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红  王巍  李岩  陈嘉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177-317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DT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36例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情况,分析运动功能变化、临床预后与CST受损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侧CST受损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与健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4.375 8,P<0.05);患侧CST受损区FA值降低百分比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值具有相关性(r=0.951 6,P<0.05);不同CST损伤级别组在不同的时期肌力、NIHSS 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2个月各组间的NIHSS评分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2 9).结论 FA值可定量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DTT所示CST中断的患者肌力下降幅度大、神经功能缺损重、预后较差,且中断纤维数量越多上述表现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定法评价经针刺治疗的基底核区脑出血(basal nuclei cerebral hemorrhage,BN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探究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BN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预后规律和治疗价值。方法临床实践中筛选出具有手术指征的BNCH患者40例,均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术后2周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DTI检查取得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 FA值(患侧FA值/健侧FA值)来反应基底核CST的推移、破坏和恢复情况,并于相应时段用MAS法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康复治疗前,两组r FA值和患侧M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康复治疗后,两组r FA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针刺组r FA值(0. 44±0. 10)高于对照组r FA值(0. 39±0. 11)(P0. 05),针刺组△r FA值(0. 04)低于对照组(0. 07)(P 0. 05),说明针刺组可以保留相对更多的CST条目数;且针刺组患侧MAS评分(31. 31±10. 25)分高于对照组患侧MAS评分(27. 42±7. 31)分(P 0. 05),说明针刺组康复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BNCH术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较单纯常规康复治疗更具意义,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宋扬  金银华  徐军  李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79-358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及DTT三维重建。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系数(FA),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侧FA减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侧CST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FA下降越明显,CST受累越严重。结论 DTI能够直接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变化,从而对急性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进行很好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宋扬  金银华  徐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407-4408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及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FA值,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结果梗死灶FA值较对侧相应部位明显减低。CST穿过病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差,CST未穿过梗死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DTT技术能够无创显示CST与缺血性脑梗死灶的空间关系,帮助判断运动功能受损情况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急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病灶的定位、定量评估价值。方法连续纳入100例卒中急性期的患者,根据急性期患肢的肌力分为:无瘫痪组(肌力Ⅴ级)21例,轻度瘫痪组(肌力Ⅲ~Ⅳ级)40例,重度瘫痪组(肌力0~Ⅱ级)39例。入院3d内对患者行头部MRI或CT、DT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检查,明确病灶分布。并在DTI各向异性(FA)弥散图上取FA值。对3组中病灶位于基底核区的病例,进行病灶容积计算。对患者在急性期(发病3d内)和4周末进行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①3组病灶部位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92,P〈0.001),无瘫痪组主要为放射冠区的病变(85.7%,18/21),轻度瘫痪组主要为基底核区病变(65.0%,26/40),仅重度瘫痪组存在脑干区病灶(15.4%,6/39)。②3组患侧与健侧相应区域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重度瘫痪组的内囊后肢和放射冠区患侧与健侧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灶同位于基底核区的轻度瘫痪组患者与重度瘫痪者组患者受损的皮质脊髓束(CST)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对轻度瘫痪组中9例局部受损CST的FA值与重度瘫痪组患侧CST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轻度瘫痪组40例患者肌力FMMS评分,急性期为(85±5),4周末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瘫痪组39例急性期FMMS评分为(54±11),4周末为(57±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将轻度瘫痪组局部受损CST的FA值与发病时肌力进行相关性检验,rs=0.065,P=0.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重度瘫痪组受损CST的FA值与发病时肌力进行相关性检验,rs=0.008,P=0.972,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对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对白质病灶进行定量分析。轻度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重度瘫痪者,而基底核区病灶容积大小对运动障碍程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急性脑干缺血性卒中(ABIS)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40例AB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头颅MRI检查未见器质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AVANTO 1.5T超导MRI诊断仪为两组受试者实施MRI脑部平扫。对比两组不同部位的DTI和扩散张量的纤维束成像(DTT)参数,观察组患者发病不同时期(发病后7 d、1、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患侧/健侧相对值与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侧梗死灶和大脑脚及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皮质脊髓束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观察组发病后1、6个月的NIHSS评分与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发病后7 d(P0.05)。观察组大脑脚偏侧性值(r FA)与发病后7 d、1、6个月的NIHSS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大脑脚r FA与NIHSS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对ABIS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反馈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评估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经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脑白质梗死7d内的病人行DTI检查后,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针刺组病人自首诊第2周内每周3次针刺治疗至3个月末。后处理DTI原始图像得到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根据T2WI及DWI图像,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和ADC值后计算比值(rFA和rADC),观察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针刺组与无针刺组缺血性中风病人2个月末和3个月末损伤脑白质的rAD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P0.05;F=9.368,P0.01)。首诊及1个月末rF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5;r=-0.516,P0.05),1个月末及2个月末rADC值与NIHSS评分值呈正相关(r=0.689,P0.05;r=0.611,P0.05)。结论通过DTI技术显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脑白质缺血损伤,ADC值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联合偏瘫实用训练技术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第1、4、12周完成DTI检查和FM量表评估。结果 3次DTI检查感兴趣区(ROI)健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差值和F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37和3.791,均P0.01)。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DTI中,ROI健患侧FA差值第1周(0.19±0.06)与第4周(0.13±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与第12周(0.1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康复综合治疗后FM量表评分:入院第1周[(69±9)分]与第4周[(74±6)分]、第4周与第12周[(82±1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次DTI中ROI对应的健患侧FA差值与第1阶段(4周)康复治疗前后FM量表评分差值变化呈线性负相关(rs=-0.389,P0.05)。结论 DTI和FM早期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老年脑梗死病人运动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60例,作为脑梗死组,所有病人均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接受DTI检查,获得患侧感兴趣区的部分各项异性值(FA)。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行DTI检查,获得FA值。比较两组感兴趣区域的FA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A值对脑梗死病灶的预测价值。根据脑梗死病人病灶与皮质脊髓束(CST)关系分成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比较3组康复训练后的感兴趣区FA值,利用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评估病人康复训练后的运动功能,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FA值与F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提示内囊后肢前部FA值、大脑脚FA值预测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669。Ⅰ级组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的FA值及FM评分高于Ⅱ级组、Ⅲ级组,且Ⅱ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的FA值与FM评分呈正相关(r=0.476,P0.05;r=0.680,P0.05)。结论 DTI技术的应用能明确老年脑梗死病人患侧感兴趣区的FA值,对评估病情有重要作用,且FA值与FM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索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损害与嗅觉中枢相关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UPSIT测试系统对24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PD患者(Hoehn-Yahr分级≤Ⅱ级)及24例年龄和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进行相关分析.所有受试者均接受DTI检查,测量嗅觉中枢相关区域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患者的嗅觉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t=6.22;P<0.001),但与病情严重程度(r =0.21;P=0.39)、Hoehn-Yahr分级(r=-0.31;P=0.22)以及病程长短(r=-0.21;P=0.41)均无明显相关性.重度嗅觉障碍PD组初级嗅皮质区域的FA值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减低,中、重度嗅觉障碍PD组直回的FA值较对照组及轻度嗅觉障碍PD组亦有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早期PD患者中即存在嗅觉中枢相关区域FA值的减低,这种嗅觉中枢相关区域白质纤维束结构完整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早期PD患者嗅觉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桥梗死后锥体束继发Wallerian变性的演变过程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16例脑桥梗死患者(病例组)于发病<7 d、15 d、30 d、90 d和180 d进行DTI检查。另选16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梗死区下方的延髓、上方的大脑脚、内囊后肢及中央前后回皮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病例组各时间点梗死侧与对侧以及对照组各部位FA值的差异,计算FA比值(rFA),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脑桥梗死灶同侧的延髓、大脑脚、内囊后肢以及中央前后回皮质FA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这种降低的趋势在发病15 d时最为显著,180 d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发病15d时的rFA与90d、180d时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DTI能够早期检测脑桥梗死后锥体束纤维继发的Wallerian变性。发病早期病灶同侧锥体束FA值下降的程度可预示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作业训练并进行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作业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0周时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10周时,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预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Basal Nuclei cerebralHemorrhage BNCH)后远期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6例首次发病急性BNCH伴有偏瘫体征的病例,分别在发病后3天及2周基于感兴趣区大脑脚锥体束解剖学区域测定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运动障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的偏瘫分级(Paresis Grading,PG),并分别在入院时及发病后1年的随访时间范围内评定,最后一次随访时评测功能预后(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受累侧的3天内FA值和2周FA值均明显低于未受累侧(均P<0.01),而同时平均弥散值两侧均没有变化(P>0.05)。2周受累侧和未受累侧的FA比值(Ratio of the FA,rFA),较3天rFA值,与末次PG值、末次NIHSS、末次mRS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均(P<0.01)。以预测脑卒中后长期运动预后是否良好为目标时,2周rFA值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0.79)大于3天rFA值的ROC下面积(0.77),预测运动预后的2周rFA最佳届值为0.88(敏感度76%,特异度89%)。结论在3天至2周的急性期DTI的改变可以量化评价远期的运动缺损程度、总体预后和功能结局。2周的DTI数据与3天的DTI数据相比更有效的预测基底节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远期总体预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仪配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37例)、上肢组(常规康复治疗+镜像疗法,37例)、下肢组(常规康复治疗+等速训练仪治疗,37例)及联合组(常规康复治疗+镜像疗法+等速训练仪治疗,37例)。对比治疗前后4组患者上肢及下肢肌力评分、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上肢及下肢肌张力,康复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上肢肱二头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及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总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后上肢组和联合组患者上肢肱二头肌肌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肢组(P<0.05),治疗后下肢组和联合组患者下肢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肢组(P<0.05);联合组、上肢组、下肢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高于上肢组、下肢组(P<0.05);治疗后4组上肢、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上肢、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4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均高于其余3组(P<0.05),上肢组和下肢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等速训练仪配合镜像疗法能够提高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上肢及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增强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康复科自2018年2月至10月住院的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103例,对照组97例。对照组予以标准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及简化Fugle-Meyer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 结果从Brunnstrom分期角度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4 d后手、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Fugle-Meyer评分角度分析,试验组Fugle-MeyerⅠ级、Ⅱ级患者65例,治疗后25例肢体功能评估为Ⅲ级;对照组Fugle-MeyerⅠ级、Ⅱ级患者62例,治疗后14例患者肢体功能评估为Ⅲ级;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 结论试验组、对照组的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全面而明显的改善作用。在标准脑梗死二级预防及针对性肢体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促使患者肢体功能从Fugle-MeyerⅠ、Ⅱ级向Ⅲ级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探讨rTM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潜在机制。 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1 Hz)rTMS治疗。每周治疗5 d,总疗程为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同时收集治疗前后患者DTI中感兴趣区(放射冠区、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计算出相对各项异性分数(rFA)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1)。DTI参数:治疗组放射冠区、内囊后肢的FA、rFA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放射冠区、内囊后肢的FA、r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组病灶侧放射冠区的FA、rF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FMA、MBI评分呈正相关(P<0.05);内囊后肢的FA、rFA值与MB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NIHSS、FM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常规康复治疗、rTMS治疗均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二者结合效果更为突出。经DTI证实,传统康复治疗结合rTMS可改善神经纤维束的完整性,这可能是rTM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皮质脊髓束(CST)的DTI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此检测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时间演变过程。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皮层下运动通路脑梗死患者34例,发病时间从5h至2年。在入院时行MRI+DTI检查。34例中选取5例患者,在发病1W内、第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行MRI+DTI检查。采用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重建出平均弥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参数图。通过放置兴趣区(ROI)的方式计算出FA值、MD值、rFA、rMD。ROI放置在双侧大脑脚。结果脑梗死后病灶同侧大脑脚区rFA在1月内下降最明显,1个月至3个月下降变慢,3个月后rFA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保持平稳。而rMD在脑梗死2W内无明显变化,2W至3个月上升,3个月后基本保持稳定。5例患者不同时间点的DTI研究能够显示这种变化过程。结论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大脑脚处皮质脊髓束的FA值进行性减少。DTI有利于检测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治疗前后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的价值.方法 纳入15例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患者双下肢近端肌群MRI检查,检测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并测定肌力;对比治疗前后肌力与MRI结果之间、肌力与肌酸激酶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者MR[计分2.37±0.62,肌酸激酶(3841±3175) U/L,肌力评分15.1±2.4;治疗后MRI计分1.30±0.28,肌酸激酶(549±338) U/L,肌力评分18.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与MRI计分、肌酸激酶水平均有相关性,且与前者呈强相关(r=-0.890,P<0.05).结论 MRI能更好地反映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肌力改善情况,较血清肌酸激酶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We asse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baseline electrocardiographic ischemia grades and initial myocardial area at risk (AR) and final infarct size (IS) in 49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99m)Tc sestamibi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before and 6 +/- 1 days after thrombolysis. Patients were classed as having grade III ischemia (ST segment elevation with terminal QRS distortion, n = 19) or grade II ischemia (ST elevation but no terminal QRS distortion, n = 30). We compared AR and IS by baseline ischemia grade and treatment (adenosine vs. placebo) and assessed relations of infarction index (IS/AR ratio x100) to time to thrombolysis, baseline ischemia grade, and adenosine therapy. Time to thrombolysis was similar for grade II and grade III. For placebo- treated patients, the median AR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grade II (38%) and grade III patients (46%, p = 0.47), nor did median IS (16 vs. 40%, p = 0.096), but the median infarction index was 66 vs. 90% (p = 0.006). For adenosine-treated patients, median AR (21 vs. 26%, p = 0.44), median IS (5 vs. 17%, p = 0.15), and their ratio (31 vs. 67%, p = 0.23)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grade II and grade III patients. The infarction index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grade III ischemia (p = 0.0121) and adenosine therapy (p = 0.045). Infarct size related to baseline ischemia grade and was reduced by adenosine treatment. Necrosis progressed slowlier with baseline grade II versus III ischemia, which could offer more time for myocardial salvage with reperf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