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烟酸缺乏病又名陪拉格拉病、癞皮病、糙皮病和玉蜀黍疹等。临床上近十年来已比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常需使用异体皮覆盖创面,异体皮的质量,直接影响植皮成活率。   相似文献   

3.
着色性干皮病是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目前仍缺少治愈的方法。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由于基因突变,无法修复紫外线照射造成的DNA损伤,患者皮肤具有光敏感性,而且光照部位极易在幼年发展成多种类型的皮肤癌。本文针对着色性干皮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方法。方法:34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共110个部位。其中48个部位单纯用自体网状皮移植,62个部位用自体网状皮移植联合MEBO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当网状皮比例在1:3及1:3以下时,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差别不明显。当网状皮比例在1:3以上时,网状皮联合MEBO移植无论从时间及效果均优于单纯用自体网状皮移植。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深度烧伤创面植皮时网状皮联合MEBO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头皮是烧伤病人良好的供皮区 ,头皮血管丰富 ,愈合快 ,并可重复多次取皮 ,而且感染率低。头部取皮操作简便 ,取皮技术易掌握。取皮后不影响头部活动 ,但头部取皮失血较多 ,止血困难 ,为减少取头皮的失血 ,我科自 1995~ 2 0 0 0年 ,对头部取皮时局部止血药应用进行观察研究 ,认为立止血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在头部取皮时局部止血方面有良好作用 ,现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5~ 2 0 0 0年 ,烧伤病人头部供皮者随机选样 6 0例 ,年龄 2~ 70岁 (平均 2 7.6± 14.3) ,烧伤总面积为 2 %~ 90 % (平均 47.2 %± 32…  相似文献   

6.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性皮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一种少见的全身皮肤无菌性脓疱病,大部分与用药有关。国内偶见病例报道,我院2006—01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X,女性,28岁,一九八八年发现双侧腋下皮肤出现棕黄色皮诊,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就诊,均诊断为“毛囊角化病”,服用维生素A治疗无效.近两年皮损范围不断扩大,肩胛部、腹股沟等处相继发现类似皮损.一九九0年因皮诊和双眼“黑色漂浮物”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杨X,女性,28岁,一九八八年发现双侧腋下皮肤出现棕黄色皮诊,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就诊,均诊断为“毛囊角化病”,服用维生素A治疗无效.近两年皮损范围不断扩大,肩胛部、腹股沟等处相继发现类似皮损.一九九0年因皮诊和双眼“黑色漂浮物”入我院.  相似文献   

9.
Crohn氏病常发生局部和肠外(全身性)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瘘管、脓肿、狭窄与癌肿。瘘管可发生于肠袢间或肠管与邻接脏器之间,肠膀胱瘘、肠肝瘘与肠皮瘘。肠外或全身性并发症有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虹膜炎、葡萄膜炎、肝炎、胆管周围炎、肾盂积水、肾结石与胆结石。传统上,肠道钡餐检查用以估计Crohn 氏病的范围、活动程度和并发症。最近认为腹和盆腔的CT检查对显示Crohn 氏病肠管壁间部、浆膜与肠系膜的病理的变特别有用。作者报告7例有并发症者临床应用的体会。4例并发脓肿,其中腹大肌脓肿2例、腹膜后脓肿1例、肝脓肿1例;另外3例分别并发直肠周围瘘,末端回肠炎性包块以及肠皮瘘、  相似文献   

10.
骨样骨瘤为一良性肿瘤,将病巢破坏或切除即可痊愈。由于病巢周围伴有骨硬化,术中病巢定位有时困难。作者对7例病例采用了CT导向经皮破坏或切除病巢治疗。方法如下:最初3例采用3mm直径钻头连接一电动机破坏病巢,但因不能取得足够的组织作病理检查,而改用患者全麻后,CT定位病巢,做皮肤小切口,经套管插入套针至病巢内,再送  相似文献   

11.
探讨美宝皮康霜对常见皮肤病的止痒作用;方法:美宝皮康霜到、擦皮损区,每日早、中、晚外用;结果:总有效率93.9%;结论:美宝皮康霜能有效地控制常见皮病的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2.
李春玲  赵广 《武警医学》1999,10(5):262-263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又称Weber-christian病,属少见病。伴发胸腔及心包腔积液更为少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2a前无明显诱因,下肢出现皮下结节、疼痛,服中药后愈。1998年3月病情复发。全身反复出现皮...  相似文献   

13.
1牛疥癣病牛疥癣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此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由疥癣虫寄生所引起。病畜的主要症状是发痒、皮肤患部被毛部分或全部脱落,脱毛部和健康组织间往往有明显的界限,边缘上有细小颗粒状小结节,后变成水泡和脓泡,破后形成痂皮,以后皮肤变厚、粗糙、发硬...  相似文献   

14.
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异体真皮组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严重烧伤病人皮肤修复中主要未解决的问题是真皮的替代。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异体皮移植后5天,用自体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覆盖真皮床,14天后复合皮成活率是84.6%±2.4%。组织学检查证实表皮已形成了复层结构,可见基底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临床应用中,异体皮移植后10天,去除异体表皮覆盖病人的自体培养表皮,35天后未见排斥征象,异体真皮促进了培养表皮的分层、成熟和完整,组织学检查证实表皮细胞的边缘清楚,已分化形成颗粒层和角质层,真皮多细胞,已血管化,但表皮嵴缺乏。  相似文献   

15.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以大腿外侧皮肤感觉过敏、麻木、疼痛,站立行走过久后加重,且常伴有腰椎后关节紊乱的综合症。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都不很理想。1993年-2000年,我们应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该病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切痂及微粒皮移植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的影响。方法 以直标荧光抗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早期切痂及微粒皮移植术前后 ,及 5例整形病人术前外周血CD3 、CD4 、CD8 细胞及NK细胞变化。结果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 ,患者外周血中表达CD3 、CD3 CD4 、CD3 CD8 、CD1 6 CD5 6 的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烧伤后早期切除焦痂 ,并移植自体微粒皮复合同种异基因皮肤后 ,患者外周血中表达CD3 、CD3 CD4 、CD3 CD8 、CD1 6 CD5 6 的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早期切痂及微粒皮移植可以明显改善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免疫抑制状态 ;对烧伤切痂植皮术前后进行免疫监测 ,可以对患者感染风险进行预测 ,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工程兵某部于1982年8月13日至19日,发生了多年罕见的志贺氏痢疾杆病引起的一起食源型急性菌痢暴发流行。发病者85人,其中典型菌痢65人,非典型菌痢20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疫情发生的经过: 该营营部食堂于8月12日下午吃酿皮,  相似文献   

18.
脑囊虫病72例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重点逐灶分析大宗脑囊虫病MRI表现 ,并初步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阅读已确诊的脑囊虫病例的MRI片 ,并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立体结构上对全部病灶进行定位、定数及MRI解剖分析。结果 脑囊虫病以涉及脑实质最为常见 (97 2 % ) ,且绝大多数寄生于双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 (83 1% ) ,95 7%的病人系多发病灶。脑实质囊虫病MRI表现有 9种之多。同一患者同时出现 2种或 2种以上表现者占 5 4 3 %。对其头节、囊泡、周边水肿、钙化状态等征象 ,MRI都有其特征性表现 ,一般诊断不难。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囊虫病表现为小圆形活囊虫灶及葡萄丛状 2种 ,以T1加权显示病灶较好。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 ,其主要取决于囊虫感染的不同阶段及部位。结论 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MRI可予以定性、定位、定量诊断以及明确其病理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定形次全厚皮片移植技术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定形次全厚皮片移植术,修复45例整形或烧伤病人需植皮修复者,瘢痕切除后植皮者24例,其中手部9例,面部6例,足部4例,腘窝3例,颈部2例;烧伤后植皮者21例,其中手部13例,面部4例,足部1例,颈部3例。移植皮片面积最大22cm×15cm,最小4cm×6cm。结果 45例定形皮片中除3例有小面积皮片下血肿(经换药愈合2例,再次小范围植皮修复1例),其余均成活理想。术后6~12个月随访,各修复部位皮片缝合处瘢痕不明显,表面平坦,无明显的外表畸形,弹性良好,质地柔软。42例定形皮片色泽接近正常皮肤,3例定形皮片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定形次全厚皮片移植术是一种外观和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的创面修复方法,供区部位及大小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20.
买鸡食用须当心刘敬苍病鸡鸡冠、肉髯苍白,眼鼻沾有污秽不洁分泌物,口腔有多量分泌物和假膜,咳嗽、气喘,嗉囊空虚,体表有痂皮、溃疡、寄生虫或局部脱毛,腹部胀满,关节肿大,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被人捉拿时反应迟钝,无力挣扎,叫声无力;手摸翅下温度较高。一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