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婧铭 《康复》2021,(11):后插8-后插9
漂亮优秀的她,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 讲述者:聂小姐32岁音乐教师 我从小到大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成绩好,毕业后有一份喜欢的工作,长相也属于中等偏上.可是,在别人眼里"闪闪发光"的我,每一段恋爱都无疾而终.我也不是没有谈过恋爱,但是每次开始一段关系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放低自己的心理姿态,想方设法地去讨好男朋友,为了对方去改变自己的作息、穿衣风格、工作计划.甚至,有次因为有一任男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你要是去了重点学校会不会工作很忙,我们见面时间就会比较少?"我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跳槽的机会.我知道"放低姿态"不对,但在每一段恋爱中,都会忍不住用"放低姿态"的方式,掏心掏肺地对对方好.闺蜜还曾劝过我:"男人都不懂得珍惜,你对他越好,他厌倦得越快."  相似文献   

2.
选择爱情,是在远离了浪漫之后.恋爱三年,感受就如同在饮一杯白开水. 终于,他要外出进修,时间半年.闻知,心底里有莫名的窃喜.临别前,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的依依不舍,我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等你回来,也许收到我的结婚喜柬."他定定地看了我许久,说:"你别吓我."他走的时候,我轮休,但我没有送他."天气太热."我说,他说:"那好吧,你在家休息."  相似文献   

3.
有天晚上,十一岁的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得为我花多少钱哪!"我很奇怪,她怎么冒出这句话,脑子里飞快地搜寻:是不是在她面前表露过生活的疲惫?答案是否定的。听她一一数来:"我每天要坐两次车花两块钱,你还给我交学费、买衣服……你得花多少钱哪!"原来她在计算我抚养她的成本。她总是非常自发地表达想法,主动地想一些问题,并积极地去做。别人问我,你孩子怎么这样懂事啊?其实,她现在的状态,完全是我做"名师"教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张诗 《当代护士》2007,(4):39-39
每当我穿梭于病房的时候,最能让我留下记忆的莫过于护士的形象。我巡视中所见到的事情无论大大小小,好好坏坏都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每一护理工作之场景都是由一个护士的形象或一个群体的护士形象塑造而成:这些看似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画,一幕幕闹剧……其实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平常小事中……我们每一人都在扮演照片或闹剧中的角色。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夸奖,看别人的微笑,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自己又是怎样履行这些的呢?  相似文献   

5.
丛非从 《康复》2021,(7):后插8-后插9
他就应该知道我不高兴了 讲述人:林雅静(化名),33岁,传播公司公关部主任 林雅静:老公总是嫌弃我懒、不做家务,还怪我不上进、做事没条理.我很受伤. 心理师:他知道你很受伤吗? 林雅静:我和他说过,也吵过,但无济于事. 心理师:你为什么认为他会知道呢? 林雅静:他看到我不高兴,语气不好,不就应该知道了嘛! 专家点评 生气的人无暇顾及对方是否受伤 很多人内心受伤后的逻辑是:我的受伤,写在了表情里,写在了语气里,对方就应该知道我受伤了.但事实是,即使用语言直接表达,对方都不一定能体会到你的真情实感,何况是用暗示的方式. 当你吵架、生气时,别人只会体会到你很强势,并不会觉得你被伤害到.那一刻,他很可能没有意识去观察你是否受伤.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状态,而是希望通过别人的观察来发现,这就对他人提出了极高的、敏感性的要求.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时,是无法对他人的感情敏感识别的.  相似文献   

6.
陆妮婷 《康复》2021,(1):后插10-后插11
案例自述:宥慧33岁 孩子爱炫耀,是同伴眼中的"故事家" 我和丈夫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通过朋友介绍认识进而相恋成家,过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婚后一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名叫"侃侃",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嘴巴停不下来的孩子,即使还没学会说话,小嘴也总是"叭叭"个不停.孩子父亲说这孩子一看就是个"话痨",于是就给他起了这个小名. 谁知道,这竟一语成谶. 学会说话以后,只要有人陪在他身边,他可以一刻不停地与你交流,虽然话说得颠三倒四,不知其意,但他依然乐此不疲.有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都替他觉得口干.等他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我们真是"欢天喜地"地送他去幼儿园.家里没有了他的声音,顿时安静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人说过,结婚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嫁的人和恋爱时的那人判若两人。老公变成了另一个人么?我没有发现他明显的变化,如果说他有变化,那只是变得对我更好。一次下晚班,又累又困地回到家,看到桌上有他给我留的小点心,旁边一杯豆奶还是温温的,心里有些微微地感动,忍不住走到床边,叫醒老公,问他:“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老公揉着眼睛说:“嗨,半夜三更地叫醒我问这个!以前我要是对你不好,你能嫁给我吗?现在你是我老婆啦,自己  相似文献   

8.
刚进入青春期的念念最近有些苦恼:周围的女孩子每个月都会来一次例假,但是自己从第一次来例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来过.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念念来例假的次数屈指可数,就在周围同学对"大姨妈"抱怨不已的时候,念念反而羡慕别人的"大姨妈"可以来得如此准时.可是胆小的念念又不敢和母亲说自己的问题,只好自己默默上网查询.网上许多资料都说月经到期不来大概率是怀孕了,念念心想,这怎么可能呢?  相似文献   

9.
传递温柔     
我一直相信,因为你始终温柔地对待我,我才能有温柔对待别人。提起你的时候,我会对朋友说:“他啊,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我的朋友并不满意,温柔?温柔太抽象了,到底什么是温柔啊?是的,温柔确实抽象,可是,你带着笑意的眼睛注视着我的时候,却又是那样坚实,那样强烈。记得我们必须分离两地的那些日子,每一次你到我的城里来,都不许我去车站接你或者送你。你和我约好时间与旅馆,我匆匆自课堂奔赴你的方向,我直接乘电梯到你的房门口,敲三下,不多不少,正好三下,你便从容地开了门,拥  相似文献   

10.
心存感激     
一天,师傅和徒弟去乡下的河边拉沙子进城,乡下的路难行,有沙子和石头。回来的时候,在乡下的石子路上“,嘭”的一声响,东风车后轮的一只轮胎爆了,车上有一只备用轮胎,可是没有千斤顶。在路边的前面有两间房子。师傅指着前面的房子对徒弟说“:去,你去把千斤顶借来。”徒弟愣了一下,问师傅“:你怎么知道那儿有千斤顶?”师傅说“:你要想着那里有。”徒弟说“:那要是没有呢?”师傅说“:没有你也要想着那儿有。”徒弟说:那要是有,但是他不借呢?师傅说:你要想着他会借。”徒弟说“:那要是他有,他不但不借,甚至连门也不开呢?”师傅说“:你要想着他会开门。”师傅教给徒弟许多话,徒弟将信将疑地去了。徒弟走了好一会儿,走到一间房前,敲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徒弟说“:又有事需要你帮忙了。”中年人看了看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说“:我不认识你啊,我肯定没帮过你的忙,你怎么说又有事需要我帮忙呢?”徒弟说“:你家在路边,尽管你没帮过我的忙,但你一定帮过不少人的忙。所以,我来了,对你来说,是又有事需要你帮忙了。”徒弟的话,有不少感激一之意。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中年人觉得自己没有不帮忙的道理。说实在的,中年人并没空,他正准备去办一件自己的事情,可是...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当中总要面临不同的选择,记得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护士,因为那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不仅纯洁,而且神圣.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一线护士,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是的,我在临床工作的7年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我从来没有过怨言,因为患者的一句谢谢、一个微笑,都能带给我最大的满足.直到有一天,我病倒了,一病就是2个月.之后,心脏早搏总是不断,于是我便成为了一名导诊护士. 有人说导诊有什么意思,退入二线没发展,我却从来没这么想.当患者忍着病痛,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此时你就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为他指引正确的方向.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让他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  相似文献   

12.
“超越伤痛的唯一办法,就是去原谅伤害你的人。”大师说。“可是这样,未免太便宜他了吧!”大师反问“:你真的相信,自己气得愈久,对他的折磨愈厉害吗?”“至少我不会让他好过。”“假如你想提一袋垃圾给对方,是谁一路上闻着垃圾的臭味?是你。不是吗?”大师说“,紧握着愤恨不放,就像是自己扛着臭垃圾,却期望熏死别人一样,这不是很可笑吗?”  相似文献   

13.
患者都想康复,那么康复的主体靠谁?我说主体应该靠患者自己,因为众多的康复手段别人不能代替,例如医生、家属不能代替你服药打针、做放疗、化疗、热疗和介入疗法等。不能代替你去锻炼,去平衡心态。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康复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从而调动自己的抗癌能力,去战胜癌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王婧铭 《康复》2021,(1):后插8-后插9
"压力越大就越想逃避问题怎么办?" 讲述人:夏老师28岁大学辅导员 有一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那就是每当我感到压力大的时候,都会选择逃避.在学生时代,这个问题就已经凸显,每当快要考试的时候,面对着书本,一个字都看不下去.其实,我学习并不差,日常该学的也都学了,但考前复习的时候,书本上的字都变得陌生了起来,仿佛这是一本天书,根本看不下去,复习的每一秒都坐如针毡.但此时如果同学喊我出去玩放松心情,我也没有任何去玩的欲望.内心时刻都非常焦躁,但具体在焦躁什么,自己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5.
性爱是一门深广的艺术,它融入了人类的情感、生理体验和学识修养,好的心境、环境对男女双方有增进感情的意义。一对年轻的夫妇,新婚时两人如胶似漆地爱慕,即使到饭厅吃饭也常共用一只饭勺,谁知没过一年,往日美好的感觉忽然间落花流水一样无影无踪。“是不是过早地怀孕了?”“不是。”“是不是有了第三者?”“不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爱上别人,我看我是不爱他了,他的一切都开始刺痛我,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老一套,一说话我就觉得烦,最近一段日子我们经常吵架。”“他也不爱你了吗?”“哼,有点儿像。”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们平心静气地进…  相似文献   

16.
子,在情窦初开的20岁时,我认识了凯。那时,我刚刚走出校门,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他陪我找工作,帮我做简历,细致的关心使我倍感温暖。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内心的迷惘和无助,都在他的体贴与照顾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我的初恋开始了。可是,在以后的亲密接触中,我逐渐发现,凯并不是一个值得我信赖的人,他时常对我说谎,即便谎言被戳穿了,他仍百般狡辩。有一次,他向我借了一大笔钱,拿了这笔钱后,他竟给我留下一封信不辞而别。他的这一举动彻底伤透了我的心,我决定忘记他,一切重新开始。过了一段消沉的日子后,萧文走进了我的生活,他对我很好,很真诚地爱着我。我渐渐开心起来,觉得恋爱的感觉很甜蜜。然而,凯却回来了。他找到了我,声泪俱下地请求我的原谅,让我给他一个机会,他会给我一生的幸福。初见到他的时候,我是愤怒的,恨不得甩他一个耳光。可当看到他泪流满面的样子,尤其想到当初相恋时他对我的好,我内心竟生出几许痛惜和爱怜,我伸出手去擦他脸上的泪。凯趁机抓住我的手,将我拉到他的怀里。那一刻,我产生了幻觉:我和他之间从没有发生过不愉快,他还是我初认识时的凯。而萧文此刻是不存在的!当凯强烈地吻着我,语无伦次地说...  相似文献   

17.
王婧铭 《康复》2021,(6):后插8-后插9
我要遵循内心的想法吗? 讲述人:章老师38岁语文老师 前几天,儿子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其实有两个自己,他们时常会做斗争.比如我放学回家,一个自己会说,你别做作业了,出去玩吧!但好的那个自己会让我做完作业再出去玩.这样我作业也完成了,也能放松地玩了,这样我就会很开心."我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感到很惊讶,没想到他那么小就清楚地感觉到了这种内心的冲突.儿子的这番话触动了我,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婧铭 《康复》2021,(9):后插8-后插9
对收入的焦虑,让我仿佛变了一个人 讲述者:李先生26岁中学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工作时常加班,但相比于大部分"996"族,自觉还算幸福,只不过我的收入不高,只够基本生活,存不了什么钱.但我是一个"乐天派",觉得自己刚毕业,可以先"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去年,焦虑情绪开始缠绕着我,挥之不去,让我特别郁闷. 工作了一两年后,收入一直都没涨,我也不敢向领导开口问,但如果这样下去,只够基本生活.我也老大不小了,每次刷朋友圈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结婚生子,除了祝福之外,都会忍不住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我如果找了女朋友,有结婚的钱吗?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王婧铭 《康复》2021,(9):后插8-后插9
对收入的焦虑,让我仿佛变了一个人 讲述者:李先生26岁中学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工作时常加班,但相比于大部分"996"族,自觉还算幸福,只不过我的收入不高,只够基本生活,存不了什么钱.但我是一个"乐天派",觉得自己刚毕业,可以先"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去年,焦虑情绪开始缠绕着我,挥之不去,让我特别郁闷. 工作了一两年后,收入一直都没涨,我也不敢向领导开口问,但如果这样下去,只够基本生活.我也老大不小了,每次刷朋友圈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结婚生子,除了祝福之外,都会忍不住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我如果找了女朋友,有结婚的钱吗?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王婧铭 《康复》2021,(9):后插8-后插9
对收入的焦虑,让我仿佛变了一个人 讲述者:李先生26岁中学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工作时常加班,但相比于大部分"996"族,自觉还算幸福,只不过我的收入不高,只够基本生活,存不了什么钱.但我是一个"乐天派",觉得自己刚毕业,可以先"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去年,焦虑情绪开始缠绕着我,挥之不去,让我特别郁闷. 工作了一两年后,收入一直都没涨,我也不敢向领导开口问,但如果这样下去,只够基本生活.我也老大不小了,每次刷朋友圈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结婚生子,除了祝福之外,都会忍不住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我如果找了女朋友,有结婚的钱吗?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