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自2004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结果发现出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经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未出现该病症的新生儿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以减少发病的可能性,对已经出现该病症的患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引起严重后果[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共收治8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患儿,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素质。结果:经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本组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提高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效果,,对有效的控制病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48例婴儿手足搐搦症,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诊断标准〔1〕:①婴儿时期有连续数次惊厥而没有传染病的症状或体征的、较大儿童出现手足搐搦者。②击面神经试验(佛斯特...  相似文献   

4.
报告106例乳儿肝炎,其中血清 CMV IgM 阳性41例,在临床观察和分析中,见患儿合并佝偻病、手足搐搦症及感染性疾病者较多血清25—OH—D3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性改变,病理检查84%有原发和继发的胸腺萎缩。对乳儿肝炎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婴儿性手足搐搦症。大多数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7~12个月的次之,3岁以上儿童少见。这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明显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惊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状。多年来由于全国城乡普遍开展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工作,本病已较少发生,但在农村偏远地区,对其预防治疗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矿物质,占体重的1.5%~2.0%。它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份;参与凝血过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保持体内渗透压的相对恒定。当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缺钙时,即会出现骨骼钙化不全及严重危害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的多种疾病,如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等等,故奉劝各位家长,切莫忘记补钙的最佳良机——夏天。  相似文献   

7.
5例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李战斗,常海英,祁乃兴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它的早期诊断水平,现将我院5例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如下:一、因四肢抽搐误诊为低钙性手足搐搦症。例1:女、11个月。因四肢抽搐二次诊断为手足搐搦症入院。...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缺钙会出现骨骼钙化不全及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发育的多种疾病,如佝偻病、乎足搐搦症等。炎夏是补钙的最佳时机,望家长切莫错失良机。  相似文献   

9.
静脉持续输注钙剂治疗婴儿手足搐搦症@肖云荣$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儿科!256500 @马萍$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儿科!256500~~  相似文献   

10.
每年早春时节,医院儿科因惊厥抽筋来就诊的孩子骤然增多。据观察,不少婴儿抽筋与体内钙缺乏有关,医学上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名“佝偻病性低钙惊厥”。 一些秋冬季出生的婴儿,因日短夜长,日照少,阳光弱,再加之天气寒冷,缺少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少,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不足。又没有及时添加维生素D,势必造成婴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血钙下降;血钙下降引起  相似文献   

11.
樊可民  张秀兰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70-170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并发喉痉挛为临床急症,可因突发窒息而致猝死,并可导致一系列窒息后并发症,临床需迅速,正确急救,现将本院1995至今20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蛋不但营养价值可观,而且从里到外都是能治病的良药。 鸡蛋壳含碳酸钙90%以上,还含磷酸钙及胶质等,具有制酸、止血、补钙等作用。将其焙黄研末,开水调服,每次1—3克,每日2—3次,可治胃病、吐酸、吐血、咳血、衄血、便血、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等。由于其粉末还具有收敛生肌之功能,故可治下肢及阴部溃疡。 鸡蛋膜又称凤凰衣,有养阴、润肺、止咳的功能,用2.5—4.5克煎服,可治肺结核久咳、盗汗及咽痛、失音等症;焙黄研为细面吹患处,可治口疮、口疳、喉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84—1993年度收治婴儿手足搐搦症23例(除外其它疾病)。采用维生素D肌注及口服治疗,并对二种投药途径血钙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佝偻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佝偻病又称胎儿佝偻病或新生儿佝偻病.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部分婴幼儿佝偻病乃由本病延续而来。因此,预防本病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很大意义。1 发病概况1.1 发病率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北方7省、市、区共调查新生儿3384人,发现本病555人,平均发病率为16.4%.1.2 发病因素据黑龙江省12市县于4个季节随机抽样调查及病例对照研究,在1044例孕产妇及其出生婴儿的52项因素中,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方面有意义的因素有产次、分娩方式、主食单一、妊娠呕吐、手足搐搦、腓肠肌痉挛、钙磷乘积小、文化程度低等8项。婴儿方面有意义的因素有出生体重、出生季节、头围大、囟门增大边软、方颅、串珠等6项。上述分析为本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春回大地,风和日暖,蜷缩在室内度过寒冬的婴儿,纷纷被家长抱至室外,沐浴和煦的阳光。晒太阳有益健康,特别是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隋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中就指出:"令小儿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说明我国古代中医对婴儿晒太阳的好处已经有所认识。然而,有的婴儿早春跟太阳打了几次交道之后,却突然发生肢体抽搐,这是什么原因呢?晒太阳是否与婴儿手足搐搦症相干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要使骨骼变长、增粗和变硬,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表现 1.1阵挛性抽搐,局限于单肢、面部,半侧肢体亦可呈全身性抽搐等,时发时停,或伴阵发性呼吸暂停,抽搐过后,一般神志清楚.常见于代谢性疾病如新生儿特发性低血糖症,新生儿手足搐搦症.  相似文献   

17.
小儿可因饥饿、腹泻、发烧、感染、肝炎等引起低血糖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常以昏迷、惊厥等神经症状而来急诊,因而常误诊为脑炎、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癫癎、手足搐搦症,新生儿常误诊为颅内出血等。由于误诊造成错误应用镇静剂,延误病人治疗,使病情加重和发生后遗症,甚至死亡。现将所见小儿低血糖症52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惊厥(又叫抽痉或抽风)是婴幼儿的一种危急病症。其表现是:突然肌肉痉挛,手足抽动,两眼上翻或斜视,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青紫,还可伴有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 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概括地说可分为两类。1.发热惊厥: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常因中枢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引起。中枢性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等;一般性感染如细菌性痢疾,肺炎。2.无热惊厥:多见于婴儿搐搦症、脑发育不全、癫痫等疾病。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1992年进行的第三次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钙摄入量低下,由此容易引发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骨质疏松症、低钙血症产生的手足痉挛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勇健 《家庭医学》2006,(18):55-56
我国从1992年进行的第三次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钙摄入量低下,由此容易引发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骨质疏松症,低钙血症产生的手足痉挛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