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修订对MRI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依据2009年FIGO分期标准,术前MRI诊断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该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第93卷19期)。对2006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初次手术治疗、术前行MRI的9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  相似文献   

2.
杨影  宗玫  孙付霞 《癌症进展》2021,19(21):2238-2241
目的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淋巴结切除和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接受初次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临床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切除情况和预后的差异,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和是否进行淋巴结切除的因素.结果 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Ⅳ期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过程中淋巴结切除率分别明显高于无PALN转移、FIGO分期为Ⅰ~Ⅱ期、LVSI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层浸润深度≥1/2层、有PALN转移、FIGO分期为Ⅲ~Ⅳ期和LVSI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率分别明显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层、无PALN转移、FIGO分期为Ⅰ~Ⅱ期、LVSI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IGO分期为Ⅲ~Ⅳ期和有PALN转移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进行淋巴结切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FIGO分期及PALN转移会直接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是否进行淋巴结切除和预后,可作为临床参考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变化,探讨新版分期标准下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的MRI 资料,对比在2009和1988年FIGO分期标准下,MRI对各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9年FIGO分期中,将肿瘤局限于内膜和侵犯深度<1/2肌层合并为Ⅰa期;将侵犯深度>1/2肌层重新定义为Ⅰb期;仅有宫颈腺体受累归为Ⅰ期;删除了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这一分期标准。以1988年FIGO分期为标准,MPI对Ⅰa期、Ⅰb期、Ⅰc期、Ⅰ期、Ⅱa期、Ⅱb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 期、Ⅲ期和Ⅳb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2%、79.4%、81.0%、84.1%、96.8%、90.5%、90.5%、92.1%、98.4%、92.1%、82.5%和98.4%。以2009年FIGO分期为标准,MR]对Ⅰa期、Ib期、I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期、Ⅲ期和Ⅳb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81.0%、88.9%、92.1%、98.4%、98.4%、92.1%、88.9%和98.4%。结论2009年FIGO分期标准在1988年FIGO分期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使MRI评价Ⅰ~Ⅲ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并进一步增加了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对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外科新分期(表1)。作者对Maimonides医学中心手术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腺癌病例作了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这种新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分期标准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10-2010-07-10首次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并行标准分期手术的83例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盆腔磁共振检查影像学结果。依据2009年FIGO分期标准,对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以对应的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Kappa检验,评价术前磁共振成像对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结果根据2009年FIGO分期标准,术前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Ⅰ期81例(其中ⅠA期72例,ⅠB期9例),Ⅱ期2例。病理分期结果显示,Ⅰ期78例(其中ⅠA期69例,ⅠB期9例),Ⅱ期5例。MR正确评价〈1/2肌层浸润65例,正确评价≥1/2肌层浸润5例,正确评价宫颈间质受累2例。总的诊断一致率为94.0%(78/83),灵敏度为98.7%(77/78),特异度为20.0%(1/5),阳性预测值为95.1%(77/81),阴性预测值为50.0%(1/2)。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诊断2009年FIGO分期标准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31例子宫内膜癌患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对照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9例及子宫内膜癌组31例组织中HE4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用image pro-plus 6.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测定目标积分光密度(IOD)作为评价参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正常对照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9例及子宫内膜癌组31例患者血清中HE4的水平.结果:1)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子宫内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4在子宫内膜癌Ⅰ期组织中的IOD中位数低于Ⅱ、Ⅲ期组织中IOD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OD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01).2)子宫内膜癌组HE4的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子宫内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中HE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3)子宫内膜癌组组织中的表达和术前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4)子宫内膜癌组术前血清HE4水平与FIGO分期、血清CA12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血清HE4表达升高,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血清学标志物,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的客观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术前早期确定其肌层浸润及程度,对于治疗和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56例经诊刮证实、末接受任何治疗的原发性子宫内膜癌Ⅰ期(FIGO分类)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预以前瞻性研究。MR检查采用场强0.5T的Toshiba MR仪,数据收集及显示分别用矩阵256×256和512×512,  相似文献   

8.
俞绍音  张廷qiu 《肿瘤》1989,9(2):60-62
现将本院20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用手术分期法,来判断高危因素,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资料 从1961年1月~1981年12月,共收治以手术洽疗为主的子宫内膜癌296例。按照FIGO分期标准,其中Ⅰ期221例,Ⅱ期44例,Ⅲ期24例及  相似文献   

9.
微血管计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中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9例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及23例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中CD34的表达以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 icro Vessel Density,MVD)。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的MVD 76.9±31.2,Ⅱ型子宫内膜癌MVD131.65±35.6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MVD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中MVD和FIGO分期、子宫外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Ⅱ型子宫内膜癌中MVD与上述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MVD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Ⅰ型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Ⅱ型子宫内膜癌可能在发病、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同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中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9例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及23例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中CD34的表达以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的MVD 76.9±31.2,Ⅱ型子宫内膜癌MVD 131.65±35.6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MVD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中MVD和FIGO分期、子宫外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Ⅱ型子宫内膜癌中MVD与上述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MVD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Ⅰ型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Ⅱ型子宫内膜癌可能在发病、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同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1941年首次报导子宫内膜癌官颈受累的重要意义,1963年纳入FIGO分期系统,但宫颈受累的组织病理学至今尚无统一标准。据FIGO关于Ⅱ期病灶的描述,宫颈受累的解释有不同的变动范围,即从颈管刮出物分离的癌碎块到临床明显受累之间。临床医生多忽视分离癌碎块的现象,而按Ⅰ期子宫内膜癌给予广泛性手术或放疗后再手术。目前对治疗仍无统一意见。过去曾有许多作者报导,按有无明显病变或宫颈间质浸润分类的子宫内膜癌病人,予以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287 000例新发子宫内膜癌,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3 000新发病例,年死亡病例大约为8 000例。尽管早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但对其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否应该常规实施淋巴结切除术2。正确理解与践行淋巴结转移在FIGO(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miR-367表达水平,并探讨不同病理分期、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脉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分别收集了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5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运用定量real-time PCR检测miR-3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量的差异,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R-367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发现miR-367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其中占85.25%的子宫内膜癌组织miR-367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病例中,miR-367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三种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着统计学联系:miR-367低水平表达的病例通常表现出分化程度更低(P=0.001<0.05)和对肌层浸润程度更深(P=0.000 3<0.05)的特点.与年龄、淋巴转移、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统计学分析,还得出在FIGO分期Ⅲ-IV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中miR-36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IGO分期I、II期内膜癌(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367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miR-367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中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它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季瑞  陆云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91-34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以期为年轻内膜癌患者的卵巢保留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2例术前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7例,Ⅱ期3例,Ⅲ期2例;2例Ⅲ期患者中,1例有子宫浆膜累及,1例有镜下输卵管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率为3.9%(2/52)。结论高分化及中分化、浅肌层浸润(<1/2)、腹水细胞学阴性、淋巴结无转移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的风险较低,这些年轻内膜癌患者是否切除卵巢,尚需在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后决定。  相似文献   

16.
王丹  秦珍珠  梁运霞  张玉文 《癌症进展》2019,17(2):210-212,236
目的分析C-erbB-2、成红细胞特异性转化因子1(ETS1)、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2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同期100例妇科疾病患者的组织标本,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组患者C-erbB-2、ETS1、p53的阳性表达情况,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erbB-2、ETS1、p53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FIGO病理分期Ⅲ~Ⅳ期、低分化程度和有淋巴结转移等的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ETS1、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FIGO病理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程度及无淋巴结转移等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erbB-2、ETS1、p53阳性表达与FIGO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erbB-2、ETS1、p53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并可促进肿瘤组织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诊断的价值,为术中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妇科诊断及手术治疗的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诊断方法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接受手术治疗并常规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检查。以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在判断肿瘤分级和肌层浸润方面与其的符合率。结果:182例子宫癌患者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10.44%、2.74%、87.36%;术前肿瘤细胞分级确诊为G1级,依据FIGO分期,Ⅰa期、Ⅰb期、Ⅰc期、Ⅱa期、Ⅱb期、Ⅲc期所占比例分别为57.69%、13.19%、10.44%、7.69%、5.49%、5.49%。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细胞分级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中对组织学分级的诊断准确率不高,但对肌层浸润深度尤其≥1/2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较为准确。在子宫内膜癌术中应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肌层浸润深度评估的常规检查之一,为术中制定手术范围及淋巴结切除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进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6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患者治疗后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和总生存率。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3年总生存率为89.2%,无瘤生存率为87.6%。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73.8%。局部复发3例(4.6%),远处转移4例(6.1%)。急性放射性肠炎11例(16.9%),急性放射性膀胱炎7例(10.7%),肠穿孔1例(1.5%),肠梗阻2例(3.1%),便血4例(6.1%)。不同分化程度、有无肌层浸润及淋巴结是否受累与Ⅰ期子宫内膜癌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外科治疗后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1(NEU1)、Toll样受体4(TLR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EU1、TLR4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EU1、TLR4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NEU1、TLR4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EU1、TLR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EU1、TLR4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为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1阴性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64.60%,低于NEU1阳性表达患者的93.80%(P﹤0.05);TLR4阴性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61.40%,低于TLR4阳性表达患者的...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大多数患者(约 75% )在确诊时为早期 ,故预后相对较好。但对那些确诊时已伴有远处转移或治疗后又复发的患者通常只能给予对症治疗 ,而这些治疗的有效率较低 ,疗效的持续时间和患者的存活时间也相对较短。现在 ,使用孕激素的激素疗法已被广泛应用 ,据报道总有效率达 15%~ 2 5% ,平均存活时间为 10个月。病例报道 :一例患 型糖尿病的 6 1岁妇女 ,1983年 7月例行妇科检查中发现盆腔包块 ,经子宫内膜活检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行全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癌 ,FIGO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