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目的探析助产护理干预的应用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产科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龄产妇中选出174例为对象,均行阴道试产,随机将产妇分入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88.51%高于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70.11%,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0%低于对照组的11.49%,P 0.05;阴道分娩的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程中的VAS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为高龄产妇提供分娩全程一对一的专业助产护理服务,缓解产程中的疼痛感,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甘肃省武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高龄产妇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将124例高龄产妇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为观察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有43例产妇最终为自然分娩,仅有17例产妇为剖宫产,而在对照组产妇中共有33例产妇为自然分娩,显著少于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剖宫产产妇为20例,多于观察组,且P=0.01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最终平均总产程时间为(429.8±102.9)min,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平均总产程时间(504.9±141.2)min,且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助产护理干预方式总满意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对常规护理总满意率,且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实现自然分娩,降低产妇剖宫产概率,同时也有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因此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助产士门诊专业服务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规范助产门诊工作,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孕早期建卡定期产检至分娩的60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指导,实验组经过助产士门诊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助产士门诊专业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高龄产妇中对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的高龄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了11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助产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56例高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组高龄产妇基本常规护理,助产护理干预组高龄产妇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高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助产护理干预组高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2例(3.57%),自然分娩例29(51.78%),常规护理组新生儿窒息率例6(10.71%),自然分娩例15(26.78%),助产干预护理组生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另外,助产干预护理组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效果显著,两组差异(P〈O,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助产护理干预,能减少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发挥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助产护理干预方案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接收的100例高龄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别比较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产妇的分娩期间行助产护理干预方案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减少产妇产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31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可消除产妇不良心理反应,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在产妇分娩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专人陪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专人全程陪伴,对照组按产房常规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长短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两种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愿接受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80例全程助产责任制产妇作为观察组和133例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程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阴道助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助产责任制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17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87例,对照组87例.对照组高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高龄产妇采用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情况和产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将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还可以降低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助产方式,观察组运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所需产程时间、分娩疼痛评分、分娩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中第一、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娩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能够明显加快产程,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0.14±3.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8±3.52)分(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彩超在脐带绕颈分娩前助产干预以及产后护理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36名脐带绕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人院的先后顺序将216名产妇作为观察组(干预组),22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非干预组),在分娩前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超检查均确诊为脐带绕颈,观察组产妇根据彩超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经过助产干预,观察组93.5%选择自然分娩,14.4%孕妇出现宫内窘迫;对照组49.5%选择自然分娩,30.9%孕妇出现宫内窘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7分的有83.8%,对照组高于7分的有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应用于脐带绕颈分娩前助产干预和产后护理指导中,能够有效减少孕妇痛苦、降低剖腹宫产率,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妇产科未来的发展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教育策略对产后心理弹性及产后抑郁的影响,为产后康复综合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围生期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再予以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专项教育,两组产妇均随访观察至产后第一次健康体检(产后42 d)。对两组产妇产前1周、产后42 d均行心理弹性(CD-RISC10)及产后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产前1周、产后42 d进行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判断认知合格情况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前1周对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认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两组产妇对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认知合格率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产妇认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产前一周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 d两组产妇EPDS较产前有上升,但观察组产妇EPDS评分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两组产妇产前一周CD-RISC10各维度及总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对照组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与产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CD-RISC10各维度及总评分较产前1周及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后至42 d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教育可有效提升产妇对围生期情绪管控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产后心理弹性水平,降低其产后抑郁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爱云 《现代保健》2014,(22):115-117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12月在本本院产科分娩的60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产后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心理状况、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24 h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24 h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产妇在产后如采取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泌乳和母乳喂养方式宣教以及并发症防治等一系列产后个体化护理,可促使产妇身体机能和器官功能早日恢复,能以积极心态投入母亲角色照顾婴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细致护理对高危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生产的高危初产妇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连续细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细致护理可有效增强高危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宫缩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宫缩痛程度及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宫缩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缓解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产后宫缩痛,改善焦虑情绪,有助于产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介入患者70例,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与对照组25.71%比较明显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升高、排尿困难评分、失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护80.00%比较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拉近护理关系,护理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韩艳峰 《中国校医》2012,26(8):628-629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将60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陪伴,比较2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可以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顺产率,增加满意度,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还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