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4月~2008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56例,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6眼术前视力光感~0.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5者4例(7.1%),0.05~〈0.3者9例(16.1%),0.3~0.6者31例(55.4%),〉0.6者12例(21.4%)。手术脱盲率为92.9%,脱残率76.8%。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积极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35例,早期组患者于伤后1周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晚期组患者于伤后1~2个月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  相似文献   

3.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在眼伤中较为常见,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视觉质量,并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专科护士配合医师做好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挽救患儿的视觉功能,减少弱视的发生率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一般均用手术治疗,但一些复杂病例的手术效果仍不理想。我院于1970年研制出了后路针拨吸出术的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白内障。自1970~1981年共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401例。除原有外伤性角膜中央瘢痕、玻璃体机化条索和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外,一般病例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方法:观察外伤性白内障28例(28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其中15例行白内障一期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行二期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一期植入矫正视力在0.05~0.3者86.7%;矫正视力>0.3者13.3%;二期植入矫正视力0.05~0.3者 84.6%;矫正视力>0.3者15.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人工晶体一期植入还是二期植入,手术后的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应根据外伤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手术技巧灵活掌握,应尽量早期植入晶体,恢复伤眼的视功能及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6.
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CTR)在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植入时机。方法对24例(25眼)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囊袋内植入CTR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术中无悬韧带断裂范围扩大,白内障皮质注吸干净。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4者6眼,0.5~0.9者16眼,≥1.0者3眼。术后6个月散瞳检查,25眼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无倾斜及明显偏位。未见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CTR应用于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患者,利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有效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的发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植入CTR利于术中操作,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白内障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白内障的并发症多,其治疗效果直接影响视功能的恢复,为了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的方法,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施治的46例(49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提高儿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手术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特点,总结出适用于儿童的、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1976~1993年收治的25例儿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病历。结果:25例中手术治疗23例,治愈率为75%。结论:(1)儿童外伤性尿道狭窄有其特殊性,但开放性手术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2)尿道瘢痕切除、端端吻合术为主要手术方式。(3)手术入路多采用腹—会阴联合切口才能充分显露尿道,达到解剖对位  相似文献   

9.
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亮 《西南军医》2007,9(1):70-71
phaco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白内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一些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囊破裂、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时后囊膜巨大破口合并玻璃体脱出,不能行1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可以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笔者自2002年9月~2005年5月共施行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告78例(98眼)2.5—12岁儿童白内障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43例(63眼),外伤性35例(35眼),77例(97)眼手术成功,随访6个月至3.5年,效果满意。2例幼儿眼震,术后迅速消失。9眼弱视,经6个月至1年治疗,视力提高3—5行。2例出现后发障,经激光及手术切除治愈。笔者认为,对2.5岁及以上儿童施行本手术是适宜的。严格适应证、娴熟操作、充分散瞳是本手术成功及久远效果的保证。并认为双眼可同时一次植入。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3 7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 3 8只外伤性晶状体混浊 ,术前均施行轴位CT扫描 ,其中 3 3只外伤性混浊晶状体进行CT值测定。将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与对侧无白内障晶状体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外伤至CT扫描时间为 3小时~ 2 6天。结果  3 3只无外伤性晶状体CT值平均为 114 .6± 6.4HU ,外伤性混浊晶状体CT值平均为 78.1± 9.1HU ,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t =6.741,P <0 .0 0 5 )。外伤性白内障除密度降低外 ,尚可有大小和形态上的改变。结论 CT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尤其适用于复杂眼外伤和前房混浊等而临床上确定外伤性白内障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杨丽霞  郑金树 《人民军医》2000,43(5):288-289
1996年以来,我院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5眼,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手术效果较好。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6眼,女9眼;年龄21~76岁。平均59.8岁。术前诊断:老年性白内障9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无晶体5眼,膜性白内障1眼,人工晶体脱位1眼。术前检查:房角均正常,眼压 14.57~20.55 mmHg,前房轴深>2.5 mm,角膜平均直径 12 mm。1.2手术方式一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8眼,白内障囊外摘除7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4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7眼,其中3眼…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颈部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治4例外伤性颈部动静脉瘘患者,诊断明确,均经手术治愈。本文就其临床特征、手术时机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较新方法,自1985年以来我院已完成5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全面了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适应征、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术后效果,指导护理工作。 1.1 适应征为各种类型白内障(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方法  5 2例眼外伤经裂隙灯和 (或 )手术证实的 5 2只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与对侧正常晶状体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发现伤眼晶状体密度减低 44只眼 ,密度减低不明显 8只眼。密度越低 ,损伤程度越重 ,并可有大小和形态上的改变。结论 CT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并发症之一,病理上表现为晶体肿胀,水肿和破裂,但外伤往往合并有软组织肿胀,前房出血,混浊,眶骨损伤等妨碍对晶体的物理检查而漏诊。木文通过结合我院6例外伤性白内障的CI、表现,探讨CT对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球破裂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45眼)眼球破裂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选择恰当时机、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眼球破裂合并白内障应根据眼球外伤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伤后6h内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A组,44例)和伤后6h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B组,36例)。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分析,A组死亡4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B组死亡8例,其中6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胆汁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首选方法。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是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1年6月~1993年12月,收治经CT或钻孔手术探查证实的外伤性颅内血肿57例。采用临床症状、体征与脑干反射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既提高了手术抢救成功率,又增加了非手术治愈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7例中,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及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44眼儿童白内障患儿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囊切开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22眼,行常规手术方式,术毕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 mg;对照组:17例22眼手术方式同实验组,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3 mg。结果实验组的前房炎症情况、视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个月随访,实验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1眼,无其他并发症产生。对照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6眼、虹膜后粘连2眼、黄斑囊样水肿1眼。结论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能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