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萍 《武警医学》2005,16(4):319-319
头痛(headache)足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头痛是一个常见症状,大多无特异性.如急性感染时的头痛,随原发病的好转而缓解。但有些头痛症状却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头痛突然加剧,尤其是伴呕吐时,须警惕脑出血的发生。脑肿瘤、脑脓肿、脑外伤等的头痛.如在病程中进行性加剧.常提示病情加重或恶化。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常见的头痛类型.属于原发性头痛.其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有些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多数无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严重干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偏头痛诊断和分类标准由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委员会提出(ICHD-Ⅱ),其根据临床症状主要有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withaura,MA)和非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withoutaura,MwoA)。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尚无完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消栓员注射液治疗26例偏头痛患者,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因偏头痛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我们使用Prensky氏标准,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列入研究对象:1)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2)具备下列条件中三条:(1)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2)偏侧头痛,(3)呈搏动性和跳动性头痛,(4)短期休息或睡眠自行缓解,(5)视觉性或运动先兆,(6)有肯定家族史。偏头痛患者共34例,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在18~43岁,平均26.7士7.8岁。所有…  相似文献   

4.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headache,CEH)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任何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源性、骨关节源性或肌源性的变性,或遭受刺激、损伤、感染后都能引起疼痛,疼痛的范围可达头部、颈部、肩部或上肢。2010年6,  相似文献   

5.
<正>腰穿后头痛(post lumbar puncture headache,PLPHA)又称腰麻后头痛,一般发生在硬脊膜穿破后48 h内,主要表现为前额、枕部疼痛或弥漫性头痛,疼痛性质为钝痛或波动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颈强直、视力模糊、眼前阴影、耳鸣、眩晕和听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平均持续4 d,但也有长达数周至数月的[1]。我们采用硬膜外自体血充填法治疗重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研究非炎症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排除炎症、肿瘤性头痛,根据高分辨率CT薄层扫描,鼻内镜检查确诊引起头痛部位,采取相应手术方式。结果58例中38例(65.5%)头痛完全消失,头痛缓解18例(31%),临床有效率96.5%,无效2例。结论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鼻源性头痛,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去除病因达到治疗目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丛集性头痛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集性头痛的近期研究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郭述苏匡培根关键词丛集性头痛;治疗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7.2丛集性头痛(clusterheadache,CH)是最严重的头痛类型之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有争论。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修定诊...  相似文献   

9.
头痛,每个人几乎都患过。但是,生活中有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导致头痛。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性头痛 口服避孕药后常引起或加剧头痛。服用扩血管、扩支气管剂、地戈辛、消炎痛、麻黄素、抗抑郁剂等药,亦可引起头痛。   美味性头痛 又称中国餐馆综合征,由菜肴中的味精(谷氨酸钠)直接作用于脑部血管引起。常吃西餐的外国人乍吃中国菜最易发病,中国人耐受性较高,但空腹喝下肉汁汤时谷氨酸钠吸收快,也易出现头痛。   饥饿性头痛 由饥饿引起反射性头部血管痉挛和随之而来的被动性血管扩张所致,可伴疲倦、出汗、头昏、眼花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通过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手术前后的头痛程度,并通过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1周和1、3、6、12个月的头痛程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整体治疗优良率分别100%(41/41)、97.56%(40/41)、92.68%(38/41)、92.68%(38/41)、90.24%(37/4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中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均无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CEH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共治疗10 d。观察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头痛指数、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y score, VAS)。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9, P<0.05);2组患者每日头痛指数,VAS、ROM评分,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清前列腺素F2α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HBO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乔丽萍  栾景盛 《武警医学》1995,6(2):114-114
丛集性头痛误诊为巩膜炎1例武警专科学校医院五官科乔丽萍,栾景盛(夏县044400)丛集性头痛的眼部表现与急性结膜炎、急性巩膜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颇为相似,容易造成误诊。我院遇1例,现报告如下。李某,男,32岁,已婚。1992年4月18日因头痛、右...  相似文献   

13.
从1990年起,我们应用镇脑宁胶囊对56例偏头痛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0~48岁,其中ZO~4O岁45例,占80%。病程4个月~19年。IL例有家族史(一级亲属)。本组病人均具有以下临床特点:(I)搏动性头痛或胀痛;(2)颅外血管扩张明显时可见颤动脉隆起,搏动增强;(3)压迫搏动增强的血管后疼痛可缓解;(4)头低位或受热后常使头痛加重。56例在治疗前、中、后进行眼底检查,都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眼底血管痉挛改变。用例在治疗前后行脑血流图检查,21例提示血管紧张度增高。49例腰…  相似文献   

14.
颈性头痛症是由于颈椎失稳、关节错位、特别是寰枢关节损伤而导致的一侧或两侧椎枕肌群疼痛、痉挛,压迫或刺激枕大神经、耳大神经等引起的头痛。1990~2004年,我们采用电围颈热渗透疗法加针刺治疗颈性头痛症2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2岁。头痛、头晕3月余。查体: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听力下降。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走路不稳,加重20天。血压130/90mmHg,四肢肌张力3级。MRI表现: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浅分叶状等或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影,其后方见类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图1,2),边界较清楚,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水肿信号影。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图3)。  相似文献   

16.
按摩治疗紧张型头痛3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张型头痛 (TTH )也称肌收缩性头痛 ,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 。作者发现此类头痛大部分病人枕、颈区有明显的压痛点和痛性结节 ,通过按摩压痛点、痛性结节等中医手法治疗TTH 380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30例 ,女 2 5 0例 ;年龄 17~ 6 2岁 ,平均 36± 8岁。病程最短 1d ,最长 2 0年。 90 %以上的病人为两侧头痛 ,多见于后枕、颈项、两颞侧 ;头顶或全头痛 ,有时伴有颈、肩或头面肌肉紧张 ,头颈、肩活动不适 ,疼痛 ,同时伴有畏光、恶心或呕吐等[2 ,3] 。1 2 压痛点和痛性结节 压痛点和痛性结节位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8例产前发病,22例产后发病(其中20例发生于自然阴道分娩后,2例为剖宫产术后发病);16例发生于产后48h后。产前发病者6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而产后发病者仅1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主要表现头痛(23例)、抽搐(22例)、视觉异常(19例)、意识障碍(8例)。影像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可逆性以大脑后部皮质下白质为主的病变,包括枕叶(27例)、顶叶(23例)、颞叶(10例)、额叶(7例)等。MR扩散成像显示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以降血压和控制癫痫为主,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改变在1天~6个月有明显改善或消退,其中25例在2周内缓解。结论: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好发于产后,特别是产后48h后,且发病前多无子痫前期;MR扩散成像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治疗及时病灶完全可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麻林  李玉霞 《人民军医》2008,51(2):115-115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多发病,好发于成人或长期处于工作紧张状态者。目前,青少年出现颈源性头痛症状者日益增多。近年来,我们采用神经阻滞+痛点注射+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颈源性头痛8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丽涛  沈丹  孙勍  单希征 《武警医学》2010,21(4):352-353
1眩晕发作特点 眩晕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表现为周围环境和(或)自身旋转,或有摇摆不稳、晃动、头重脚轻感。正如咳嗽、打喷嚏、头痛一样,眩晕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的名称,但其背后一定是有某种潜在疾病。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Fahr病(附1家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hr病又称特发性非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钙化症或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盐沉着症。1930年Fahr首先报告1例,国内华耀松等自1990年至今陆续报告了5个家系[1~4]。笔者遇到1家系母子2人患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先发现者)女,48岁。因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10余年,加重15d伴四肢麻木来院就诊。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婚配体健,无神经系统病症表现。其兄、姐均无神经系统病症表现,其弟有类似的头晕、头痛病史,于5年前(40岁)因车祸死亡,未曾行CT检查。体检:血压18.6/12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