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增生腺体急性充血水肿可引发急性尿潴留(AUR)。导尿术是处理AUR最常用的方法。我院泌尿外科2002—2005年共收治BPH患者140例,因AUR住院后即行留置导尿术99例,其中28例导尿管拔除后复发尿潴留。本文总结导尿术的临床应用及预防拔管后复发尿潴留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改制金属导尿管在导尿失败后的应用温保健,王福林,王玉富,白云生475400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急性尿潴留,由于后尿道变形,胶质软导尿管(以下简称软尿管)常常插入时受阻而使导尿失败。金属导尿管能顺利插入膀胱.但是不便保留。近年来笔者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49-5350
将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8Fr导尿管、对照组采用16Fr导尿管都进行留置导尿以解除尿潴留,观察并记录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及留置导尿管后尿管滑脱率,并进行舒适度评价。观察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5。两组导尿管脱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不适感低于对照组(P<0.01)。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选用小儿导尿管,可大大提高该类患者的导尿成功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导尿法运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常规导尿失败病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常规导尿法失败的患者80例,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使用12 Fr(1 Fr ≈ 0.33 mm)硅胶Foley导尿管, 将其前端折叠2 cm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使用16 Fr硅胶前端弯曲的Coudé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2组导尿成功率、导尿管插入膀胱时间、导尿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导尿过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为82.5%(33/40), 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1, P<0.05);2组肉眼血尿发生率、导尿管插入膀胱时间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改良12 Fr硅胶Foley尿管前端折叠法运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常规导尿失败后再次导尿成功率高, 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工作中常应用导尿管为尿潴留病人导尿。但实际操作时,常有一部分男性病人因尿道狭窄致使导尿管无法插入膀胱,2002年8月~2003年6月我科应用双腔中心静脉管为12例男性尿道狭窄致尿潴留病人实施导尿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留置导尿管用于前列腺癌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0例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8Fr导尿管、对照组采用16Fr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以解除尿潴留,观察并记录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留置导尿管后的尿管脱出率,并进行舒适度评价。结果试验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2组尿管脱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2.5%,P>0.05),试验组重度不适感[0.0%(0/40)]低于对照组[25.0%(8/40)](P<0.05)。结论前列腺癌并尿潴留选用8Fr小儿导尿管,可大大提高留置导尿的成功率,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收住前列腺肥大尿潴留 91例 ,后尿道不明原因狭窄致尿潴留 3例 ,采用软性导尿管内支撑物导尿 ,均一次导尿成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前列腺肥大尿潴留91例 ,3例后尿道梗阻尿潴留 ,用软性导尿管导尿失败。 3例改用金属导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述前列腺增生继发急性尿潴留导尿和护理技巧。方法:对166例前列腺增生继发急性尿潴留病人进行导尿前护理干预,清除恐惧感使其配合导尿,操作者要掌握前列腺增生病人尿道和解剖特点,用熟练的操作技巧克服尿道3个狭窄,两个弯曲及后尿道延长所造成的导尿管进入膀胱的障碍,必要时从尿管腔向后尿道推泥无菌石蜡油导尿均可一次性成功。结果/结论:掌握尿道解剖特点,熟练操作技巧,手法消除阻止尿管插进膀胱障碍,禁止反复试插导尿管,消除膜部尿道痉挛因素,使其松驰,不应用任何麻醉剂,一次性导尿成功,避免尿道损伤及继发尿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因慢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急性尿潴留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病,我们改进导尿方法,临床应用100例,成功97例。现介绍如下:(一)导尿管的选择:选用14~16号硅胶导尿管,如没有也可用新橡胶导尿管。(二)导尿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戴雅琴 《护理与康复》2005,4(5):378-378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由于中叶增生或膀胱颈后唇抬高,有时向膀胱内突出,使后尿道的正常解剖形状改变,进而使后尿道受压、伸长、变窄,膀胱颈部变小,形成梗阻,导致排尿不畅[1].对于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导尿术,临床上常规使用Foley's双腔导尿管,但用Foley's导尿管导尿,导管管径过大时置人困难,过小则硬度不足,导尿不易成功.笔者经过实践,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替代Foley's导尿管进行导尿,效果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院近年来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导致急性尿潴留30例,在常规导尿方法失败后,采用一种改变导尿管前端弯曲度的方法,可顺利插入导尿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急诊科常常会遇到一些由于急性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腹痛、胃肠炎使用阿托品,654-Ⅱ或其它药物、毒物而引致的急性尿潴留患者,这些患者在解除药物或毒物作用的很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捧尿。导尿虽在临床应用由来已久,并可很快解除尿潴留,但留置尿管易并发尿路感染,有时还会遇到一些导尿困难的病人。我科在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一年间对以上50例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病人应用留置针穿刺膀胱代替尿路导尿,的确有许多优点,可以减轻由于导尿引起尿道刺激和疼痛不适,且活动方便,解决导尿管导尿遇到的困难。如高龄女病人,尿道处女膜融合症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及时发现自主排尿后拔管,组织损伤轻微,一般留置几小时到二天均能自行排尿,穿刺简单,不易损伤腹膜其他脏器,50例病人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导管用于婴儿导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1990年1月~1997年9月男性婴儿尿潴留导尿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选用普通导尿管导尿为对照组,25例选用硬膜外麻导管导尿为观察组,进行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导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作者认为男性婴儿尿潴留选用硬膜外麻导管导尿克服了因尿道狭窄小儿普通导尿管插管困难和损伤尿道的缺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应用传统导尿方法导尿常致失败 ,故对传统导尿技术进行了改进 ,用改进后的导尿方法为患者实施导尿 ,成功率高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5 6例 ,均为 6 0岁以上的男性 ,其中手术后尿潴留 32例 ,因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 2 4例 ,患者均采用改进后的导尿方法导尿 ,成功 5 4例 ,失败 2例 ,成功率 96 %。2 操作程序2 1 用物除常规导尿用物外 ,另备 16、18号导尿管各 1根 ,在18号导尿管前端侧孔处用 11号手术刀片尖将导尿管顶部修整成一凹陷窝 (如应用气囊导尿管 ,则前端不必修整 ) ,金属导丝 1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拔管时膀胱充盈状态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留置导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膀胱空虚时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患者自觉尿意强烈难忍时拔除导尿管.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尿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26.7%,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麻醉与润滑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方法:将71例BPH伴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实验组先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及无菌液状石蜡油,5 min后再按常规法导尿,比较两组导尿管置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置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和液状石蜡油,提高了BPH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导尿置管成功率,并可减轻导尿时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院近年来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导致急性尿潴留30例,在常规导尿方法失败后,采用一种改变导尿管前端弯曲度的方法,可顺利插入导尿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发生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住院患者82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经尿道导尿,停留导尿管。对照组口服仪α1-受体阻滞剂高特灵(盐酸特拉唑嗪)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联合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急性尿潴留比单纯α1-受体阻滞剂疗效好,有协同作用,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避免反复导尿和减少泌尿系统医院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1983年4月至1985年8月,我院采用消毒液状石蜡油快速尿道灌注,然后再插橡皮导尿管导尿,治疗急性尿潴留26例均获成功,现介绍如下:一般情况:26例中门诊病例16例,住院10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76岁。在治疗过程中均使用橡皮导尿管试插导尿均失败,后改用尿道内灌注液状石蜡油后再插管而获成功。操作方法: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消毒液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72岁.因尿潴留行间断导尿7天入院.7天前发生排尿困难,并逐渐加重致尿潴留,在当地医院行留置导尿术,并予抗生素治疗,4天后拔除导尿管,仍不能排尿,故再次插导尿管.无尿痛、血尿、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