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凯扶兰在人工流产中的作用。彩双盲法,与去痛片组对照,两组手术前20mi分别口服凯扶兰50mg、去痛片1片。结果:凯扶兰组镇痛有效率85.94%1宫颈扩张通过6.5号扩张器率68.75%,与去痛片组的55.56%、13.89%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人士流产综合反应,子宫收缩幅度及术中出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凯扶兰用于人工流产具有明显镇痛1扩张宫颈。  相似文献   

2.
采用利多卡因和盐酸二氢埃托啡(DHE)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人工流产300例随机平均分为利多卡因组、DHE组和对照组,结果用药二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利多卡因使宫颈松艇明显,DHE具有镇静、抗焦滤作用,两者合用可优势互补,使人工流产成为一处无痛手术。  相似文献   

3.
用口服去痛片对200例人工流产孕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用药组有39%孕妇宫颈口能直接通过7号以上扩宫器,镇痛作用总有效率为8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且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出血量(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亦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4.
观察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局部应用疗效。设观察组80例(术前应用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和对照组8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显效占75%,有效占20%,无效占5%;对照组:显效占15%,有效占25%,无效占60%。经统计学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以78.75%能顺利通过7号扩宫条,而对照组42.5%需从5号及5号以下扩宫器,逐号扩宫颈才能通过7号吸管,两组相比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12.35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2.50ml,作显著性检验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利多卡因对术中出血量无影响。表明: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局部应用不仅能镇痛,还有扩张宫颈作用,且不增加受术者在人工流产中的出血量,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膜外注射吗啡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术毕实验组注入吗啡2mg,观察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出血率、催产素追加率及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98%镇痛效果明显(P〈0.01);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催产素追加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副作用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毕硬膜外腔注射吗啡镇痛有效,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痛立克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门诊健康早孕妇女250例,分为两组。用药组肌注痛立克30mg,50min后施术;对照组用0.2%利多卡因3ml,宫颈及宫腔局部麻醉,2min后施术。结果:用药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及P<0.01),而子宫收缩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痛立克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较利多卡因局麻更好。  相似文献   

7.
河豚毒素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河豚毒素(TTX)镇痛作用与剂量的效应关系,应用化学刺激和热刺激法研究了TTX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腹腔注射TTX0.5、1、2μg/kg,小鼠扭体抑制剂分别为29.57%、43.47%和76.12%;在小鼠甩尾试验中,TTX1μg/kg腹腔给药后30 ̄60min镇疼作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2g/kg剂量组给药后15min痛阈达高峰,90min内镇痛作用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 500例孕6~11周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者,其中300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200例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其效果及副反应。结果 异丙酚镇痛总有效率100.0%,利多卡因为65.0%,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异丙酚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而后者发生人流综合征27例(1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  相似文献   

9.
观察宫术安栓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80例初次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各40例。用药组于术前15分钟肛门塞入宫术安栓一枚,然后进行手术。结果显示,用药组镇痛优良率达82.5%,对照组仅为30%(P<0.01);妊娠小于10周者第一次扩张宫颈时扩张器号数用药组(6.57±0.35),对照组(4.35±0.32,P<0.01),妊娠大于10周者用药组无需宫颈插管即可完成手术。对照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1例,用药组仅发生3例。提示宫术安栓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10.
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采用笑气吸入镇痛行人流术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利多卡因宫颈神经阻滞麻醉行人流术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起效快,病人不良反应少,适合人流手术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0.125%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无合并症孕妇6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各30例。镇痛组于L2-3行硬膜外穿刺,给0.125%布比卡因,首次剂量12.5mg-18.5mg,必要时追加给药5ml。结果: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第一产程有效率达100%,第二产程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比较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乙咪酯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6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的麻醉效果,记录乙咪酯及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SBP、DBP、HR、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咪酯组给药后SpO2明显低于给药前,异丙酚组给药后SBP及SpO2明显低于给药前,给药后异丙酚组SBP及SpO2明显低于乙咪酯组(P<0.01),乙咪酯组术后恶心及术中肌震颤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对催乳及初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足月健康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硬膜外注入布吡卡因+芬太尼行分娩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催乳素,观察泌乳始动时间,以NRS评定镇痛效果及情绪状况。结果镇痛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情绪N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后24hPRL高于对照组(P〈0.01),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选择剖宫产手术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Ⅰ组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和氟哌啶2.5mg;Ⅱ组术后肌注派替啶50mg,作为对照,Ⅰ组无痛和轻度疼痛40例,占100%;Ⅱ组无痛和轻度疼痛3例,占7.5%,两组差异显著(P〈0.01)。副作用:吗啡组恶心呕吐,瘙痒以及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0.0%和25.0%,对照组为5%、2.5%以及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0.125%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无合并症孕妇6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30例。镇痛组于L2-3行硬膜外穿刺,给0.125%布比卡因,首次剂量12.5mg~18.5mg,必要时追加给药5ml(6.25mg)。结果: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第一产程有效率达100%,第二产程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0.125%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不增加难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未见毒性反应及其他副作用。第二产程镇痛不完全可能与追加给药不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7例,并与西医对照和进行远期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远期完全缓解率为68.4%,对照组为21.1%,两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5~15年的复发率为18.7%,对照组为5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63.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7.
50例过敏性紫癜病人中应用克敏能治疗40例,未用克敏能(对照组)10例,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克敏组治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0%,x^2=7.03,P〈0.001),克敏能组皮疹的复发率为7.5%,低于对照组(30%,x^2=3.83,P〈0.05);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为1.5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天,t=4.32,P〈0.001),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2.5天与对照组无差别(4.5天,P  相似文献   

18.
用2%利多卡因麻醉宫颈对800人进行人工流产术,并设对照组,观察镇痛、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统计处理结果:镇痛效果比较X^2=20.26,P<0.01;减少良反应的效果比较X^2=22.25,P<0.01;宫口扩张情况比较t=4.07,P<0\01.  相似文献   

19.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钳刮术中的应用。对100例要求终止妊娠孕周在11~15周的孕妇采用随机平均分为用药钳刮术组(治疗组)和常规钳刮术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所有病例宫颈软化扩张均良好,无需机械性扩张宫颈。而对照组均需常规使用扩宫器扩张宫颈、治疗组手术时间4.5±1.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6.5±2.1min(P<0.01)。治疗组出血量60±10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0±15ml(P<0.01)。治疗组术中发生严重反应3例(6%)明显低于对照组22例(44%)(P<0.01)。临床实践证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具有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病人痛苦的效果,值得临床推产。  相似文献   

20.
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0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双盲分为为氯胺酮组(K组,n=15)。氯胺酮组于术中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测定病人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结果:术后48h内K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K组病人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和抑制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作用,有利于加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