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某大学新生2182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4个因素的T分均值低于常模;活跃、坚韧、随和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新生的一些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系。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UPI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I对567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中12.89%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6.74%的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性别之间没有差异,但女生在躯体、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问题比男生多。结论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3.
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UPI量表,对综合性大学2401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有16.37%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34.9%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在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来源于乡村新生明显高于城市新生;林学、理学和体育专业有最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及艺术和人文专业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均多于工学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结论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理想.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军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取2004级456名本科新生为样本,追行了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比较不同类别调查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性别和年龄因素上,男生的敌对因子分显着高于女生,年龄较大的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在家庭因素上,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入学时以“功利型动机”为主的大学生及对所录取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结论军校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入学动机和专业愿望的符合程度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商科专业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UPI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2008级商科专业5623名新生。结果UPI量表评定为第一类的学生占15.31%,有自杀意念学生占1.76%,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EPQ问卷评定结果,商科专业新生在EPQ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常模差异显著;UPI归为第一类的学生在EPQ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非一类学生差异显著;UPI评定为有自杀意念学生在EPQ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无自杀意念学生差异显著。结论高校应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根据不同性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实证支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1名井冈山学院2003级师范专案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师范专案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7%,其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但显著低于同期大学生;女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以及喜欢自己专案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和不喜散自己专案的学生。音乐、美术专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与理科学生。结论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对我校2005级本科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 我校2005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女生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男生的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 2005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需针对现状和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利措施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较社交孤独体验程度更高;(2)男生的孤独体验程度高于女生,尤其是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程度偏高;(3)另外大学新生的孤独体验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8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共3份测验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多因素多元非饱和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垂检验表明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医科生显著高于文、理工科生,二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不同性别大学乍在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女生;②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效能总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在-0.067与-0.308之间);③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自我效能比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β-0.278,β=-0.186)。结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MMPI与MMPI-2临床量表的一致性程度。方法:采用MMPI与MMPI-2复合问卷,对236名被试进行测试,其中含186名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和50名正常被试。结果:相关分析提示两问卷间各对应量表具有高相关性;对于236名被试,编码总符合率达到90.3%,其中单点编码符合率81.6%,两点编码符合率65.8%,三点编码符合率49.2%,高分编码符合率为64%;那些两点编码不符合的问卷中,96.4%具有同一个编码量表。给以限制性定义以后,两点编码符合率达到82,8%。新常模的使用及T分形式的改变,对于两问卷编码类型符合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以推论,中文MMPI与MMPI-2临床量表具有较高程度的延续性,中文MMPI与MMPI-2在临床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