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1例27岁妊娠32周的妇女产后第五天盆腔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宫腔内气体影及右侧附件肿块、腹部CT扫描证实了超声检查的发现并显示一腹膜后炎性肿块,提示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置病人于左后斜位作下腔静脉和右侧卵巢静脉的脉冲式多普勒检查和实时超声显示扩张。右卵巢静脉充满血栓,从附件肿块伸展到下腔静脉,于下腔静脉右侧卵巢起始部也注意到血栓形成,多普勒检查显示右卵巢静脉无血液流动。在下腔静脉血栓上部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7例右下腹痛患者的CT检查,4例无典型急性阑尾炎表现,3例已作过阑尾切除术。7例中6例腹部平片正常,1例有液平。4例作钡灌肠检查,其中3例盲肠变形提示有脓肿或肿块征象,2例表现右结肠憩室病,1例为升结肠憩室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51岁,便秘伴左下肢疼痛数月,体重明显减轻,当地医院CT提示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盆腔内巨大肿块,压迫直肠及神经,由于肿块较大而未能切除,改行结肠造瘘术,未取得病理结果。术后1周患者又出现肠梗阻征象,来本院就诊。腹部X线平片(图1)、盆腔CT(图2,3)及静脉肾盂造影(IVP)(图4)检查提示盆腔巨大肿块对周围脏器推移挤压。  相似文献   

4.
99Tcm-MDP骨显像发现骨外骨肉瘤腹腔多发转移灶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6 9岁。因反复腹胀、右上腹痛 1.5个月 ,加重半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部 (附件区右侧 )可及直径约 10cm的实性肿块 ,压痛、反跳痛(+)。肾功能正常。血CA12 5增高。CT示 :右下腹可见约 10cm× 7.5cm× 6 .0cm的软组织块影 ,密度不均 ,与周围肠道关系密切 ;盆腔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2 0 0 1年 10月 12日于我院手术 ,术中见右侧盆腔内直径约 15cm实性、质地如骨组织的巨大肿物 ,肿物广泛浸润右侧盆腔、局部浸润肠道、腹膜广泛转移。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 (右 )阔韧带骨母细胞性骨肉瘤 (约 6cm× 7cm× 6cm) ,侵及右卵巢系膜及右…  相似文献   

5.
盆腔肿块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CT检查盆腔疾病具有创伤小、无痛、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女性盆腔肿块87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CT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盆腔肿块是指起源于盆腔器官及组织的占位性病变,主要起源于盆腔生殖器官,女性患者多见。本文未包括起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肿块在内。这种盆腔肿块性病变的钡灌肠检查有某些特征性,为临床提供了较好的诊断依据。鉴于有关文献报道甚少,本文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性化脓性腹膜后髂窝脓肿很少能在术前作出诊断,如不及时发现可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作者报告一例伴有不常见的骨膜新骨形成之X线表现以致在术前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的病例。患者为一11岁女孩,右髋疼两个月,伴低烧和跛行。体检在右腹股沟韧带上方可触及一肿块,伴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颈部或腹部淋巴结不肿大,血色素11.7克/100毫升,白血球18600。前后位盆腔照片上显示右半盆腔有一大的软组织肿块,邻近的髂骨及耻骨上枝有层状骨膜新骨形成,新骨形成区下面未见骨质破坏。 IVP显示右输尿管远端被软组织肿块向内侧推移,膀胱移向盆腔左侧;超声显示右下腹髂腰肌内  相似文献   

8.
盆腔异位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脾也可称为游走脾、漂浮脾、脾下垂 ,1888年由Bond首次报道 ,是 1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1] 。笔者遇 1例脾脏位于盆腔的患者 ,报告如下。患者女 ,2 3岁。腹部肿块 ,伴不完全肠梗阻 3个月余。CT检查示右下腹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图 1) ,形状不规则 ,轮廓较清晰 ,膀胱及周围肠管受压 ;脾脏区未见脾脏影 (图 2 ) ;彩色多谱勒检查见盆腔内脾脏回声 ,体积增大 ,血流丰富 ,并可见偏前方的脾门。诊断 :盆腔异位脾 (图 3)。行手术治疗 ,术中探查左季肋下脾窝脾脏缺如 ,于盆腔找到脾脏 ,常规切除脾。术后病理诊断 :游离脾 ,脾脏淤血伴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9.
双侧卵巢囊性腺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少见,双侧发生更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女,5 1岁。以右下腹不适半月就诊,平时月经规则,白带无异常,无尿频、尿急。妇科检查:左右下腹各扪及一实性包块,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B超示盆腔多发实性占位。CT示左、右卵巢区各有一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病例1:女,35岁。因右侧输卵管卵巢肿块,门诊行抗感染治疗,1个月余复查超声示肿块体积无明显改变,盆腔中等量积液。体格检查:右附件触及约5.0 cm×3.0 cm肿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3.59×109/L,肿瘤标志物CEA 5.6 ng/ml, CA12535.32 IU/ml,CA19-910.30 U/ml。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见一大小约4.8 cm×3.0 cm以液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团块,呈烧瓶形,边缘清晰,壁厚薄不一,内部回声不均匀,见淤泥状回声和分隔,混合回声团块后壁回声增强。阴道超声检查示右侧卵巢旁见椭圆形混合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边界清,有包膜,混合回声区与右侧卵巢不相连。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团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0~0.83。子宫卵巢周围见游离无回声区,较深处约3.4 cm,包绕子宫,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呈胶冻样。超声诊断:腹腔囊实质性团块,恶性待排,考虑阑尾或右附件来源可能,盆腔中等量积液,呈胶冻样。后穹窿穿刺抽出白色胶冻样液体。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和阑尾切除,术中所见:盆腔内黏液样液体约200 ml,阑尾处见一约4.0 cm×4.0 cm×3.0 cm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多层螺旋CT)强化扫描在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增强CT表现。结果 10例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中,不均质强化的腹盆腔肿块7例,2例盆腔多发肿块,1例盆腔条索状肿物, 6例右心房充盈缺损,8例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5例右髂总静脉充盈缺损,1例左髂总静脉充盈缺损,5例右髂内静脉充盈缺损,1例左髂内静脉充盈缺损,1例右肾静脉充盈缺损,1例左肾静脉充盈缺损,1例右卵巢静脉充盈缺损,1例左卵巢静脉充盈缺损。结论 MSCT强化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特征,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以明确下腔静脉及右心受累范围,对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盆腔肿块的影像学检查一般采用超声和CT检查 ,但鉴别良恶性较困难。笔者用99Tcm(V) 二巯基丁二酸 (DMSA)对116例盆腔肿块患者行平面显像 ,探讨其对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82例女性患者 ,发现盆腔肿块时间为 10~ 30d ,肿块大小 1.5~ 2 5cm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43岁。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2 .方法。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 ,服番泻叶导泻 ,晨空腹。检查前排净小便以减少干扰。静脉注射99Tcm(V) DMSA 740MBq。于注射 15、6 0和 12 0min后各采集 8mi…  相似文献   

13.
病例1 患者男,68岁,2年前发现右腹部包块,剖腹探查取样送检3枚淋巴结,提示反应性增生,未见肿瘤转移.近年感包块长大,大便隐血(+),一般情况尚可.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及骶尾部畸胎瘤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中下腹偏右见一有包膜的混合回声大肿块,考虑为原肿瘤复发;常规CT示右下腹及盆腔巨大的不规则占位肿块影,考虑肠源性肿瘤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盆腔原发性肿瘤CT诊断(附10例报告)赵国芳,陈连义,王仪生CT应用于临床以前对盆腔内肿瘤影像学检查只能根据肠管和其他脏器受压移位侵蚀,间接判断肿块起源和性质,因而误诊率较高;CT能直接显示盆腔肿块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目前CT检查已成为盆腔肿瘤诊断、分...  相似文献   

15.
例1,女性,47岁。因右下腹钝痛1月余,B超发现盆腔囊肿入院,曾行抗生素治疗略有缓解。查体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5 cm×2.5 cm,活动度良好,游走于近脐及右下腹之间,实验室检查:WBC:5.9×109/L;B超示盆腔囊肿。术中见腹腔内少量渗液,阑尾包裹于大网膜内,阑尾增粗,扭曲,腔内脓性液流出,表面附有脓苔。病理检查:阑尾呈囊状扩张,长5 cm,管径2.5 cm;镜下阑尾壁水肿,全层见急性粒细胞浸润。黏膜腺体呈囊性扩张,腔内黏液潴留,衬覆腺上皮细胞无异形性。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破溃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例2,男性,43岁。…  相似文献   

16.
胸片检查中心性肺静脉和肺动脉闭塞有异常表现,但解释常很困难,病人需行其它多种损伤性检查。胸部CT检查有重要价值,作者报告了3例此种病例。1例胸片有右胸膜渗出,肺静脉充血及肺水肿,心异管疑为左房肿物,但超声心动未证实这一表现,强化CT显示左房心肿块并延伸至右肺静脉,手术证实诊断。另1例为房间隔修补术后病人,胸片示右肺静脉充血及肺水肿,心导管和肺血管造影显示右肺动脉血流迟滞和右下肺静脉缺如,CT检查可见房间隔修补处钙化,其延伸并闭塞了右下肺静脉。最后1例胸片显示右肺动脉细小及右  相似文献   

17.
盆腔肿块钡灌肠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疾病都可以在盆腔内形成肿块,对结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超声和CT对盆腔肿块的诊断有较大价值,但要确定肿块与结肠的关系,钡灌肠检查仍起着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盆腔内巨大黄色肉芽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6岁。因低热、下腹部疼痛及腰部酸胀不适4个月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及盆腔内巨大包块。影像学检查 :B超见右下腹部及膀胱右后方一约13cm× 9cm大小的椭圆形减弱回声团 ,内有液性暗区。CT扫描示右下腹膜后及盆腔内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 ,主要部分位于盆腔内 ,上部位于腹膜后偏右侧 ,邻近的右侧腰大肌和右输尿管受压外移 ,右输尿管轻度扩张积水。肿块的实性部分主要位于后下部 ,边界不甚清楚 ,其前上部的囊性部分壁厚薄不匀 ,但边界清楚。CT增强扫描见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 ,囊性部分则无强化 (图 1、2 )。CT拟诊为盆腔内及右腹…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77例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癌术后患者作了临床及CT的随访研究。术前接受放疗108例,术后放疗47例,其余未经放射治疗。术后临床随访5年。CT检查在术后6~9个月开始,间隔6~9个月。作两次CT检查者98例,三次者48例。CT扫描范围从会阴或直肠至第4腰椎平面,均用增强检查。并口服造影剂显示小肠。CT发现肿块或临床上有局部复发症状者经CT定位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作者见到,第1次CT检查发现盆腔内有肿  相似文献   

20.
1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右侧中下腹部发现逐渐增大肿块半年余,不痛。体检:右中下腹部可触及巨大肿物,约20cm×25cm,质中等,可移动,界限清,无压痛。CT检查∶平扫示右腹膜后巨大混杂密度的实性肿块,上至肝下方,下达盆腔。肿物边界尚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