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总结亚低温(32~35℃)脑保护疗法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GCS记分3~8)中的疗效。方法对辽源市中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型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温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存活率为79.2%(38/48),恢复良好率58.3%(28/48),病死率20.8%(10/4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在预后、血糖、电解质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亚低温治疗是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对重型颅脑损伤有肯定的疗效,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病残率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外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体会。方法 :对2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好185例(67.0 %) ,中度伤残4例(6.7 %) ,严重伤残8例 (2.9 % ) ,死亡79例(28.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并与合并伤密切相关。结论 :尽快明确诊断 ,针对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施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凯  岑远光  黄常坚 《河北医药》2011,33(18):2778-27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的GOS测定:良好76例(44.2%);中残28例(占16.3%);重残14例(占8.1%);植物生存或死亡54例(31.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治疗。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使用亚低温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复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体会。方法对76例复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39例(51.32%),中度伤残11例(14.47%),严重伤残6例(7.89%),死亡20例(26.32%)。复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不仅取决于颅脑损伤及其合并伤的严重程度,也与救治时机和抢救措施密切相关。结论早期明确诊断,针对威胁生命的主要病因施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6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恢复良好率54.5%(36/66),病死率18.2%(12/6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情况,对救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73例患者中GOS分级良好26例(35.6%),中残17例(23.3%),重残14例(19.2%),植物生存7例(9.6%),死亡9例(12.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在诊治过程中,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多学科协作,加强监护,优化气道、血压管理,优先处置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其它救治措施,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全组治愈21例(55.3%),好转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2例(31.6%)。结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脑缺血氧对脑组织的损害,预防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7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之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临床救治策略。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以及采取的相应诊断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治愈好转32例(76.4%),植物生存2例(4.7%),死亡8例(19.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治疗中,忽略了一方面病情会使另一方面病情加重,应采取互相兼顾,综合治疗的原则,才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淮南市新康医院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恢复良好11例(35.5%),中残5例(16.1%),重残3例(9.7%),植物状态2例(6.4%),死亡10例(32.2%)。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肺部并发症。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3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存活195例(83.0%),按GOS预后分级:良好72(36.9%),中残80例(41.0%),重残29例(14.9%),植物生存14例(7.1%),死亡40例(17.0%)。结论尽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充分减压,预防颅内感染,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处理合并伤,早期行扩容、解痉、祛聚和抗凝治疗,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适度镇静,短期机械通气,保证氧合充分,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合理肠内外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严格胰岛素血糖控制以保护血脑屏障,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探讨建立创伤系统 (traumasystem)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近 2 0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4 673例 ,采取分期有重点的连续性治疗 ;其中近5年收治 13 81例 ,在分期治疗基础上 ,急性期采用本院建立的“颅脑创伤高级救治系统”救治。结果 2 0年总计 ,恢复良好率 2 5 .3 % ( 1182例 ) ,死亡率 4 1.5 % ( 193 9例 ) ;近 5年恢复良好率已升至 3 6.7% ,死亡率已降至 3 1.8%。结论 在“创伤系统”模式下 ,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自院前现场即开始的加强性、连续性早期救治 ,最后在ICU环境下实施具体、目的性急性期治疗 ,注重康复期手术治疗 ,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范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77-47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们基层医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2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抢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52例,病死率20.9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一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二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尽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防治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措施,并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对症处理,有19例患者治愈(19/40,47.5%),11例患者病情好转(11/40,27.5%),4例患者成为植物人(4/40,10.0%),6例患者死亡(6/40,15.0%)。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做到早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并且积极处理合并伤和并发症,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 )的诊断和治疗。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经验教训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1989年6月~2004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 )9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8例患者中 ,GCS评分 :6~8分762例中 ,恢复良好472例 ,占61 .94 %,中残216例 ,占28 .34 %,重残41例 ,占5 38 %,植物生存6例 ,占0 .78 %,死亡27例 ,占3 .54 %。GCS评分 :3~5分206例中 ,恢复良好33例 ,占16. 01 %,中残50例 ,占24. 27 %,重残33例 ,占16 .01 %,植物生存9例 ,占4 36 %,死亡81例 ,占39. 32 %。总死亡人数108例 ,占11 .16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 ,继而发生细胞毒性脑水肿 ,亚低温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 ,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每组63例。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或开颅术后行侧脑室穿刺,放置颅内压(ICP)监测装置,根据ICP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治疗结果与非监测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治疗后3个月评定治疗结果。监测组13例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7例轻残,34例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监测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5.1%和46.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行有创颅内监测,能动态地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情况,为临床上及时处理颅内高压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为改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 2 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GCS≤ 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 8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 18例 (6 4 3% ) ,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 12例 ,重残 6例 ,死亡 10例 (35 7% )。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 ,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 ,亚低温治疗 ,自体量子血疗法等措施 ,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 ,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及同期手术后行腰椎穿刺引流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恢复良好31例(64%),中残11例(23%),重残或昏迷状态5例(10%),死亡1例(2%),对照组30例,恢复良好16例(53%),中残9例(30%),重残或昏迷状态3例(10%),死亡2例(6%)结论持续腰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易行,较腰椎穿刺引流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