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人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入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额颞叶对冲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额颞叶对冲伤的患者137例,按是否采取大骨瓣减压手术分成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75例,标准开颅手术组62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标准开颅手术组采用传统额颞部马蹄形切口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与标准开颅手术组比较能明显减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程度(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额颞叶对冲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60例,比较其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敏感度显著低于MRI检查(P0.05),漏检率显著高于MRI检查(P0.05)。CT检出脑内损伤(颞叶、额叶、顶枕叶和额颞叶)、脑深部损伤和轴外损伤病灶153个,MRI检出脑内损伤(颞叶、额叶、顶枕叶和额颞叶)、脑深部损伤和轴外损伤病灶290个。CT对颞叶、额叶、额颞叶、脑深部挫伤检出率显著低于MRI(P0.05)。结论:MRI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但不能完全代替CT,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0年5月~2005年7月经CT证实颅脑损伤并发小脑幕切迹疝后枕叶脑梗死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16~64岁。受伤方式:车祸伤15例,跌坠伤3例,打击伤2例。伤后2~20 h就诊。入院后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其中硬膜外血肿8例(颞顶部5例、顶枕部2例、额部1例),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术后对侧颞叶迟发性脑内血肿1例。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已发生脑疝。按GCS评分:6~8分17例,3~5分3例。单侧瞳孔散大17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一侧锥体束征阳性8例,双侧…  相似文献   

6.
严晓英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7):F0003-F0003
尿崩症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因大量排尿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而危及生命。本文对2000~2005年我院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的护理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72岁,平均45·3岁。入院时,GCS评分5~15分不等,其中3~5分4例,5~8分13例,9~15分7例。车祸伤15例,坠落5例,击伤3例。其中颅底骨折12例,额颞叶脑挫伤5例,硬膜下血肿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脑干损伤1例。分别于外伤后3~7d出现尿量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烦渴、多饮、多尿症状,持续时间最长32d。2尿崩症的诊断诊断依据为:(1…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 ,其预后主要取决于伤势轻重。对于必然出现的继发脑损伤 (主要指颅内血肿、脑水肿 )的有效治疗 ,是救治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临床上 ,严重的原发脑损伤 ,如严重的脑挫裂伤、原发脑干损伤 ,受伤当时深度昏迷仅占少数 ;多数患者受伤时处于浅昏迷状态 ,或在伤后短时间内能清醒 ,说明中枢功能尚存在 ,无严重原发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病例 ,多数受伤当时无昏迷伤后发展为昏迷 ,或有中间清醒再昏迷 ,或轻度意识障碍伤后进行性加重 ,均系继发脑损伤所致。原发伤发展到继发伤 ,出现较明显症状体征存在时间差 ,短则半小时至数小时 ,如特急性…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3年起开展脑损伤康复工作已近五年之久,收治经临床诊断的中、重度闭合性脑损伤引起的脑挫裂伤术后患者40余例。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其次为高空坠落撞及头部所致。损伤部位分别为同侧运动区、额颞区、颞顶区、对侧颞叶、额颞顶叶,伤后均表现出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与脑损伤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躁狂兴奋型42例,抑郁型11例,痴呆型15例,精神分裂型7例。损伤部位为额叶38例,颞叶21例,额、颞混合区12例,额颞区颅骨缺损4例。痊愈63例,治愈率为84.0%,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同时,要重视精神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叶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对冲性多见,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治疗方案较难把握.我院2008年3月5日至2010年3月4日共收治54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现回顾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54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男47例,女7例,年龄8~75岁,平均43岁.受伤原因:交通伤42例,跌落伤7例,打击伤5例;着力部位:枕部43例,颞部8例,额部3例.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3年起开展脑损伤康复工作已近五年之久,收治经临床诊断的中、重度闭合性脑损伤引起的脑挫裂伤术后患者40余例。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其次为高空坠落撞及头部所致。损伤部位分别为同侧运动区、额颞区、颞顶区、对侧颞叶、额颞顶叶,伤后均表现出明显的意识障碍、昏迷史、头痛,各种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部分病例合并颅底骨折,并发中枢性面神经、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病人康复时间大多在手术后2~4个月生命指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时。个别重度脑挫裂伤病例,转到康复病房时仍有轻度脑水肿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轻度意识障碍等。全部病人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如运动、感觉、知觉、认知、语言、精神、情绪、行为功能障碍等,其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不  相似文献   

12.
郝盛德 《现代保健》2008,(31):54-55
口腔颌面部损伤多见交通事故、爆炸伤、刀割伤、坠落伤、挫伤、动物咬螫伤等。口腔颌面与颅脑、呼吸道紧邻血运丰富,创伤后容易造成大出血。外伤好发于面部突出部位:如颧、额、鼻尖、上下颌骨、上下唇、颊部及颏部。对颌面部严重外伤者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Lovett肌力分级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肌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因素。结果患者受伤后3个月的FMA评分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3个月的Lovett肌力分级为5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FM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Lovett肌力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肢体肌力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伤并脑血肿合并脑疝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1例额颞叶脑挫伤并脑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进行脑疝分期外科治疗。结果 21例额颞叶脑挫伤并脑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痊愈占14.3%、后遗症占66.7%、死亡占19.0%。GCS评分情况分析:良好占14.3%、中残占28.6%、重残占28.6%、植物生存占9.5%、死亡占19.0%。结论对额颞叶脑挫伤并脑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应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手术时机,以提高该类患者的存活率与伤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因摔伤后头胸部损伤、意识障碍10天由本地一所二甲医院转入我中心继续治疗,查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状,枕部可见4×6cm大小头皮血肿,左侧瞳孔3mm,右侧瞳孔2.5mm,对光反应欠灵敏.CT示:双侧颞叶,脑性裂伤,右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并积液,右颞叶脑内血肿,左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脑干,大小脑挫伤,头皮血肿,胸部外伤4-9肋肋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骶尾部浅Ⅱ°压疮形成.既往病史,患者5个月前因脑溢血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康复出院,本次住院首先在一所二甲医院抢救治疗10天无明显好转,被医生告知治愈无望的情况下,转入社区医院.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近年经治5例颅脑损伤性尿崩症,结合文献报道诊断、治疗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8~51岁,平均342岁。交通事故伤4例,其中额部受力2例,颞部受力1例,多处受力1例。倒退走比赛,不慎仰脸跌倒枕部着力1例。12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例1:男,28岁。于1985年12月10日从四楼坠落于工地上,头部右侧着地,右颞部约有6×4cm头皮血肿,神经系统检查:中度昏迷,瞳孔右侧0.5cm,对光反应消失,左侧0.3cm,对光反应迟钝,双侧巴氏征(±),格拉斯哥昏迷计分为8分,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立即行右侧额颞顶皮骨瓣入颅,术中见右侧颞、额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去骨瓣内外减压,硬膜外作负压引流,其骨瓣约10×8cm,在右侧大腿中段作长约10cm切口,游离皮下组  相似文献   

18.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经手术证实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80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男152例,女28例。最小1月,景大88岁。2.受伤原因:坠落67例,倒地52例,打击44例,锐器1例,火器2例,混合伤10例,不详5例。3.昏迷性质:持续40例,渐轻29例,渐深40例,有中间意识好转期者58例,伤后无昏迷者7例,不详6例。4.合并原发脑伤:脑挫裂伤117例,原发性脑干伤2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5.合并脑疝:颞沟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3例脑外伤后早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精神障碍发病率以额颞叶损伤为主,抑郁型与额颞叶关系密切。出院时痊愈43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10例,无效1例。结论颅脑损伤的部位、癫疴发作、年龄是中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91-2001年收治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068例,其中颅内血肿408例,手术血肿清除386例,再次开颅手术11例,占血肿清除2.9%。结合本文对其发生机制、临床诊疗特点等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12-6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坠落伤2例,棒击伤2例。着力部位:枕部6例,枕顶部3例,颞顶部2例。伤后1-5h内就诊。1.2临床表现1.2.1伤后意识变化11例均有伤后意识变化,持续昏迷5例,再昏迷3例,嗜睡3例。Glasgow昏迷评分(CGS),3-5分4例,6-8分3例,9-12分4例。1.2.2主要神经系统体征瞳孔改变7例,其中一侧瞳孔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