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e Syndrome,简称SVCS)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上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以头颈上肢和胸部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临床征象的一组征侯群。1 病 因 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原因很多,自1757年Hunter首先报告一例SVCS由主动脉瘤压迫引起以来,逐渐发现上纵隔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上腔静脉内外的炎性病变均可导致SVCS,但多为恶性肿瘤所致,据统计恶性肿瘤引起者占80%,良性病变引起者占  相似文献   

2.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venacava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上腔静脉或其周围的病变引起上腔静脉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导致经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液部分或全部受阻,从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上肢、颈和颜面部瘀血水肿,以及上半身浅表静脉曲张,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缺氧和颅内压升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其中传统可以确定阻塞部位和性质,静脉造影可发现阻塞范围、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放射治疗能使大部分恶性肿瘤所致的症状有所缓解。本文对SVCS的各项治疗有所介绍,其中对外科治疗有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 vena caval syndrome,SVCS)。常被看成胸部恶性病变继发性阻塞的同义词。其中因肺癌引起者占首位,为深入了解肺癌患者出现SVCS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上腔静脉受阻的具体情况,对1987年5月至1988年3月,住入我科的11名肺癌合并SVCS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作如下总结: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最常见于恶性肿瘤(如肺癌、淋巴瘤等)对血管壁的压迫和浸润,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中长期留置导管或起搏器导线,血栓性 SVCS 发生率增多。有作者曾发现,经静脉造影证实,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而未加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导管周围血栓形成者约占37.5%~52%.作者回顾性分析 Clevelaad 门诊部收治的16例应用溶栓治疗的 SVCS 患者的资料,旨在评价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找出影响溶栓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属肿瘤急症 ,SVCS一旦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必须立即就地治疗。目前对恶性 SVCS的治疗看法不一。 1 985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我们以化疗为主综合治疗肺癌并SVCS患者 6 8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同期共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为上腔静脉受压迫导致循环受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生多为恶性肿瘤所致,胸部恶性肿瘤约占90%左右。临床多表现为面、颈、胸部肿胀,咳嗽、发绀、呼吸、吞咽困难以及胸痛等。其为恶性肿瘤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我们应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肺癌1个月于  相似文献   

7.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Syndrome,SVCS)是因多种原因导致上腔静脉循环受阻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本病早在1757年由 Willam Hunter 作过描述,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尤其好发于晚期肺癌、现将近年来本病若干问题作一简介.病因SVCS75~97%是由恶性病变所致,其中肺癌约占3/4,例如 Perez 等报道的84例,67例由肺癌引起,尤以小细胞性肺癌(SCCL)更为常见.其他引起 SVC(?)的恶性病变有淋巴瘤、胸腺廇、纵隔转移性肿瘤,偶尔见于白血病、横纹肌肉瘤等.SVCS 病因的范围很广,1954年 Schechter 等报道了274例 SVCS,40%是由动脉瘤(继发于梅毒和结核性的纵隔炎)引起.近年来由于梅毒和结核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良性 SVCS 相对减少,而组  相似文献   

8.
袁大川  许永广 《山东医药》2004,44(31):41-41
1998~2000年.我院对21例右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行右全肺切除加入造血管上腔静脉置换手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术中上腔静脉压(SVCP)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腔静脉综合征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腔静脉综合征(简称SVCS)作为呼吸科急症,临床并不少见。现搜集我院1974~1986年的40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25例,女15例。男:女1.7:1。年龄20~68岁,平均44岁。35例经痰、胸水查瘤细胞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5例具有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1月~1992年5月,我院肿瘤科共收治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24例。本文重点分析其治疗,并作简要讨论。1.资料分析:本组24例均有上腔静脉阻塞症状及体征,胸片示上腔静脉部位受压的肿块,其中痰液细胞学阳性14例(小细胞肺癌8例、鳞癌4例、腺癌2例),纤支镜检查阳性7例(小细胞肺癌2例、鳞癌4例、腺癌1例),锁骨上淋巴结活检阳性2例(均为恶性淋巴肉瘤),胸膜活检阳性1例(腺癌)。本组22例肺癌均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与界嵴起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电生理特点和导管消融。方法9例房颤患者,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后根据电生理和ECG诊断房颤为上腔静脉与界嵴起源。上腔静脉起源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界嵴起源则局灶消融最早激动点。术后随访ECG和Holter。结果上腔静脉起源7例,其中仅2例可根据体表ECG诊断。腔内电生理均发现上腔静脉起源的快速激动触发或驱动房颤,均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成功。界嵴上部起源2例,腔内电生理发现局灶激动触发房性早搏或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消融均获成功。1例在隔离上腔静脉时出现一过性窦性停搏。结论少数房颤起源于上腔静脉与界嵴的异位灶,腔内电生理具有特征性,上腔静脉电隔离和局灶消融可以有效治疗此类房颤。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7例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的纤支镜检结果,6例获得确诊(诊断率为85.7%),且均为小细胞性肺癌(SCLC),镜下见6例病灶于右侧,1例于左侧;4例支气管粘膜呈浸润性改变,3例为菜花样新生物。术中无1例明显出血。对SVCS的病因、镜下所见、阳性率和并发症等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1〕是肺癌的严重并发症,常规的化疗、放疗效果极差,外科旁路手术的创伤及风险较大,经皮穿刺置血管内支架,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患者仍在短期内因癌转移或SVCS征加重而死亡〔2~4〕。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近十余年来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靶向技术治疗肿瘤的新手段〔5〕,该方法将放射性粒子种植入肿瘤体内,通过其产生的γ射线持续对肿瘤进行内照射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并总结SVCS中体-肺静脉瘘的CT征像及出现规律.方法 将上腔静脉综合征按照阻塞部位分为3组:奇静脉弓上阻塞、奇静脉弓下阻塞、奇静脉弓上下均受累.再分为胸膜肥厚组与非胸膜肥厚组.结果 奇静脉弓上阻塞9例、奇静脉弓下阻塞7例、奇静脉弓上下均受累17例,均为重度阻塞或完全闭塞.胸膜肥厚组10例,非胸膜肥厚组23例.结论 SVCS中体-肺静脉瘘有2种表现形式,一种为头臂静脉通纵隔内迂曲的引流静脉与上肺静脉形成体-肺静脉瘘.另一种为通过增厚的胸膜形成体-肺静脉瘘.体-肺静脉瘘的出现与阻塞部位或胸膜肥厚与否关系密切,容易出现在弓上下阻塞组或胸膜肥厚组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癌心血管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诊断等。方法 :回顾分析 5 0例肺癌患者。结果 :其中 11例发生心血管损害 ,其发生率为 2 2 %。发生心血管损害的 11例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6例 ( 5 5 % ) ,心包炎 5例( 4 5 % )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SVCS) 3例 ( 2 7% ) ;心力衰竭 2例 ( 18% )。结论 :肺癌心血管损害的发生率较高 ,影响患者预后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1757年,William Hunter首先报道了1例由梅毒性主动脉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比较容易,但病因的明确往往比较困难。在过去,感染性疾病诸如梅毒性主动脉瘤[1]是常见的病因,但近年来恶性肿瘤如肺癌、纵隔淋巴瘤以及血管介入治疗和心脏起搏器的  相似文献   

17.
胸部恶性肿瘤侵及上腔静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本院从1980年5月对1994年11月,对30例恶性肿瘤侵及上腔静脉的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术式,上腔静脉除范范围及移植血管吻合方式,移植血管种类,术后处理,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对病人有良好减轻症状及治疗效果,故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这类手术,同时对此类恶性肿瘤应采取综合治疗,争取早期诊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输液技术的探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腔静脉狭窄及阻塞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一组常见的临床征候群,多数为恶性肿瘤压迫、侵犯上腔静脉所致。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上肢、颈和颜面部紫绀、水肿以及上半身浅表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胸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此类病人选择下肢静脉穿刺输液,避免在上肢,颈外及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以免增加上腔静脉内的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9.
1998~2003年我们共收治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恶性肿瘤患者46例,经系统的整体护理和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上腔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的具体手术方法,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患者常规进行肺静脉隔离后,继续行上腔静脉隔离.消融前进行上腔静脉造影,显示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解剖关系,并在CARTO系统运用PentaRay电极导管进行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三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