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锋  李夏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214-21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测量70例患者与45例正常对照组的QT离散度,按有无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QTcd均显著增加(P<0.01),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相比,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明显延长(P<0.05)。结论 QTd的增加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QTd可作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180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组QTd为(88.64±25.46)ms,较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58.28±11.46)ms明显延长(P〈0.01)。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Q-Td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2组患者治疗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低钾血症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178例低钾血症患者有15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经纠正低钾血症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后,13例室性心律失常消失,2例死亡。结论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各种严重器质性心脏疾病及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应及时防止和纠正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恶性心律失常的诊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室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室性恶性心律失常68例,其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32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8例,尖端扭转型室速10例,室颤8例。运用电复律抢救联合胺碘酮治疗,65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5.59%。结论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病情危急,发展迅速,要提升临床诊断技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抢救的措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赵芝琴  张应碧  罗频 《贵州医药》2006,30(7):611-612
在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大多数室性异位搏动预后良好,不需积极处理。但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既是病症加重的征象,又可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控制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观察我院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使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的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钾血症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对患者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低钾血症患者192例,与同期住院血钾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对比观察,统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补钾后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破碎QRS波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以及碎裂QRS时限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联系。方法将近几年来的1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伴随破碎QRS波(fQRS)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统计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关联情况。结果将两组的室性心律失常、>720个/天、多形性室性期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35级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QRS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作为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预警的重要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60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后,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患者的病死率降低。进一步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探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评价其治疗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50例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否服用胺碘酮以及服用前后心律失常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II级以上者)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QTcd由治疗前的(57.1±10.2)m s下降至(39.1±8.3)m 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QTcd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望成为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48 h内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结果 21例患者中有效17例,总有效率81.0%.结论 在基层医院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胺碘酮在发作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118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胺碘酮组在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QT间期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h的QT间期离散度,并对比观察1周内发生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间期离散度显著大于无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康琪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1-32
目的观察硫酸镁注射液用于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共纳入64例患者,均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静脉使用利多卡因。其中32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32例未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之间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时间。结果静脉使用硫酸镁组患者平均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时间为(1.1±0.5)h,对照组平均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时间为(2.3±0.7)h,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侯威 《安徽医药》2015,19(10):1982-198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低钾血症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肺心病的患者100例,入院后检测患者血钾浓度,分为低于2.50 mmol·L -1为重度低钾血症,3.00~2.51 mmol·L -1为中度低钾血症,3.01~3.5 mmol·L -1为轻度低钾血症以及未出现低钾血症,比较四组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肺心病低钾血症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心病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率为73%,其中重度低钾血症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中度为75%,轻度为56%,正常血钾组的发生率为33.3%;肺心病低钾血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血钾的肺心病患者;肺心病低钾血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上以激动起源异常较为多见,而激动传导异常少见。结论肺心病低钾血症加重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低钾血症和缺氧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的治疗肺心病低钾血症等有助于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冠心病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者62例,有所进展者38例,医治无效并最终死亡8例,治疗有效率为92.59%。结论威胁冠心病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与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因此,要有针对性开展冠心病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5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临床试验显示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抑制室性异位心律 ,但并不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危险。相反 ,由于这类药物负性肌力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死亡率增高。因此对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CM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抗心肌抗体联合CRP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53例DCM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n=52)和未合并组(n=101).分析DCM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抗心肌抗体联合CRP对DCM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低危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为单形态的,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可发生猝死,治疗可用钙通道阻滞药、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消融等。高危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为多形态的,常有基因异常,部分患者需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AMI患者,并对比观察2周内发生与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AMI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无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 AMI患者HRV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