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三种儿童牙膏对乳牙牙本质小管的的封闭情况,进一步了解三种儿童牙膏的抗敏情况。方法:选取20颗健康的牙冠完整的第二乳磨牙,随机分成4组,即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三组分别用不同牙膏(奥乐V儿童牙膏,奥敏清牙齿脱敏剂,涑爽儿童护齿牙膏)处理,每组随机选5颗牙齿,将其分别用硬组织切割机制备成1 mm厚,3 mm×3 mm大小的牙本质片,再采用37%的磷酸处理15秒之后,制备敏感牙本质模盘。用牙膏悬浊液进行刷牙实验一周,最后进行标本检测。结果:三组牙膏组的牙本质小管在单位面积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数目和单位长度的渗透深度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实验的儿童牙膏均具有封闭乳牙牙本质小管的作用。但在三种牙膏的对比试验中,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涑爽儿童护齿牙膏,再次是奥乐V儿童护齿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氟化物涂膜与激光联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牙科收治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50例(共169颗患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单纯氟化物涂膜治疗,B组单独应用激光治疗,C组联合应用氟化物涂膜和激光治疗,并应用VAS评分法对三组患者的患牙敏感度进行判定。结果C组在治疗即刻以及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患牙敏感度分别为(21.53±7.76)分、(14.73±7.01)分、(11.82±5.36)分,均明显小于A组和B组,且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大于A组和B组,且P〈0.05。结论联合应用氟化物涂膜和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换牙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电离子导入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通过临床观察确定其疗效;方法:用美国产的Ⅱ型电离子导入系统把电离液(内含2%氟化钠)中氟离子导入牙本质小管内,封闭牙本质小管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即刻有效率达97.9%,2周后有效率95.7%。结论:电离子导入法用来治疗牙本质过敏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大众医学》2011,(9):53-53
牙齿敏感源于牙本质暴露牙釉质是牙齿表面的保护层,它是半透明的.却是全身最硬的组织。牙釉质保护着牙齿内部的牙本质及牙齿的其他结构。牙本质由成千上万的微细牙本质小管组成,直接与神经相连。如果牙釉质被破坏.牙本质暴露.外界的刺激就会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牙神经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出现牙齿敏感。日常生活中.牙龈萎缩、刷牙用力过大,过多摄八酸性饮料或夜间磨牙等都容易造成牙本质暴露。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机用镍钛器械与声波手机预备根管后牙本质裂纹产生的情况。方法:选取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单根管离体牙50颗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A组为Rispisonic,B组为ProTaper NEXT,C组为MTWO,D组为M3-PRO,E组为K锉,分别进行根管预备。将预备完成的离体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分别距离根尖3 mm、6 mm、9 mm水平截断,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牙本质裂纹产生情况。结果:使用Sonic handpiece预备根管产生的牙本质裂纹情况与其他三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波手机与其配套器械预备根管与其余三组产生的牙本质裂纹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对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通过对148例,588颗牙本质敏感症的牙齿进行脱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1.35%。显示了半导体激光可在瞬间内使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得到热凝、封闭,有效地隔绝外界刺激,达到治疗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不同能量的脉冲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敏感牙和根管内壁,观察其病理及扫描电镜改变。方法以不同的激光输出参数进行牙面照射,以扫描电镜观察管内壁变化。结果低功率、高能量密度激光照射,对正常牙组织无损伤;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产生熔融层可伸入牙本质小管15um,封闭部份小管口,达到治疗作用;根管内壁经常规处理与常规处理加激光照射后对照,经照射壁表玷污层消除,产生熔融层,有利于牙根治疗。结论激光照射牙本质敏感牙,有利于牙根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比较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牙本质表面处理对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影响,以找出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最佳使用方法。方法111例,256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直接用半导体激光照射,B、C两组分别用牙本质清洁剂、酸蚀剂处理牙面30秒后再使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比较各组的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疗效(采用χ2检验);并复制牙本质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牙面经牙本质清洁剂或酸蚀剂处理后的形态变化。结果B、C两组即刻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1),而,B、C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亦然;牙本质清洁剂和酸蚀剂处理牙面30秒后,均可彻底除去玷污层,但酸蚀剂可造成牙本质表面脱矿。结论在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之前,用牙本质清洁剂、酸蚀剂处理过敏区牙面30秒,可极大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9.
3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宇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218-3219
[目的]比较Gluma脱敏剂(A组)、极固宁TM(B组)、75%氟化钠甘油(C组)3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效果. [方法]将174颗72例患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Gluma脱敏剂(A组)、极固宁TM(B组)、75%氧化钠甘油(C组)3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1疗程,比较各组的即刻及3个月后疗效. [结果]A、B、C组的即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个月A组的疗效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3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均有较好的即刻疗效,但Gluma脱敏剂的远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牙本质湿粘结剂粘接界面的TE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中国医师杂志》2006,8(7):899-90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牙本质湿粘接剂形成的粘接界面的微观特点。方法分别用两类5种牙本质湿粘接系统将Ch-rism a B20树脂粘接在新鲜的人牙本质上,通过TEM的观察,分析不同类型湿粘接系统形成的粘接界面的特点。结果五种粘接系统在湿粘接时都可以形成比较理想的粘接界面。粘接剂可以渗透到牙本质表面和牙本质小管周围脱矿形成的胶原纤维网中,形成混合层;粘接剂同时渗入牙本质小管和部分侧枝小管中,形成树脂突。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接系统形成的粘接界面中存在过度润湿现象,即在粘接界面中存在大小不一的水泡状结构,提示此时界面的密封性降低,并影响到最终的粘接强度。结论润湿状态可以很好的保持脱矿后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从而于利于粘接剂的渗透,形成较为理想的粘接界面,提高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