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莪术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莪术Curcuma aromatica Salise,浙江省温州地区产。临床及动物试验证明,其挥发油有一定抗癌作用。许洪霞等,已从温莪术油得到莪术醇(Curcumol)和莪术双酮(Gurdione),为了阐明有效成分,我们对其他成分进行了研究。文献报道的成分还有姜黄烯(Curcumene),姜醇(Zingiberol),α及β-蒎烯(Pinene),樟烯(Camphene),薁(azulene),樟脑(Camphor),姜烯(Zingiber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d-龙脑(d-borneol),对-异丙基苄醇,对-甲氧基肉桂酸等。我们初步分离鉴定下列成分:α-蒎烯,β-蒎烯,樟烯,桉叶油素(1,8-cineol),龙脑,异龙脑、樟脑、吉马酮(Germacrone),异呋吉马烯(isofuranogermacrene)和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Computer联用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48%和99 30%,其主要成分均为1,8-按叶素,其次为β-蒎烯、α-松油醇、莰烯、樟脑、松油烯-4-醇、α-法呢烯和β-月桂烯.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其含量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松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醚提取后经甲酯化,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1个成分,占总成分的93%,主要成分为山牵牛醇、丁香烯、α-丁香烯、α-蒎烯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亚麻酸、棕榈酸等脂肪酸。结论本法可靠,为松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鉴定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得率为5.9%,分离得到48个色谱峰,鉴定出43种成分,主要成分是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胡椒碱、β-谷甾醇、α-蛇麻烯、8-十七烯、9-十八炔酸甲酯、反亚油酸甲酯、榄香醇、正十六烷、花生四烯酸甲基酯、正十四烷、反式石竹烯、(Z,Z,Z)-9,12,15-十八烷三烯酸乙酯、1,1-二甲基萘等。结论: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中富含烃、萜、酯和醇等组分,其中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和胡椒碱的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含量的39.40%。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松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醚提取后经甲酯化,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1个成分,占总成分的93%,主要成分为山牵牛醇、丁香烯、α-丁香烯、α-蒎烯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亚麻酸、棕榈酸等脂肪酸.结论本法可靠,为松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肃产独活及牛尾独活挥发油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甘肃产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及牛尾独活Heraeleum moellendoffii Hance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GC—MS方法分离和鉴定挥发油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独活挥发油中分离出5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96%;从牛尾独活挥发油中分离鉴定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1.657%。结论独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20.295%)、1-甲基4-异丙基苯(15.568%)、3-甲基-壬烷(5.904%)等;牛尾独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蒎烯(24.321%)、α-蒎烯(8.167%)、1-甲基4-异丙烯基-环己烯(8.061%)等。  相似文献   

7.
桉叶原油减压蒸馏的前馏份,是一种副产物,工业上称“头水”,约占总量的1/4,含桉叶油素约10%,含蒎烯约65%(包括α-和β-蒎烯),一般作为松节油的代用品,低价处理。本文将该副产物中的蒎烯转变成水合萜二醇的工艺,作一报道。一、原料、试剂副产物:湛江市药用油厂提供;吐温-  相似文献   

8.
从菊科植物牛尾蒿中首次分离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桧烯、茵陈素、甲基胡椒酚、杜娟酮、松樟脑,反式苧醇、顺式芋醇、甲基丁香酚、地一斯巴醇等十二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GC法测定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中3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中α-蒎烯、柠檬烯和桉叶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tx-1701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00℃,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器温度220℃,柱温90℃,氮气为载气,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μL,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α-蒎烯进样浓度在10.09~90.79μg/m L,回归方程为y=24 163 x+39 804,r=0.999 8;柠檬烯进样浓度在16.82~151.3μg/m L,回归方程为y=31 699 x+1 555 748,r=0.999 7;桉叶油醇进样浓度在41.23~371.1μg/m L,回归方程为y=7 416.8 x+2 367 875.5,r=0.999 7。α-蒎烯的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为1.21%;柠檬烯的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03%;桉叶油醇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分离鉴定了毛叶木姜子花挥发油中19个成分,其中以1.8-桉油素、β-蒎烯和松油烯-4-醇为主要成分.药理实验结果证明,挥发油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何媛  王四旺  吴红 《中国药房》2006,17(4):255-258
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TLC、IR、UV分析结果均显示桉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包合前、后桉油的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桉油能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12.
张淑蓉  裴晓丽  王华阳 《中国药房》2013,(47):4469-4471
目的:建立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采收期连翘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翘挥发油,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色谱柱为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FID)温度为250℃。以环己酮为内标物,用内标法定量。结果:α-蒎烯、β-蒎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640~0.8200、0.5020~2.5100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4);二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9%、96.61%,RSD分别为2.19%、2.07%(月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测定。各采收期连翘挥发油出油率及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以7月中下旬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桉叶油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桉叶油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方法:就桉叶油的透皮促进作用机制、应用及透皮促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桉叶油是一种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它的开发研究具有很大前途。  相似文献   

14.
桉油对丙酸氮倍他索乳膏经皮渗透和吸收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促进剂桉油对丙酸氯倍他索(CBT)乳膏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透过量和皮层中量,分析在该制剂中是否透合使用桉油,方法:采用直立式扩散池,考察了桉油在0.5%,1.0%,5.0%浓度下0.05%CBT乳膏经皮渗透2,4,6,8,10,24h后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Q(ug.cm^-2)和稳态透皮流量J(ug.cm^-2.h^-1);HPLC法测定经皮渗透24h后每克皮肤组织中CBT的量D(ug.g^-1),结果:4种浓度的桉油均显著促进CBT乳膏透皮吸收(P<0.01),其J值约是对照组的3-5倍(P<0.01),随浓度增加,陂层量D并不随之相应增加,结论:桉油可加快CBT经皮渗透速度,也能增加皮层中CBT量,但有饱和性,建议CBT 乳膏膏以少加(<50%)或不加桉油为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两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GC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高到220℃,保持1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和β-蒎烯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和98.7%。肉豆蔻不同组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月份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共给2d。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分别ig给予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和花生油,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②保护作用实验:小鼠按照如下分组给药:CP+桉叶油400,200和100mg·kg-1,花生油+CP,CP组。第4天与阳性对照组一起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第5天给药后测定小鼠骨髓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按分组,第6天起与阳性对照组一起每天ip给予CP40mg·kg-1,连续5d,实验共10d。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①毒性实验:桉叶油的LD50为1824.01mg·kg-1,95%可信限为(1799.48~1851.19)mg·kg-1。桉叶油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影响。②保护作用实验: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未ig给予桉叶油的CP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0.05)。结论桉叶油对小鼠无明显的遗传毒性,可降低CP所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薄荷桉油片(I)中薄荷脑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石油醚(60~90℃)提取样品中薄荷脑,以甲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结果:按上述方法分离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薄荷桉油片(I)中薄荷脑的薄层色谱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皮肤渗透液中次乌头碱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利用大鼠腹部皮肤和Franz垂直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氮酮和桉叶油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不加透皮促进剂的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0.65mg·cm^-2·h^-1;2%氮酮与10%丙二醇组成的复合透皮促进剂使次乌头碱透皮速率增加9.87倍;2%桉叶油增加次乌头碱透皮速率12.23倍。结论散结止痛巴布膏的透皮促进剂可采用2%桉叶油或2%氮酮与10%丙二醇合用。  相似文献   

19.
Folia Damianae contain arbutin up to 0,7% and also 0,5% essential oil which consists substantially of 20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gas chromatographic proof. By distillation a low boiling fraction resulted in which 1,8-cineol (11% calculated on the total oil), (—)-α-pinene, (—)-β-pinene and p-cymene (each 2%) were identified. The higher boiling part of the oil consists mainly of sesquiterpene-hydrocarbons; 3 pure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20.
袁青青  崔颖  王浩  田军  刘永  孙备  吕凌 《安徽医药》2017,21(11):1994-1997
目的 建立苏贝止咳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0个色谱峰;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制剂中挥发油的含量,其中 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结果 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线性范围分别为0.5908~75.625 mg·L-1(r=1),0.7781~24.90 mg·L-1(r=1),1.7194~220.08 mg·L-1(r=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8%(RSD=4.82%)、108.09%(RSD=6.45%)和95.59%(RSD=5.43%)(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增加了能反映制剂临床疗效的质量控制指标,为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