便秘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20~72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0年。伴有发作性下腹部痉挛疼痛54例,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64例,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排气多等胃肠症状52例,  相似文献   

13.
骶髂劳损是腰腿痛主要原因之一 ,常有急性发作 ,也有转为慢性病程迁延数月之久者。笔者 1994年~ 1999年采用封闭加手法治疗 32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2 3岁~6 6岁 ,平均年龄 48 2岁 ;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左侧 18例 ,右侧14例 ;发病时间 1d~ 14d ;发病原因 :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19例 ,妊娠及产后 3例 ,不明原因 10例。1 2 诊断依据 患者有重劳动、体育活动或久坐病史 ,但老年患者多产生于劳累之后 ,无明显外伤史。有的患者为妊娠后期或产后 ;急性腰骶部疼痛 ,放射…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笔者2001~2004年采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00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符合1997年5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见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均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100例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5~61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3年,平均17年;该次急性发作,病程最长11d,最短3d,平…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989年,我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包括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25例。兹简报如下: 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14例;17~31岁3例,32~45岁5例,46~80岁17例;气滞型17例(平均病程13天),湿热型8例(平均病程21天);急性胆囊炎19例(平均病程20天),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平均病程15天);均经X线、A超、B超和常规化验及某些必须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16.
头针治疗中风伴尿失禁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应用头针治疗中风伴尿失禁21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6~76岁;其中脑梗塞17例,脑出血4例;病程20~56d.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院于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采用局部封闭辅以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76例颈腰腿痛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7~10岁,病程6个月~13年。全部病例经X片摄片检查,部分行CT扫描,其中腰间盘突出者19例,颈椎病z2例(因颈间盘疝导致脊髓受压2例),其余35例为颈腰椎骨质增生或肌肉筋膜的急慢性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腰痛症状、体征和反复发作史。 2.治疗方法:除颈椎病及腰间盘突出配合牵引治疗外,其余均采用局封加中药电离子导入。①局封  相似文献   

18.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17~50岁;病程1~15年。头痛均为周期性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过程相似,发作3次以上。均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2治疗方法止痛汤组成: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2g、熟地黄10g、白芷10g、夏枯草10g、珍珠母20g(先煎)、细辛2g(后下)、天麻10g、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为颈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易反复发作。笔者在1993年2月~1998年5月采用自拟中药天麻五白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8岁~76岁,平均53岁;病程3天~13年,慢性起病逐渐加重,反复发作者58例,急性起病10例。 全部患者均有头晕目眩症状,伴呕吐或恶心欲吐,纳差者50例,伴心烦易怒者28例,伴耳鸣者19例。经详细询问病史,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1999年6月~2000年2月运用手法按摩结合药物注射疗法,治疗枕神经痛10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9例中,男41例,女68例;年龄15~62岁,平均39.4岁;病程7d~30余年,平均5.2年。全部病例中,枕大神经痛62例,单侧45例,双侧17例;枕小神经痛28例,单侧19例,双侧9例;枕大、小神经痛19例。 2 诊断依据 ①有急性扭伤、慢性劳损病史;②一侧或双侧后枕部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可放射于头顶部或颈部,甚至涉及前额及眼眶,有紧箍感、压迫感,疼痛常因劳累、情绪紧张、天气变化或感冒诱发加重;③枕大、小神经出口处压痛敏感;④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