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的可行性,对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行FVC、FEV1和最大呼气容量流量-容积曲线(MEFV)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CT)。结果,106例受检者中,小气道功能正常组56例,异常组50例。正常组BCT阳性4例,阳性率7.1%;异常组BCT阳性41例,阳性率82.0%,异常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认为以小气道功能显著改变来判断CVA患者AHR的存在及程度是项简便的方法,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及对哮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运用肺功能检测判断小气道病变情况,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气道反应性,分析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小气道病变46例,4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有小气道病变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67.39%(31/46)明显较无小气道病变患者的激发试验阳性率20.37%(11/5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气道病变是气道高反应患者的重要特点,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存在气道高反应且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194例,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72.68%,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显著下降(P<0.01),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无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9.18%,异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为92.11%,正常组为60.1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基础呼吸阻力(Rrs)、基础呼吸传导率(Grs)、反应阈值(Dmin)和PD3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相关(r值最高为0.47).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与PD35、Dmin多元同归分析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472 1和0.459 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对激发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 3,OR值为6.19).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小气道功能有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下降对气道高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燕  戴吉  蒋贵平  胡蝶  杨厚宇 《西部医学》2011,23(7):1262-1264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慢性咳嗽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例慢性咳嗽患者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并对测定结果的临床价值进行评定。结果 176例患者肺功能异常者29例(14.48%),其中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17例(58.62%);肺功能正常者有147例,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46例(31.29%)。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总例数为63例,阳性率35.80%;肺功能正常且小气道病变者98例(66.67%),其中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者41例(41.84%);肺功能正常无小气道病变患者49例,其中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者5例(10.20%),肺功能正常的小气道病变患者支气管激发(舒张)阳性率高于无小气道病变者(P〈0.01)。结论慢性咳嗽通气功能下降比例较少,气道高反应性比例较高;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应作为慢性咳嗽的一线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特征。方法对226例慢性咳嗽(〉8周)患者进行磷酸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结果 (1)基础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FEF50%pred、FEF25%pred)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2)小气道功能障碍组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48%vs 2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基础MMEF%pred、FEF75%pred、FEF50%pred、FEF25%pred作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6.1%、65.9%、63.8%、59.5%,均小于70%(均P〈0.05)。结论基础小气道功能障碍与激发试验阳性率密切相关,且对激发试验阳性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预测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特点并对缓解期患儿行气道反应性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做肺功能测定,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的患儿56例,再做肺功能测定并予运动激发试验,比较两期患儿肺功能并观察哮喘缓解期患儿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FEV1、PEF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缓解期患儿中肺功能异常38例(67.9%),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运动激发试验阳性39例(69.6%)。肺功能异常组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存在功能异常,而哮喘缓解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表明哮喘患儿小气道可逆性差,大部分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气道指标与非典型哮喘的关系,建立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方法:对本院呼吸科门诊的612例合并有小气道病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诊断哮喘的阳性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结果:612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中共有54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阳性率为88.73%,其中有531例确诊为哮喘,用气道高反应性诊断哮喘的阳性率为97.79%,用小气道病变预测非典型哮喘的阳性率为8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指标MMEF对哮喘的预测价值最高(P〈0.01)。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为:P=Exp(7.486—0.091×MMEF-0.046×FEF50%-0.018×FEF75%)/[1+Exp(7.486—0.091×MMEF-0.046×FEF50%-0.018×FEF75%)]Exp(B)=0.913。结论:小气道指标检测简便易行,适用于我国不能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广泛基层医院,以减少非典型哮喘的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从而预判小气道功能检测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79例以慢性咳嗽为主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回顾性分析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179例中,小气道功能有改变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其中尤以小气道功能显著改变者为著,与1秒量(FEV1)改变成正相关。结论:小气道功能改变是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特征,对不典型哮喘患者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气道阻力及胸外气道反应的状况。方法6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FEV1、呼气中期流速(MEF50)及吸气中期流速(M IF50)的变化,并应用强迫振荡技术测定激发前后患者气道阻力。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52%,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MEF50、R0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F50激发后/激发前比值(MEF50%)与FEV1激发后/激发前比值(FEV1%)呈正相关,与R0激发前后差值(R0-d)呈负相关。13例患者呈现胸外气道高反应(占总例数20%),其中6例为单独存在胸外气道高反应,7例患者合并支气管气道高反应。结论观察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变化,有利于对哮喘的及早诊治。激发试验时联合观察支气管气道反应和胸外气道反应,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其他多种细胞参与反应而引起的慢性、持久性的炎症疾病。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三大特征。患者缓解期症状虽已消失,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反应了其气道持久性的病理变化。我们对38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探讨支气管反应性与小气道功能及临床缓解间的关系。比较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80%患者和MMEF〉80%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以及临床缓解时间〈1年和〉1年的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结果:说明哮喘缓解期患者仍然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及小气道阻塞,提示缓解期炙症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对2007年肺功能室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多数哮喘患者气道反应增高,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且基础肺功能指标正常(FEV,实测值/预计值〉80%)的患者,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FEF25%~75%)已有改变。由此可见,对于有可疑哮喘病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可做为排除或确定诊断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60例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并评价其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比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 75/25)明显降低(P<0.05)。慢性咳嗽患者FEF 50%和MMEF 75/25与激发试验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FEF 75%、FEF 50%、FEF 25%、MMEF 75/25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FEF 50、MMEF 75/25可用来预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的下降率;基础小气道功能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测定哮喘患者缓解期的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4例缓解期哮喘患者作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比较肺功能正常和异常组气道反应性。FEV1 /FVC比值≥ 70 %为肺功能正常 ;5 0 %及 2 5 %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 (V50 、V2 5)实测值 /预计值 <70 %为小气道功能异常。PD2 0 FEV1 <1 2. 8μmol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即气道反应性增高。 结果  34例缓解期哮喘患者中肺功能异常 2 6例 (76 . 5 %) ,正常 8例 (2 3. 5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 3例(6 7. 7%) ,阴性 1 1例 (32 . 3%)。肺功能异常组与肺功能正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1 )。结论 缓解期哮喘患者多数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 ,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 ,需长期维持治疗 ;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气道高反应性与小气道阻塞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汀  王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2):720-721
为了研究气道高反应性与小气道阻塞的关系,寻找早期发现哮喘病人的客观指标,本文对1998~2000年于首教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肺功能室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人均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且基础肺功能指标正常(FEV 1.0实测值/预计值>80%)的病人。结果显示,基础肺功能指标正常的病人,其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FEF25%~75%)已有异常改变,FEF25%~75%实测值/预计值为0.65±0.23。当FEF25%~75%实测值/预计值<0.5时,其与乙酰甲胆碱累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重度小气道狭窄是气道高反应性的一个主要因素,FEF25%~75%是监测早期肺功能异常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15例手术切除肺标本的小气道病理变化,并与术前小气道功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小气道功能异常组(9例)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6例)间,除上皮鳞化和色素沉积外各项病理指标评分,病理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尤以粘膜溃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明显,作者认为小气道为症对肺功能损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对2010-2013年肺癌住院患者信息进行分析,运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从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肺功能比较来看,阳性率较低,两组FEF 25%、FEF 50%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C、FVC、FEV1、FEF 75%、MMEF25/75、P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小气道功能正常与异常组间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比较来看,小气道功能反应性和敏感性较好,Rrs、Grs、Dmin、PD3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检测对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后,在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老年及中青年患者两组共75例,与健康对照组27例进行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①在FEV1.0%、FEV1.0/FVC%、MMEF25%、PEF等肺功能各指标比较上,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而中青年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小气道功能的MMEF25%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②各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及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患者仍存在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应定期复查肺功能以指导缓解期的治疗,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有助于指导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异常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1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按随访结果分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组与非CVA组,比较2组患者激发前基础状态下及激发结束时的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小气道功能的变化率,分析各参数变化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2组激发后与激发前基础状态相比FVC、FVC%、FEV1、FEV1%、FEV1/FVC%、FEF25、FEF25%、FEF50、FEF50%、FEF75、FEF75%、MMEF、MMEF%均有明显下降(P<0.05),激发前及激发后CVA组的各项参数较非CVA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A组FEF25%、FEF50%、FEF75%、MMEF%较非CVA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A组小气道异常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CVA组FEF25、FEF50、FEF75、MMEF变化率高于非CVA组(P<0.05).曲线下面积结果提示:FEV1变化率>FEF25变化率>FEF50变化率>FEV1变化量>MMEF变化率>FEF75变化率.结论 在激发前基础状态下及激发后,CVA患者大小气道功能均低于非CVA患者,FEF50变化率对CVA诊断的敏感度最高,重视小气道功能异常能协助临床早期发现CVA.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超细纤维支气管镜(UTBF)观察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异常患者的外周小气道,了解UTBF直视下小气道病变与MEFV的关系.方法根据MEFV测定结果将21例患者分为小气道功能正常组(A组)和异常组(N组),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和UTBF观察其大、小气道的病变.依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大气道病变总分相近,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小气道病变总分分别为9.6±1.8和5.5±1.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将MEFV中50%肺容量时最大呼气流速(V5o)、25%肺容量时最大呼气流速(V25)与小气道病变UTBF直视评分作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6843和-0.6472(P<0.05).结论UTBF所见小气道病变以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炎症性改变为主,小气道炎症是MEFV异常的主要病理基础;MEFV较好地反映了小气道病变的情况,是临床判断小气道病变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